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真实下的青春
——浅析《芳华》的低碳美学

2018-04-01朱国康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250014

丝路艺术 2018年7期
关键词:何小萍刘峰芳华

朱国康(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一、直观真实下的芳华

直观真实是形式真实下的一个范畴,马立新教授在《论高碳艺术与低碳艺术》中提到直观真实是一种与生活逻辑和历史逻辑相关的基于艺术客体外在形式和内在形式的真实,它能够激发审美主体的感官型自由情感,它能够增强艺术文本的低碳性。在影片《芳华》中,影片一开始随着演员在描写红色的字体一下就将观众带入到那个时代中,这个镜头利用客观视角,一下子把观众拉回到那个时代中,极具真实感,影片中也大量出现毛主席画的场面,正是在这些大量的极具时代特色的画面,才使得观众有了一个对于影片的直观真实感受。然后是刘峰帮助何小萍,有一个细节就是刘峰把衣服披在何小萍身上,自己一个人拿着行李冒雨前进,直接表现了人物刘峰的乐于帮助人的性格,演员的动作对于观众来说,使观众更能直接理解人物的性格,对人物性格有一个更直接的把握。

其次是其故事背景的设计,例如刘峰穿的军衣、文工团的舞蹈以及文工团大院的风格,尤其是导演在文工团大院的修建上,《芳华》的拍摄地耗资三千五百万搭建,还原了冯小刚导演记忆中70年代部队文工团大院的模样,并且可以发现墙上都写着“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和“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等这些类似七十年代的口号字样,无疑加剧了影片的客观真实性,导演通过真实的手段还原历史记忆。

影片中有一段比较经典的长镜头,是刘峰在越南战争中的一段,刘峰一队人马护卫一批物资,中近景的拍摄时刻表现着演员的面部表情,刘峰一队受到敌人的攻击,镜头以刘峰为重心,让观众时刻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战争是残酷的,身边的战友在一个个倒下,他去寻找药品结果回来的时候却发现战友都已经战死,这一段长镜头直接给观众以最真实的战争再现。正是在周围的枪声、雷声的刺激下,观众也感受到了刘峰此时愤怒、无奈的心情变化,继而这些变化也影响到观众的心情变化,产生和演员的共同感受。长镜头所产生的的效果就是给人以真实感,通过这一段长镜头能够让观众时刻跟随着剧情的变化,从而引起共鸣,产生感官性的自由情感。《芳华》作为一部低碳艺术作品,它的艺术价值不是来源于酷炫的特技,而是从一步步的细节展现客观现实,唤醒一代人对于逝去时代的回忆,也让另一部分未曾经历过的年轻人感受旧时代所带来的情感震撼,很明显电影《芳华》对于客观现实的追求首先是来自于直观真实。

二、影片创作的真实

电影《芳华》是由严歌苓根据自己的同名小说亲自编剧完成的,并且导演冯小刚跟编剧严歌苓都在文工团待过一段时间,因此对于文工团的那一段生活也是更具有切身感受的,在剧本改编成电影的很多生活细节上,都是符合历史真实的。严歌苓对于原著小说《芳华》,也曾在采访中多次强调:“这是我最诚实的一本书, 有很多我对那个时代的自责、反思。”《芳华》作为一种低碳艺术文本是以客观真实和作者的主观真实为主要特质,客观真实是在历史真实发生的情况下进行的改编,虽然历史不能做到真正的还原,但创作者在艺术文本的创作之上,应尽量接近客观真实。只有剧本改编接近历史真实,才能不至于造成内容虚假带来的错误引导,从而避免艺术作品走向高碳艺术的风险。影片《芳华》有这样一个片段,领袖毛泽东主席去世,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盖在了毛泽东主席像上,黑色幕布仿佛一层阴影涌上观众的心头,这块黑色幕布更是向观众交代领袖辞世这一历史事件,文工团的演出也被取消了,所有人都在深切缅怀主席,这一历史事件是真实发生的,影片没有过度夸大或者忽略这一历史事件。正是通过这些历史事件,才会让观众重新回到那个历史中,对于剧中人物的情感变化才会感同身受。正因为有了这些真实事件的改编,才使得影片更加饱满真实。

三、人物设置的真实

对于电影中的人物来说,人物的性格及其行为设置的是否真实直接影响着一部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电影《芳华》中的人物设置是基本上符合那个年代人物性格的,例如影片中最直观的形象就是刘峰这个人物形象,在影片中其他的人物眼里,刘峰属于“活雷锋”形象,它是纯粹与天真的,别人有什么困难都乐于帮助,并且也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影片《芳华》中,刘峰向林丁丁表露爱意,刘峰对于这份爱情是小心翼翼的,当然这也是因为他的善良决定的,但同时他又是勇敢的,他敢于表露自己的爱意,他用深情的一抱去表达自己对于林丁丁的爱。电影《芳华》作为低碳艺术作品,正是通过这些真实人物形象的再现达到内容上的真实。影片中有大量的人物形象,而这些人物形象是饱满的,例如笑面腹黑的政委,内心纯真的萧穗子等,可以说影片对于人性的表达是真实的,是令观众回味无穷的。因而电影《芳华》可以说是低碳艺术作品的典型代表。

四、情感表达的真实

影片《芳华》在情感表达上是真实的,影片中的情感是涉及多方面的,其中包含爱情、友情以及亲情。刘峰对林丁丁的爱情,萧穗子对陈灿的爱情,何小萍对父亲的爱等,正是这些情感的相互交叉才能使得影片更加饱满。萧穗子是喜欢陈灿的,从一开始的为陈灿整理衣服,到拿着西红柿偷笑,到在车子里偷偷给陈灿糖吃,以及在陈灿箱子里放情书,无不体现出萧穗子对于这份爱情珍惜,只是这份暗恋是小心翼翼的。观众正是在这样的爱情故事之下,体会到主人公那份苦楚,从而为这样一份爱情而感到伤感,萧穗子的情感是真实的,观众能从她的爱情中反观己身,从而去思考观众自身的爱情。何小萍的爱情可能来源于最开始她与刘峰的相见,也可能来自刘峰主动做她搭档,笔者一直认为何小萍心中是有一份正义的,她被别人冤枉也只是尽量默默地承受,后来她带着这份爱情走过战争,最终一系列的事情让她崩溃,这是她的爱情,所幸的是,最终的何小萍来到了刘峰的身边,这样的爱情是细腻的,观众在这份跨越时代的爱情中,也仍然感受到这份爱情的执着。总而言之,不管是他们的爱情还是他们的友情,在影片中的情感表达都是客观真实的再现。

结语

影片《芳华》正是通过直观真实、人物设置的真实、情感表达的真实,影片创作的真实才得以表现出它的艺术真实。《芳华》作为低碳艺术文本,低碳艺术的代表作,可以说是大部分契合低碳艺术的条件,尤其是剧中人物的情感表达,影片是对青春的回忆,这回忆中有些许的伤感,但这才是最真实的青春。

猜你喜欢

何小萍刘峰芳华
绝代芳华
Effects of O2 addition on the plasma uniformity and reactivity of Ar DBD excited by ns pulsed and AC power supplies
百年芳华
History of World Smile Day
陌上
《泰坦尼克号(节选)》拓展阅读芳 华(节选)
——
芳华(节选)
马伊琍的芳华
电影《芳华》中刘峰和何小萍的人物形象分析
刘峰:从“发明狂人”到“创业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