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汉藏翻译中的直译方法

2018-04-01才让加西南民族大学藏学院四川成都610046

丝路艺术 2018年7期
关键词:意译典故语言文字

才让加(西南民族大学藏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6)

一、翻译的原则及方法 翻译有音译和意译、直译、转换与调动译法。

音译,①一些单词难以解释又不能按照《声明集分论》翻译的要采用音译法。②一词多义的字词做不到用一个词语把它们全部包括进去的就不能采用只译其中一个意思的办法,而要采用音译法。③一些密宗学经典虽并非不可译,倘若译成藏文会产生错译现象,故此,要采用音译法。二、意译,按照上述翻译三大原则采用意译手法,要求做到使译文合乎语言学规律,不违背佛经思想内容,真实地表达佛经内容,要求译词明了易懂。三、直译,不打乱梵文语序采用直接翻译方法。四、转换与调动译法。如果按照梵语词序直接翻译造成词不达意的,或可能产生误译现象的可采用将词序转换和调动手法来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译文。 根据佛经翻译标准,藏族翻译工作要合乎《声明集分论》之语言规律,不违背佛经思想内容,译文要使藏民族自己听得懂这三大原则。几百年来,藏民族基本上按照这么一个理论的指导,从事了大量的翻译事业。在实际翻译工作中无论是佛经翻译,还是其它文种的翻译都主要采用了上述的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而且基本是以直译为主,逐步向意译为主的方向发展。实践证明,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能低估这两种翻译方法的作用。目前翻译界对这两种重要的翻译方法中的直译方法提出了种种的非议,甚至一些旁观者也对此似乎有着同样的看法,提出由于直译造成词不达意,语言生硬无味,文笔不流畅等等诸多毛病。本人认为直译确实会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弊端,但我们不能就此一概而论完全否定直译的作用,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语言环境和翻译一些特殊作品的时候直译手法作为一种翻译方法是必不可少的翻译方法,况且翻译的第一标准就是信。 二、直译方法的基本特点与标准 一般来说直译法是较为简便的翻译方法,通常主要用于词语和新词术语的翻译。在标准上侧重于忠实原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具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有利于圆满地保持原文风格。译文紧紧按照原文的表达方式与语言文字特色,基本不走样地采用直译方法,使原文中的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地区特色以及作者个人语言文字艺术特色等多方面的特色表达得真实、完美。

有利于创造和普及现代名词术语。相对而言,采用直译方法,在译文中使用新词术语的比例较大,可以更好地按照语言学规律创造一些必要的现代名词术语,丰富译文所需的词汇。从而达到普及现代名词术语的效果。例如:“软件”“硬件”的译词是由西藏自治区编译局和自治区翻译协会审定推广的译词。这就是按照科学文化发展而产生的新产物创造的现代名词术语。 有利于学习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字风格。通过直译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他民族的语言习惯和文字规律。由于民族不同,语言文字构成与使用方法也不同,格调色彩不同,风格情趣不同。因此,在同样的用途上,有的语言很有情趣,有的很滑稽,有的很深沉,有的则充满诗情画意。虽然各民族都具有这种语言特色。特别是一些外国语言文字中这种特色尤为突出,在翻译中采用直译法注重原文语言文学风格,不拘一格,善于学习借鉴别人的优点,从中就可以学习引进其他民族的那些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使自己的语言文字更加丰富完美。 三、直译方法的主要用途 所谓的直译就是按照原文的词语意义和词汇结构选用对应的词语译出其词语。一般来说直译从词序到原文和译文的字词结构上很多时候都形成了一对一的对应形式。因而,直译方法主要用于词翻译,尤其是用于新词术语。例如:地下铁道、高等数学、感觉神经、宇宙飞船、冬虫夏草、阳光、民歌、汽车等等类似的一些复合词和单词都习惯采用的是直译方法。同样藏语和汉语中的很多动同和形容词也可以采用直译方法,特别是汉藏语文中的成语、俗语、谚语、民间歌谣和一些格言的翻译习惯于使用直译方法。 记叙文和一些应用文的书面翻译也多采用直译方法。因为它主要讲究真实地表达原文思想内容,语言上要求通俗易懂,而不需要讲究文采上的更多修饰。因此,要求根据不同的文体做不同的翻译。首先对于文学艺术作品,特别是一些抒情诗歌和散文的翻译不宜于采用直译方法。因为它只要基本不违原文思想内容和感情色彩,注重译文文学艺术上的修饰与表达技巧。其次,要看译文服务于什么对象,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假如你翻译的东西是用于文化教育素质不高的对象,那就在翻译方法上不宜采用直译方法,只要不受篇幅的限制要多采用解释性的翻译方法,简单的直译会使接受人感到迷惑。 四、直译的方法与效果 要想通过翻译来再现原文各种各样的特色,就要在翻译方法上尽量采用直译方法。只要不是死译、硬译,在某些情况下直译同样可以收到好的效果。 一些典型的形象词和典故语言是最常用、效果极好的语言表达方式,故此,在翻译中只要读者能够听得懂、看得来就应该尽可能采用直译方法。这是最好不过的。例如:“帝国主义是纸老虎”、“中国是一块肥肉谁都想吃”这些形象词语的产生和使用都有它的背景和特殊的语言份量。然而,这样一些富有特色的典故语言和神话传说语言也居然有人就主张采用意译方法,类似的典故语言本来可以按照它的故事情节讲出一番非常动听的故事来,因为这种典故的内容在我国各民族中本来就普及得较广,有一定影响。如果采用直译方法进行翻译,给读者语言魅力不同,感受不同,所留下的印象也不同。 然而,用另外一个与原文中的典故差异很大的典故语言或用一句普普通通的语言来取而代之,使原文的语言风味上受到很大的损伤不利于学习引进其他民族的文学艺术。 总之,无论从什么角度讲,直译方法在汉藏翻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翻译中应按照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方法,包括直译方法在内,而不应该偏废任何一方面,只有这样才能较全面地掌握直译这种翻译方法,才有利于促进翻译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二、【参考文献】

[1]周季文,傅同和.藏汉互译教程[m].民族出版社,1999.

三、[2]索南才让.藏汉翻译理论探析[j].中国藏学,1996(3).

四、[3]德吉.浅析《声明要领二卷》与玄奘的翻译技巧[j].雪域研究,2008(1).

五、[4]龙布杰.从理论与实践谈意译与直译的主次[j].西藏研究,2008(3).

猜你喜欢

意译典故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闻鸡起舞
Shock Ini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plosives at Near-ambient Temperatures
英译本《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标语翻译评析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