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沧州制盐史的三则辨析
2018-04-01李大林
李大林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盐山应近东海湾,箧山应比古嫏嬛;
箧山何处盐山问,行过小山看大山。
——清盐山王庆元《盐山竹枝词》
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食品;中国盐产地辽阔、产储量丰富。古谓盐之财政半天下,沧州东滨渤海,盛产鱼盐;中国及沧州的盐业生产及采取历史悠久(主要食用及少量工业用盐)。中国的盐大致可分为海、池、井和岩盐,沧州盐以海盐为主,池盐(以自然晒为主,汉相平当曾言“勃海池盐勿禁”)、井盐(海兴、黄骅等地曾发现汉及以后的斥卤盐井)均有生产,沧县等地地下发现有大量的岩盐。所以,沧州(长芦)盐业生产在中国盐政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追溯中国及沧州中古盐政史,必然记述汉勃海郡盐官驻章武县、东魏沧州盐业生产及隋改高城县为盐山县三件事情。但学者记述三件事的相关情况存在异同说法。对此,简作辨析以求教。
一、勃海盐官驻何处
汉武帝确立钱铁渔盐官营制度(后形成定制)。产盐郡县官营的时间,地处及盐官数的认识各为:范文澜先生主张前119年,产盐地方设盐官,全国有盐官32处。①郭沫若先生主张前120年,全国设置盐官30几处(《中国史稿地图集·上》标36处,章武盐官在今河北海兴县西北一带)。②《河北省志·盐业志》记述前110年,全国设盐官36处,勃海郡章武县在今河北黄骅市西南故县城(金说同③)。金紫衡先生认为前110年后,全国设盐官38处④。孟庆斌认为:前121年,天下设盐官34处⑤(刘说同⑥),章武县在今盐山县,刘洪升说章武县治在今黄骅境内⑦。汉武帝时中央在地方设盐官于元封元年(前110年)前后,桑弘羊“乃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各往,往置均输盐官(《汉书·食货志》)。”⑧唐《通典》及元《文献通考》等文献取其说,故从之。
《汉书·地理志》记载勃海郡盐官理章武县,此时章武县治空间位于何地呢?勃海章武为占国邑县,前287年,苏秦等约五国攻秦,劝燕昭王说:昔者楚取章武,诸候北面而朝(《战国策·燕策》。《水经注》记章武:浮水又东经章武县之故城,汉文帝后元中封孝文后弟窦广国为景候,食邑章武县(治今河北海兴县小曲河村)一万一千户;至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广国孙、常子窦当生犯谋杀人未遂(民间传谋杀皇帝)罪除国复县。所以,汉勃海郡盐官当置于此时之章武县治。⑨
二、东魏沧州盐为坨
元魏财政日趋困竭,当政者者欲以盐课(税)解之。534年,高欢命傍渤海州县制盐,颇见成效。至541年,沧州置1484坨、瀛幽青三州分别置452、180和546坨,又于邯置4坨。终岁合收盐20.9万斛(约合今300余万斤)。于是,《魏书·食货》记:“军国所资得以周赡矣”。
可近现代记述盐史引用和解释这段文字却是五花八门:坨灶不分,时量混乱。民国《盐山新志》魏“独沧州多至4884坨”,金等先生袭改为4884灶。民国《河北通志稿》魏沧州置灶1484⑩,尔后,“灶”烟漫空。
《河北古代历史编年》及刘洪升等学者们被“灶”烟所迷惑改“坨”为“灶”。《河北省志·盐业志》东魏天平元年(534年)于沧等四州置灶2666(应为2662坨)个,沧州盐区沧瀛二州置灶2336(应为1936坨)个;青州(属山东盐区)456灶(应为546坨),盐灶总数达到2576(应为2566坨)。?这种误坨为灶,数字混乱的“灶”风仍在延续,孟先生说沧州等四州中,沧州置灶1884,盐灶总数达到2676。
李学通先生说随着曹魏的湮没而冷落了200?(误,220年曹丕于洛阳建都称魏帝,时至534年已300余年)多年的邺城又迎来一段历史的辉煌——迁邺当年(公元534年),高欢即在沧州建灶(盐场)煮盐1484处。?在古代“万灶青烟皆煮海,一川白浪独乘风(明瞿佑《至长芦》诗)”的“灶”与“若以此地多盐盐似山”的“坨”,尽管均和盐有关,但还是有区别的,尤其渤海(长芦)盐区更是如此特色为“坨”。
中国古代制盐,由于各地各时代生产方式和盐政管理既有共性,也有时间先后和地方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和特色。周时,同为北海(勃海)煮盐,燕多用盆,齐多用“盔”形器,渠展兼而有之,汉统一为牢盆(金属为主)。汉及以后,盐政管理为府司、院监、场务等机关,汉桑弘羊先置郡国盐官于粤海、唐刘晏先设盐场在闽地,而灶户、亭盐、平散及钟斛斤升引与坨码包筐等相关古代制盐和盐政的情况及术语既有时代的共同烙印,也有地方特色。
灶具有普遍性,坨则是环渤海(以沧州为主)的制盐业一大特色。煮盐的灶为灶台(口)、煮盐的人称灶丁(户为灶户或灶籍,五代及以后还盐户、盐籍或盐丁等),灶户盐民聚居设灶煮盐的地方称灶地及盐税称灶课等,而坨(坨地)为渤海盐区(尤其长芦盐区)盐民贮集成盐的场地。这种集存盐的方法最晚不会迟于汉,汉定县(今盐山庆云镇东)东北八十里有坨儿坡(今海兴东南坨里和抛庄附近),灶民咸集煮盐为生济。
时至魏齐,灶和坨并没有通用,时人崔昂曾说:亦既官煮(改小灶为大灶),须断之灶(断民小灶);官力虽多,不及人广。尽管官灶再大、民灶勤劳,2566灶(在千余里海岸线,只有2566个灶口煮盐,这种灶烟稀少情况,再加上当时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3—4°,煮盐季节较短。所以,灶的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是很难达到年产20.97万斛(约合300余万斤)的盐产任务的,其灶口恐怕数以万计。所以,还是以《魏书》记作坨为准确。
古代渤海盐区这种灶坨互不通用(称)情况基本延续民国没有大的变化,尤其坨的称法(明晒取代煮,改称‘灶户’为‘坨户’)。清雍正十年(1732),长芦盐区海盈等六场滩坨尽废,从不晒盐,各场灶户皆散处于原籍……。近人张焘《津门杂记》记述盐由海运(天)津,堆积之地在河东,名曰盐坨,盐包垒垒如山,呼曰盐码,地占数里,一望无际。“万户含愁无所告,旧商未去新商到”(明李腾鹏《盐商行》诗)。
古代盐民用咸水、苦水和汗水创造的千千万万盐山高坨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了。渤海新区的狼坨子,海兴的鬲津坨、大石坨、高坨子及盐山城……;在海边盐区和黄骅海盐博物馆,看到了盐的历史,看到了盐山(坨)的脱态和新生。
三、盐山坨高似盐山
高城改盐山,相传自古昔;邑有山之名,境无山之迹。著履欲作寻山游,空阔不见一卷石。若以此地多盐盐似山,胡为箧山寻觅亦不得手披邑乘三四过,足步程途远近历。乃知二山已儿灵鹫飞,飞向东境凝碧。我欲挟此二山回,重使匡庐真面觌。白云依旧平津来,苍翠仍向汉台滴。远者瞻仰近者攀,双峰特壮高城色。只恐性非愚公愚,力无夸父力,蚊负争似鳌戴易。伊谁袖携东海如坡仙,山经水注细寻绎。笔蘸岚光写新诗,聊为山灵注原籍。
——清 沧州戴恩涵《盐山》诗
古沧州(渤海)高城县滨海产盐,隋开皇十八年(598),改高城县为盐山县,以县东南八十里盐山为名(唐《元和郡县志》)。盐山究竟指的什么,是似山的盐坨(城),还是指的附近产盐山(也就是小山和大山)。孟先生延用《河北省志·盐业志》东汉继设盐官于章武,历经魏晋,章武盐业一直在国家盐业中占据重要位置。“因盐产丰饶,章武境内的一座孤山也被称为盐山”。若按此说“章武境内的一座孤山也被称为盐山”的“盐山”似指今海兴东北小山,此说的根据是什么倘不清楚,疑此说不可靠。
《盐山新志》谓指今山东无棣东北大山,是否就指此山呢?晋《郡国县道记》记载阔山及盐山二山并低小无峰峦树木。由此可证,盐山多不是大山。宋《太平寰宇记》:盐山县以东南八十里盐山为名,阔山在盐山县(治今黄骅南旧城镇)东南九十里。盐山距阔山(考为古贝堤)很近。318年,石勒部将石越邀之于盐山(《晋书石勒载记》)、《河北古代历史编年》认为盐山在今海兴东南部?基本是正确的。即《水经注》无棣沟又东北经盐山,东北入海,《春秋》僖公齐楚之盟于邵陵也。
《魏书·地形志》沧州乐陵郡阳信县(治今山东无棣县东北信阳乡)有盐山神祠,明末清初史学家万斯同解释盐山为盐山城。明张维新有“无棣荒陴畔,春风眺望时(《春日登盐山城忆弟》)”的诗句;朱长春也有“啼鸟非昨日,嘶马复空城(《发阳信县次日过盐山》)”的诗句;诗明盐山城距古无棣邑陴连。
唐《通典》盐山,春秋时齐无棣邑(唐《元和郡县志》同)。《隋书·地理志》盐山县有盐山、峡山(今海兴小山),《金史·地理志》盐山县有盐山(在其遣址出土刻铭‘盐山官正’的金代铜镜)、浮水。宋金马谷山(大山)属无棣县,显然,盐山县的盐山不是指的马谷山。《明史·地理志》沧州盐山县(今河北盐山县城)东滨海产盐,东南有盐山,明《嘉靖河间府志》盐山县盐山以其地产盐故名。
盐山“以其地产盐故名”是符合“若以此多盐似山”的历史事实的。由盐到盐山,由盐山到盐山城,此为古代沧州制盐业发展又一重要历史标志,盐山城即春秋战国古无棣邑(县),秦汉丱兮城之后又一别称。
注释:
①《中国通史·二》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58页。
②《中国史稿·二》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版,第35页。
③⑤⑩瞿佑:《沧州盐运初考》,《白水文钞》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122-123页。
④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河北省志》,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年第2版,第274页。
⑥⑧刘洪升:《试论明清长芦盐业重心的北移》,《沧州文史研究·2012年合刊》(上),第75页。
⑦孟庆斌:《长芦盐业史述略》(《沧州文史研究·2012年合刊专刊》(上)第69页。
⑨取郭沫若汉章武所处说法。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地方史编写组:《河北古代历史编年》,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03、121页。
李学通:《悠悠沧州大运河》,《沧州文史研究·2012年合刊》(上),第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