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下辅导员的角色转换研究

2018-04-01黄雪晴广州工商学院广东佛山528000

丝路艺术 2018年7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应用型辅导员

黄雪晴(广州工商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

前言:21世纪以来,音乐教学已经深入到我国各大高校教学中,以适应我国教育提倡的全面发展精神,其中应用型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是高校音乐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制定音乐人才培养目标,以此作为重点进行培养,并在教学中通过辅导员的角色转换实现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输出更多高质量的音乐人才,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 高校应用型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

1.1 高校应用型音乐教育专业的界定

高校应用型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有专业性与师范性两种,之间具有较大差异性,其中师范性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音乐教育事业服务,专业性主要是为国家输送实用型人才。另外,我国各高校在进行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时,教学内容主要应以实际结合理论为主,使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理论知识进行实际的应用,让学生未来能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工作中。

1.2 培养目标的定位

我国对高校应用型音乐人才制定了培养目标,必须要对音乐专业理论知识有全面的认知,并且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出的音乐人才必须具备歌唱能力、歌曲演奏能力,并且能够有效指导演唱团队;2,对音乐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新课标章程与教育理论有一定的了解[1]。

2 高校应用型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精准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在倡导国家音乐教育理念的同时,制定了人才培养目标,但是很多高校在教学过中,培养目标不明确,致使教学内容较为盲目,这样不能更好的对应用型音乐人才实施培养。

2.2 音乐专业教学质量低下

我国近几年高校中对音乐学生进行扩招,致使教师团队较为紧张,并且一些教师教学意识淡薄,教学设备也无法胜任现代化教学,教学内容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违背了我国倡导的“因材施教”原则[2]。

2.3 辅导员角色转换与实际情况脱离

辅导员与教师之间有较大差别,主要是对教学内容实施辅助工作,也负责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另外,一些高校辅导员由于自身知识与素养的缺乏,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忽略了理论结合实际环节,无法发挥音乐的个性化教学。

3 辅导员工作内容的转换

3.1 建立多元化沟通方式,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

高校辅导员只有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才能真正了解学生,使工作开展迎合学生需求,在信息社会里,音乐专业学生的知识构成、思想观念更加多元化,这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挑战。辅导员可以通过QQ、微博、人人网等学生喜爱的现代化通讯途径和学生建立好友关系,为学生管理、思想道德教育开辟新的途径。变辅导员的管理者角色为学生朋友,真正地做到师生平等,辅导员必须摒弃职业角色扮演,与学生和谐相处,与学生的心灵自然地沟通,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体验和思考,真实地了解学生,切实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所以,高校音乐专业辅导员需要与学生建立多元化沟通方式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通过提升舞台表现能力,发挥学生的自身素养来建立朋友关系。为此,辅导员应当定期开展音乐曲目汇演,学生自己对演出的形式、节目编排以及内容设计进行规划,并且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他系的策划活动,同时参与校外的一切文艺活动,增强师生感情,以达到辅导员角色转换[3]。

3.2 创新学生活动载体,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人才的成长不是个自然生成的过程,而是客观培养和主观努力的双重结果。要使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音乐人才,除了必须具备定的外部条件外,就是如何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身潜在的活力。在此基础上,辅导员应对学生生活载体进行不断创新,并在音乐技能的同时,也需要具备创新能力,辅导员应当帮助教师改变教学模式,使舞台表现深入到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并且全方位对舞台表现形式进行创新[4]。另外,学生在进行编导节目过程中,应当对表演规律进行掌握,并且通过对节目进行编导,感受其中的乐趣。此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但能够提升学生之间的凝聚力,而且可提高其组织与创造能力,并对各种活动有较好的协调能力,以此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由于高校采用全日制与寄宿制,因此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交织在一起,校内生活与校内生活交织在一起,所以辅导员应对学生提供全人生指导,这对学生的塑造是全方位、立体的,但对辅导员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据欧扎实的业务知识素质是辅导员做好学生全人生指导的必要条件,这与辅导员个人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密切相关,其中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在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中较为重要,管理能力素质次之。辅导员只有全面扩展业务素质,掌握最新、最前沿政策、规定与科技知识,才能做好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学习向导以及就业指导工作。因此,辅导员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人生指导,其中我国高校传统教学主要是对音乐基础知识的传授为主,主要是从音阶到曲目,从呼吸到发声演唱,能够提高学生演唱技巧,但是此种方法的学习增加了学生对基本技巧掌握的难度[5]。为此,在此基础上教学需要改变侧重点,传授学生音乐基础技巧,比如演唱、演奏等,同时教学以即兴表演为主,学生自主对演奏进行编曲。只有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实用性,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通过学生通过专业的学习,使我国音乐走向国门。

结语:

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对应用型音乐专业人才实施培养,是我国音乐教育未来的必然趋势,但是各高校音乐教学的实施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音乐教育的较快发展。另外,在进行音乐教学过程中,辅导员在教学中的角色转换对学生音乐知识的掌握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其中辅导员角色转换需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制定,使教学模式更为合理,以适应教育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应用型辅导员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谈技工教育要着眼于大国工匠的培养目标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