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路径探析
2018-04-01梁玲云刘伟明杨婷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梁玲云 刘伟明 杨婷(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8月的高效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着重强调高效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提高针对性和亲和力,满足教育对象的需要和期待。这是首次将亲和力提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高度。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现实需要。只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相关概念的界定
亲和力一词本源于化学领域,是强调一种原子与另一种原子之间的关联性,后逐渐被运用到心理学、传播学等领域。思想政治教育是由内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外在思想政治教育统一而成的,其中主要包括教育主体亲和力、教育客体亲和力、教育介体亲和力。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对象所具有的吸引、亲近、融合的倾向或特征,以及教育对象对教育者和教育实践活动产生趋同感、和谐感、亲近感的动力水平和能力。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当然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不是只注重从教育主体出发,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也是由整体和部分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需要将整体和部分相结合,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而不是单向力,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必须多方面出发。
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满足教育对象成长发展需要和期待
在信息大爆炸时代,教育对象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打破了教师知识话语权的垄断,这使教育对象能够了解更广泛领域的知识,开拓思维。然而,信息大爆炸也带来许多消极性信息。对于鉴别能力较弱的教育对象而言,在急需寻求人生价值观的阶段,很容易被外界传播的不良信息所误导。这就会影响到教育对象身心的健康成长。随着时代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正在不少领域失去话语权。这使得教育对象进行价值观选择时产生迷茫。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并未与当前教育对象成长发展需要相适应。要使得教育对象能更坚定主动的接近思想政治教育,关键还在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二)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情况、新任务,在投入不断增加的背后,思想政治的实效性却仍然不够理想。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处在转折阶段,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针对性不强。如今许多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课堂抬头率不高,人到了心却没到。不少专家学者也指出,要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正确理念,不断在教育对象上下足功夫,了解教育对象的需要和期待,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
(三)有利于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氛围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有助于引导校园主流价值观,及时化解教师与教师、教师与教育对象、教育对象与教育对象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与教育对象之间存在很强距离感。而现在教师的话语权逐渐变弱,而不少教师的思维方式和结构还停留在过去的教学当中。因此,很容易导致教育对象并不听教师的讲授,甚至发生话语冲突,使得师生关系并不和谐,这就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有利于解决这类问题,增强课堂和谐度,引导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带动校园风气,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
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路径探析
(一)教育内容上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必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着手。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育内容的高远深奥、理论性较强,使得教育对象认为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关不多,从而无法产生亲近感、悦纳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难以实现。因此,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要有理论的深度和高度,又要有可感知的温度,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学科学理和教学内容、转化为思政课教师的话语体系,让思政课教学从空中落到地上,提升教育对象的课程满意度、参与度和获得感,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学习从有意义变为有意思的事情。
(二)教育方法上
当前不少教育者也在不断探索新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却仍不理想。要想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创新教育方法是应有之义,提高教育的亲和力是重要基础。通过更具有亲和力的教育方法,以教育对象为本,选用教育对象喜闻乐见的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原则的前提下,重视精神上的交流与心灵的沟通,实现理性与情感的双重认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为高效。
(三)教育主体上
教育者的个人魅力能让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产生心理上的悦纳感,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加分,这也是“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教师既要理解尊重、接纳教育对象,又要关照、服务教育对象。不能过于强调教育者的权威,更多应该将围绕教育对象、关照教育对象、服务教育对象作为自己教学的原则,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达到两者同行同向,促进双方思想共鸣、情感亲近,心灵靠拢。教育者也应转变话语方式,讲究话语技巧与艺术,从言语之中拉近教育对象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当然,教育者也应积极关注社会思潮动向和学术研究前言,自觉加强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引导力。
(四)教育环境上
当前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逐渐强烈,他们倾向于更为注重个人的散发式发展,而不是局限于各类条条框框。思政政治教育亲和力要从教育环境入手,营造开放、和谐、活泼的良好氛围,让教育对象大胆阐述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对教育对象进行强制性的灌输,压抑教育对象的积极性,应将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引导到思想政治教育上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加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度、悦纳感,这样也更有利于保持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长效性,让教育对象在平等和谐的情景中获得感动,受到启迪。此外,教育者应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强化体验情境,让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通过切身感受的触动来学习。
(五)教育载体上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载体不只局限于教材,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已成为必然选择。当前互联网时代下,紧跟时代潮流,用互联网思维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通过新媒体技术将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延伸到线下的日常生活中互动,引起情感共鸣,拉近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距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与时俱进,掌握互联网使用技能,教育对象也要懂得适度使用互联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