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猫”文化内涵的变迁

2018-04-01刘颖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

丝路艺术 2018年7期
关键词:猫步捕鼠猫儿

刘颖(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一、持赞美态度

“猫”最早出现在《诗·大雅·韩弈》:“有熊有羆,有猫有虎”。这里的“猫”应该不是现在的已经被驯化的家猫,而是狸猫,也称野猫,野兽的一种,与虎、熊、羆並列出現。《逸周书•世俘》:“武王狩,禽虎二十有二,猫二。这里的“猫”和“虎”同时出现,作为狩猎的对象,应该也是未被驯化的野猫。”

《礼记•郊特牲》:“禽兽,仁之至,义之尽也,古之君子,使之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唐代陆德明解释:“蜡祭有八神:先啬一,司啬二,农三,陲表畷四,猫虎五,放六,水庸七,昆虫八。”这里,猫媲美“古之君子”,被称赞“仁之至,义之尽也”,出现在天子的祭祀中,成为被祭祀的对象,由此可见人们对猫的爱重之情。

《玉篇•犬部》:“猫,食鼠也。”用一个判断句指出了猫的食物来源,可以算是一个中性偏褒的词语。

唐代大文豪韩愈曾经写过《猫相乳》:“司徒北平王家,猫有生子同日者,其一母死焉。有二子饮于死母,其鸣甚哀。其一方乳其子,若闻之,起而听之,走而救之。衔其一置于其栖,又往如之,反而乳之,若其子然。噫,亦异之大者也。夫猫,人畜也,非性于仁义者也,其感于所畜者乎哉!”韩愈对一只母猫喂养另一只母猫的幼崽这种行为,大加赞赏,认为是“仁义”的代表。

宋牧仲《筠廊偶笔》记载:“前朝大内猫狗,皆有官名食俸,中贵养者,常呼猫为老爷。”秦桧的孙女崇国夫人的爱猫走失,甚至劳师动众的在京畿各处大肆搜寻。

宋人徐铉《稽神录》载:“卢枢为建州刺史,月夜,闻堂西阶下若有人语笑声,蹑足窥之,见七八人,长不盈尺,杂坐饮酒,久之,席中一人曰:‘今夕甚乐,但白老将至,奈何?’因叹叱,须臾,皆入阴沟中不见。后数日罢郡。新政家有猫,名‘白老’。既至,自堂西阶下获鼠七八枚,皆杀之。”这里的“白老”指的就是白猫,白猫将至,老鼠们惊恐逃窜,表现人们对猫捕鼠能力高超的赞美之情。

宋陆游《赠猫》《赠粉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从猫能捕鼠,护书,伴禅房等方面写出了猫在其生活中的重要性,不仅能捕鼠,还能守护自己心爱的书,陪伴自己,与自己“同眠共藉”。

黄庭坚的《乞猫诗》《谢周文之送猫儿》中提到家里的猫死去,老鼠上房揭瓦,扰人清梦,于是“买鱼穿柳”去请猫。黄庭坚又用“立战功”“将军”“四壁当令鼠穴空”等来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到了明代“明万历时,御前最重猫,其为上所怜爱,及后妃各宫所畜者,加至管事职衔。

清代垂灿《插秧词》:“桔槔未动商羊舞,老农出社迎猫虎。”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一》:“.一夕,猫奴争食,自檐而堕,连盆与架顷刻碎之。”写出了对猫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二、持贬低态度

隋朝时,出现了“猫鬼”。《隋书•外戚传•独孤陁》:“陁婢徐阿尼言,本从陁母家来,常事猫鬼。每以子日夜祭之。”《后妃转•文献独孤皇后》:“后异母弟陁,以猫鬼巫虫,呪诅于后,坐当死。”这里猫成为了行使巫术的载体和形式,被认为具有“鬼神之力”,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常常将猫与巫婆联系在一起。认为猫尤其是黑猫是恶魔的化身,因为它们只在晚间活动,并且不像狗一样容易驯服,于是开始大规模的屠杀。隋朝的“猫鬼”与中世纪的“黑猫”有相似之处。

上面提到,猫在唐朝曾被认为是仁义的代表,但在唐代又出现了“猫鼠同眠”“猫鼠同乳”。《旧唐书•五行志》:“大历十三年戊戌,陇右汧源县军士赵贵家猫鼠同乳不相害,节度使朱泚笼之以献。宰相常衮率百僚拜表贺,中书舍人崔祐甫曰:‘此物之失性也……猫之食鼠,载在祀典,以其能除害利人,虽微必禄。今此猫对鼠,何异法吏不动觸邪,疆吏不动扞敌?’”

《新唐书•五行志一》:“龙朔元年十一月,洛州猫鼠同处。鼠隐伏,象盗窃;猫职捕啮,而反与鼠同,象司盗者废职容奸。”又“天宝元年,魏郡猫鼠同乳。同乳者,甚于同处。”这里记载了三个故事,认为猫的天职即为捕鼠,但是这里的猫不仅没有做到自己应尽的职责,反而和老鼠同吃同睡,就像官吏一样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反而和敌人一起,沆瀣一气

宋朝时喜爱猫的人不少,但同时又出现了“猫噬鹦鹉”。宋岳柯在《桯史•鹦鹉谕》:“乾道间,杨嗣清甲有声西州,清议推属。初试邑,有部使者,不欲名,颇以绣衣自骄,怒其不降意,诬劾以罪。赵卫公方为左史,闻之,不俟车,亟往白庙堂曰:‘譬之人家,市猫于邻,卜日而致之,将以咋鼠也。鼠暴未及问,而首扶雕笼,以噬鹦鹉,其情可恕乎?’……至今蜀人谈谑,以排根善类者为猫噬鹦鹉。”这里面用猫没有捕鼠反而吃了鹦鹉来比喻排挤好人。

到了元朝,出现了“猫儿头”。《元典章•刑部十九•禁豪霸》:“街坊人民见其如此,遇有公事,无问大小,悉皆投奔,嘱托关节,俗号猫儿头,又曰定门。”这里把勾结官府。在元朝,独霸一方的人称为“猫儿头”。

明宋濂在《余左丞传》:“上疏言猫獠素不被王化……不宜使入中国”。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到明显的贬低意味,古代政权,一般会给周边少数民族以各种动物名称命名,如“犬戎”“狄”“獞”等,这里的“猫”指的是苗族,由此可以看出对猫的贬低之情。

到了现代,我们可以看到“猫食”“猫步”“猫腻”“猫奴”“猫哭耗子”等词。其中“猫食”指很小的饭量。“猫步”指时装模特表演时走的台步,因为这种步子类似猫行走的步子,猫在走路时,后脚走的位置一定是前脚走过的,而模特表演时与此类似,所以叫做猫步。“猫腻”指隐秘的或暧昧的事。“猫奴”现指爱猫如命,猫的主人。“猫哭耗子”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清代传奇小说《说唐》,指“为了到达目的,假装可怜博取他人的同情。”

三、产生不同态度的原因

首先,“猫”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褒亦或是贬都与人们的价值取向以及猫的本性有关。猫善捕鼠,所以它是祭祀的对象之一,猫善于陪伴主人,生性活泼,能够保护主人家的器物不被老鼠损坏,所以会受到人们的赞美,会因为哺育其他猫的幼崽而被称赞为仁义。同时,也会因为刚生完幼崽的猫母爱泛滥哺育老鼠而受到贬低,会因为有的猫比较凶狠而出现“猫儿头”,会因为猫夜晚活动且比较神秘出现“猫腻”,会因为猫的食量小出现“猫食”,因为猫走路的姿势比较优雅出现“猫步”,因为猫食老鼠而出现“猫哭耗子——假慈悲”等词。

第二个原因是词汇具有民族性,不同民族的词汇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都不相同,如中国人贬低狗,所以出现“狼心狗肺”“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走狗”等词,而欧洲则喜爱、赞美狗,认为狗是忠诚的象征,如幸运儿是“lucky dog”。

第三个原因是词汇具有时代性和发展性,古代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田鼠是农民的重大威胁之一,而猫善捕鼠,所以猫成为了祭祀的对象之一,后来生产力提高,田鼠已经不再是农民的威胁,所以人们的注意力不仅仅局限于猫能捕鼠,从而开始观察猫的其它习性,如行动神秘,不如狗更能听懂人们的指令,会哺育其它动物的幼崽等。

词汇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会发生变化,与此对应,反映社会生活的词汇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从猫背后所反映的文化内涵由褒到贬,褒贬同时存在,再到贬,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规律,现代社会生活高速发展,不知道经过时间的沉淀,与猫有关的词或者说“猫”这个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褒还是贬,还是会发生别的变化?

猜你喜欢

猫步捕鼠猫儿
猫儿和铃铛
捕鼠记
代沟
捕鼠能手小花猫
用“猫步”走天下
拉里不走 唐宁街10号“捕鼠官”续任
春天,是猫叫回来的
走猫步养肾法
一只猫儿没尾巴
杰里的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