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卫传统 立足世界

2018-04-01

丝路艺术 2018年1期
关键词:中国化国画书画

吴 玥

(西安美术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改革开放前期的美术动画作品在今天都难以超越,因为其中运用的大量中国山水画为背景,传统的人物造型,以及极富中国化的传统戏曲配乐造就了最负盛名,叱咤海内外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小蝌蚪找妈妈》以及《天书奇谭》等等一系列散发着中国文化与哲理意趣之魅力的动画电影。青绿山水,水墨画以及剪纸皮影等传统元素的运用下的美术动画作品在科技高速发展,人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今天都是难以超越的经典!为什么在动画技术如此纯熟的今天,我国的动画质量还不如从前呢?过度依赖先进的动画技术,盲目跟风他国的动画风格而忽视了甚至抛弃了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延续,使得现今虽高产但却无法令人拍手叫好的动画更变得四不像。如今能让外国人一看就是中国动画片的还是几十年前的经典。因为他们身上有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烙印!

南宋美术家邓椿有云“画者,文之极也。”传统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文化性。所以我认为中国画的传统魅力之一就是文化魅力。中国画发展至中后期被称为文人画,顾名思义,文人所绘,或具有文化内涵的画作。纵观中国画史,国画的形成首先是以文化作为基础的,是文化蕴养出来的,不是仅仅通过技法成熟发展而来的。由起初吸收的儒道文化,而后又融入佛释文化,但始终在中国画发展历程中占主流的则是道家文化。崇尚并以大朴、简约、清静、无为贯穿于其发展脉络的始终。这是纯粹的本土文化,其魅力正是在于强烈的民族特性和神秘奥妙的文化魅力。

中国画起源于古代,象形字。文与画在当初本无歧异,夙有书画同源之说。更有人认为伏羲画卦、仓颉造字是谓书画之先河,北宋文人苏时也因此而赞誉诗人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见书画本一家,区别于表现形式而已,都是文化的体现。而独具代表性的中国山水画,自唐代而独立以来,至今都被视为中国画之正格。因为不仅有大幅巨制以表恢弘,亦有山之一角水之一涯已收气象万千。而更重要的是山水画以丰富的表现力诠释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中国画不仅仅是一种世界独一的绘画形式,更是“文化”的体现!所以我认为,画者一定要有所修养并心怀赤诚与敬畏对待传统文化,踏踏实实,在国画的学习道路上,在自我修炼的人生路上都能以古先贤为标榜,延续我们的传统文化。

笔墨,它是中国画中最强烈、显识的表现形式,其形式魅力在于用笔的力度、气韵和气势,表现干湿浓淡、长短方圆、疏密聚散、和若现若隐等节奏感和气韵感。不同的节奏和氛围表达着作者各自的情怀与内心世界,其丰富的变化不胜枚举,可谓方寸间见气象万千,笔墨中述情怀无限。书画印的结合,构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东方绘画效果,也是画面更富思想性与内容性。特殊材料的魅力即毛笔、墨、砚、绢纸等,是中国画能独立并屹立世界艺术之林而长盛不衰奠定的物质基础。

正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独特形式魅力的碰撞造就了我们这一国画瑰宝。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割的,失了文化只有形式如同行尸;只有文化没有形式,则难以显识。所以我们应在继承传统书画形式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并使国画在我们的继承中得以向上发展。

早在魏晋时期,顾恺之将“传神论”提出,由此奠定了中国画以形写神,且重在写神的基础框架。这一特征显著的一点就是轻物质、重精神,并有人称其为“魏晋风骨”。此后几千年,多少文人士大夫为之倾倒并以此为毕生追求,使他们即便在多么艰苦的境况下都能坦然处世,自得其乐。

中国化的文化中蕴含着中国化的精神,中国化的气韵,其气脉一通百通。无论诗、书、画、印、琴、棋等都有一脉相承,触类旁通之感。如此珍贵的传统文化,我们有责任及义务去学习与传承。

但如今的现实问题是奢靡之风,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所充斥着的社会风气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在这物欲高涨、精神失衡的后工业社会,想要实现艺术对人类的人文关怀,是需要从画家们努力摆脱20世纪以来全盘西化轮的阻碍,并重新重视起文脉传承。若是一心将此作为一种营生、亦或是一种手段,一旦将它与利益挂钩将不可避免的要迎合市场,失去自我。而过早步入市场,带来更多的将会是艺术道路上的蹉跎和精神上的摧残。本来能走很远并真正有所建树的画者,因一时被诱惑冲昏头脑以至于早早的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所以学画之人切勿忽视思想、精神的充实与塑造,要分美丑知善恶,要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我们灵魂,修缮我们的品格。

中国画讲究历史文化的积淀,既有与时俱进、笔墨当随时代的一面,更有继承传统、一脉相承的一面。历代画家师法古人,博采众长,遂自成一体。如今我们谙熟于心、述之即出的绘画心诀,寥寥数句,道出画理万千,那都是多少先贤呕心沥血,不断实践并反复提炼的文化圣果,岂是一句“老旧”就能概之并抛弃的?中国传统文化——国画,那是我们传统绘画的根本,也是我们当代国画的根基!凤凰涅槃、化茧成蝶实非一日之工,创造出新也不能急于一时。要夯实了基础,参透了传统,提升了品格和不断从真切生活、自然灵气中感知与提炼,才能逐步走向艺术的成熟。

绘画艺术实为一种精神生活方式,而非营生、技术,是一种人文关怀,而不是哗众取宠。是立德、立功、立言、立行以及完善品格和修养的一种修行!既有“教化人伦”之功德,又有“怡情养性”之功效。试想若是更多的人投身于此,不就是兴国兴邦了吗?

参天之木有根基,鸿雁之至须躬行。

国之瑰宝当自强,借古开今踏歌行。

猜你喜欢

中国化国画书画
国画《鲦鱼》
国画《鲿》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国画欣赏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小小书画廓
国画等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