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游戏对留守儿童安全感缺失的干预研究

2018-04-01唐鸣长沙师范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丝路艺术 2018年7期
关键词:教养身心儿童

唐鸣(长沙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引言

自从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城镇人口流动料逐渐加快,大批量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加多。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影响着我国的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亲情,难免会对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所以会导致安全感缺失,在具体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重视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留守儿童的安全感,真正关心并呵护留守儿童的发展[1]。

一、留守儿童概述

(一)留守儿童理论概述

留守儿童指的是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父母双方均在外务工,或者是父母一方无在外务工,而另一方并无监护能力。近几年,我国频繁发生留守儿童安全事故,留守儿童的成长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加,社会各界对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也极为重视。对于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存在各类问题,亟需社会的关心与呵护,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心理问题,是我们最值得关注的重点话题。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主要是单亲教养,或者是隔代教养、他人教养、无人教养等,所以难以像正常儿童那样,得到父母的关心与呵护,父母也不能及时有效的了解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变化,所以留守儿童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例如,有的孩子并不理解父母为什么外出打工,从而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部分留守儿童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产生情感隔阂,甚至埋怨父母无情无义,抛弃自己。由于儿童大多数具有攀比心理,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如果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便感觉失去了坚强的保护与依靠,所以会与其他父母在身边的儿童进行比较,产生自卑心理,部分留守儿童会丧失信心,甚至自暴自弃。留守儿童大多年龄较小,缺失父爱母爱,虽然是亲朋监管,或者是爷爷奶奶监管,但是隔代教养与他人教养,毕竟与父母教养有所不同,当留守儿童遇到问题和麻烦时,便会感觉孤单无援,从而不愿与人交流,性格也变得更加内向[2]。

二、导致留守儿童安全感缺失的因素分析

(一)生活环境

大部分留守儿童是与我带亲人生活在农村,物质条件匮乏,生活环境较差,衣食条件难以满足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需求,也是导致留守儿童安全感缺失的重要原因。

(二)学校教育

大部分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教学设施匮乏、教学条件一般、教学方式单一枯燥,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沟通交流较少,缺乏对其他同学和教师的信任感,师生关系并不友好,导致留守儿童安全感缺失。

(三)亲子相处时间

亲子相处时间较短是留守儿童安全感缺失的重要因素,由于留守儿童与父母相处时间较短,分离时间较长,会极为匮乏安全感,在沟通时会感觉有所隔阂,父母也无法有效掌握与孩子的具体沟通技巧,交流方式也有所不同,严重影响着留守儿童的身心安全意识。

三、音乐游戏对提高留守儿童安全感的具体作用

(一)增加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

由于音乐游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主要是根据孩子喜欢的事物和熟悉的环境,安排趣味性游戏项目,例如童谣和儿歌、声响等。音乐游戏具有趣味性与生动性,满足儿童的身心多元化发展需求,在游戏活动中,留守儿童能够积极踊跃的参加,获得无限的快乐与想象力,有助于提高好奇心与探索欲望。所以在音乐游戏选择中,教师必须充分重视趣味性,采用灵活多样的音乐游戏表现形式,例如古诗词和儿歌、歌谣与跳绳等等,有助于明显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在愉悦的音乐游戏氛围中,留守儿童也能够倍增学习兴趣[3]。

(二)有助于提升留守儿童音乐能力

开展音乐游戏,加强游戏与音乐的有效融合,动作与声音的结合,能够增强留守儿童对于音乐的感染力,提高对于音乐的学习能力与感悟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养。音乐游戏对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开展音乐游戏活动中,根据留守儿童的多元化学习需求,选择简单丰富的音乐曲调,使儿童在游戏活动中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好,认真的聆听,有助于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通过开展具体的音乐游戏,留守儿童能够获取心理与精神上的慰藉,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也能够增加自身安全感。

四、音乐游戏提高留守儿童安全感的策略研究

(一)加强音乐游戏互动,激发留守儿童参与兴趣

由于留守儿童安全感较为匮乏,所以对于事物的兴趣较低,心理上通常会由于缺乏来自长辈、朋友的关注和关爱,从而使其感到内心不安。通过开展音乐游戏活动,能够增加留守儿童的参与积极性,这就需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有针对性科学合理的选择儿童感兴趣的音乐作品以及游戏活动内容,进一步通过加强与儿童的互动交流,提高留守儿童的沟通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采用故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充分将音乐与游戏活动有效结合,有助于留守儿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切实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素质教育要求留守儿童应当像正常学生一样具有乐观向上、开朗的豁达态度,所以教师必须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激发留守儿童的音乐游戏参与积极性,才能够促使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4]。

(二)尊重儿童间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教学

学生是存在差异的个体,特别是留守儿童之间,更是存在着迥然相异的特殊个体情况,由于生活环境和留守原因、父母与儿童的交流程度与家庭关系等,皆会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和特点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留守儿童的学习能力与性格特点、安全状况也大有不同,在实施音乐游戏活动中,教师必须尊重留守儿童间的个体差异,能够进行区别对待,既要保证音乐游戏活动面向全体儿童,又必须特殊照顾极度安全感缺失的留守儿童。紧密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创新教学观念,采用多元化的特殊教学策略,开展差异化教学,音乐游戏活动设置上,必须符合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逐步提高留守儿童的安全责任感,使留守儿童能够融入正常的学习与生活中[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通过音乐游戏及其对留守儿童所产生的特殊的作用,能够加强留守儿童与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沟通交流,教师必须在具体的情况下,充分重视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以及对音乐游戏的感受能力、对于音乐作品的喜爱程度、音乐游戏方式的喜爱等等。能够充分观察并了解留守儿童的各方面发展特点,鼓励留守儿童踊跃的参与音乐交流活动中,在互动中能够增加交流机会,进一步提高留守儿童对于教师和其他同学的依赖感与信任感。音乐游戏中必须促进学生间的有效交流和合作,增强留守儿童的团队协作意识,有助于构建轻松融洽的同学关系,同学之间也能够建立起深厚的情感,从而提高留守儿童的安全感。

猜你喜欢

教养身心儿童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教养方程式
留守儿童
给身心降个温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六一儿童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熊孩子的超市教养课
身心八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