克拉克瓷
——被输出的中国之美
2018-04-01张朝晖高怡丹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景德镇333000
张朝晖 高怡丹(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000)
克拉克瓷诞生于十六世纪,其性质为明末清初时期(以万历时期为主)的中国生产的外销瓷器。克拉克瓷的直接贸易对象主要为欧洲国家,如葡萄牙、荷兰等国。克拉克瓷是以青花瓷盘为众的陶瓷,装饰形式多样,所绘图案笔法统一连贯,在展现东方意蕴的同时兼具西方审美特征。克拉克瓷产量巨大,工艺精美,是中国外销瓷的一次变革尝试,对世界陶瓷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丝绸之路与克拉克瓷
明朝建立初期,朝廷命郑和船队七下西洋,为东西方贸易交流与文化往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明朝中叶及后期,世界格局发生变化,新航路促使海上运输能力极速扩大,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商人将大量的青花瓷器运至欧洲进行贸易。明末清初的欧洲海外市场需求逐步增加,高额的利润促使中国民窑瓷器迅速发展。青花瓷,粉彩瓷均为出口的重要品类。大规模、长时间的贸易进程成就了我国古代外销瓷的黄金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作为最重要的贸易航道,将中国陶瓷对外贸易推上顶峰。其中,“克拉克瓷”是最有影响力的青花瓷,别称为“加橹瓷”和“芙蓉手”。
1.1 克拉克瓷的外销方式和线路
中国外销瓷自唐代开始成为大宗的出口商品,历经宋元明清,经久不衰。明代和清代前期,中国瓷器的输出主要是通过政府对各国外交使节的赐赠和对外贸易这两条途径。[1]克拉克瓷,作为明清外销瓷的典型代表,其贸易形式主要为两类,一位朝贡,二为商贸。以民间商贸为主,朝贡贸易为辅。朝贡赠赐用瓷主要为官窑瓷器,民间商贸均为民窑生产。
陶瓷贸易的主要路线分为两条:一为陆路,从国内销往中亚、波斯至地中海地区的陆地丝绸之路;二为海路,从以广州港为主的港口航行至欧洲各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明朝永乐三年,郑和率领船队出访30余国家和地区,郑和作为明朝的使者,每到一处访问地点便向当地领导者赠送礼品,其中含有大量的陶瓷。明中晚期,克拉克瓷从福建漳州港进行外贸至东南亚和欧洲等地,更有甚者贸易至美洲大陆。
1.2 克拉克瓷对输出地区的影响
克拉克瓷多数为外销贸易订单定制生产,由购买方提供图案稿件或在我国传统青花图案中加入异域审美元素,部分瓷器使用的材料由外国提供。这是克拉克瓷有别于我国传统青花瓷的特征。自克拉克瓷成为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重要产品,其价格在欧洲市场乃有所下降,中产阶级及一般市民也可以拥有这类瓷器。尽管克拉克瓷不再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东方尤物,欧洲人对它的钟爱仍一直有增无减,所以常年皆有此类中国青花瓷运销到欧洲,此宗专项贸易一直延续到了清代雍正、乾隆之际。[2]
对西方人来说,遥远的东方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无疑是充满诱惑的。在十七至十八世纪的欧洲,奢靡之风逐渐开始流行。拥有精致繁美的中国瓷器成为当时上层阶级显示自己社会地位的首选。收藏这些异国瓷器并在室内展示成为当时是社会时尚。盘、碟之类的器物被显眼地陈设在木质墙板上当的壁架上,面碗、瓶则用来装饰橱柜的顶部。[3]在克拉克瓷到来之前,欧洲的陈设品和餐具都已金属器皿、木器和陶器为主。在克拉克瓷著名的拍卖会后,这种精美耐用的青花瓷器风靡整个欧洲。在17世纪的欧洲绘画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克拉克瓷的身影。克拉克瓷的输出促进了中国制瓷业的繁荣,陶瓷作为文化的世界传播了中国文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欧洲的艺术,促进了巴洛克风格至洛可可风格的转变。
二、克拉克瓷的艺术特征
关于克拉克瓷盘的特征,就如同梅德莱(Medley)所说的:“克拉克瓷,是对一种类型瓷器方便的叫法;这种类型瓷器有自己的特色但非常奇怪地很难准确描述它。”[4]1980年,荷兰的四个著名博物馆在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共同开展了一项关于克拉克瓷的专项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分析克拉克瓷的相对准确的定义及明确的具体特征。此项研究所用的史料主要为扁平器和碗类,总结得了克拉克瓷的八大主要特征。笔者以此项研究为基础,综合考虑学者们对此类研究成果的描述,通过胎釉和工艺特征、造型和装饰两部分对克拉克瓷进行分析。
2.1 克拉克瓷的胎釉和工艺特征
克拉克瓷的胎质分为两种:一为薄胎瓷,指瓷胎器皿相对轻薄,颜色偏黄色或灰色。瓷胎密度较小,时有未烧透的夹生现象出现。二为瓷胎较为厚重,颜色洁白,胎土坚实细密。釉色分为乳白,泛黄和青色三种。施釉均匀,手法老练。青花料烧成后发色浓厚,偏灰和黑色系。传统的发色浓艳的青花发色在克拉克瓷中较为少见。瓷盘类内底微微塌陷,圈足内撇,底部出现跳刀纹和螺旋纹。
2.2 克拉克瓷的造型和纹饰特征
克拉克瓷以碗、盘居多,造型主要为圆口和菱花口。口径大小为二十厘米至五十厘米不等。克拉克瓷的纹样特征为其主要特色,通常装饰釉下青花,常用开光图案,纹饰的布局繁密精细,呈现出繁而不乱的视觉效果。图案中既有中式传统花鸟和人物图案,也有异域风情纹饰。图案的不同是克拉克瓷与传统内销瓷盘最大的不同之处。在吸收了西方元素之后,克拉克瓷深受欧洲市场的喜爱,繁复的开光图案类似欧洲传统银饰纹样,开光角度也非常类似银器的反光所折射出来的角度,迎合了欧洲同时代的艺术审美。
三、中西美学的碰撞
中国外销瓷的制作匠人们在我国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汇西方元素,国内外的瓷器对克拉克瓷艺术均有深远的影响。明朝和清朝的色彩技法中融合了西方的审美艺术,崇尚图案的秩序绘制法则。克拉克瓷与中国传统绘画有类似之处,虽无五彩绚烂的颜色,但却能表达出墨分五色的青花独特质感。中国瓷器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在生活领域与艺术领域均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欧洲各国。
西方制瓷业受到中国的影响,在研究中国制瓷业数年后西方仿制出与我国瓷器外观类似的仿制瓷,展现出外销瓷的新特色。中国瓷器逐步渗入欧洲人的生活中,随之流行过去的是中国的茶文化。在欧洲,饮茶成为新的时尚。艺术瓷也在欧洲的上层社会成为装饰品,作为身份的象征点缀和美化空间。克拉克瓷艺术体现出不同文化的融合,呈现中西合璧的特色,如一些瓷器把西方生活场景和中国传统图案绘制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
四、结语
直至今日,中国外销瓷在世界各国博物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们以新颖的视觉效果,繁复的装饰以及极具美感的造型吸引着各国观赏者的目光。在外国人眼中,外销瓷优雅且实用,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成为时代特殊的审美意趣。在各类外销瓷装饰中,人们可以自由表达想象力与情感诉求,出现在画面中国的各类素材也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同时,外销瓷也加速了早期全球化时代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