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在古筝教学中的运用
2018-04-01班艺漫
班艺漫 李 辉
(班艺漫/李 辉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3级音乐学2班)
1.绪论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很大的进步,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与时俱增。古筝艺术作为目前大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学习古筝积极性愈演愈烈,为古筝教学带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前景,但是,也给古筝教学迎来一个更高难度的挑战。
国内外现状
20 世纪初期,有关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的论著与刊物相继出版,研究领域越来越宽广,并利用在实际古筝教学中。相关期刊文献如下:日本的马渊明彦与杉本明合著了《即兴演奏》。台湾的谢鸿鸣撰写了《达克罗士音乐节奏教学法》(2006)。
作为现今流行的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虽然进入我国三十余载,但并未做到很大范围上的普及,通过对有关达尔克罗兹教学法资料收集情况来看,现今存在的一个严峻问题就是缺少具备专业合格的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教师,如何将体态律动教学法如何能更好地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际中还未进行深刻的研究。
2.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概述
达尔克洛兹认为:“身体也是一种乐器,可以再现音乐,通过律动,能唤起人天生的本能,培养对人极为重要的节奏感。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强调运用人的肢体语言去感受节奏、律动,通过行走,跑步,拍手,转动腰部等一系列肢体动作来展现音乐,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让乐者更快速准确的把握节奏,领悟乐曲要领,通过做肢体动作引起大脑的直接反应,让大脑通过肢体动作做出更加及时的节奏判断。
3.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在古筝演奏及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的节奏律动需要借助相应的体态动作表现,不同的节奏律动适合不同的动作方向、速度、幅度和组合方式来表现。体态律动中表现节奏更加强调肢体的运用,节奏不仅可以用拍律来表达,它更与人体肌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表现音乐时最直接感受到节奏的就是肢体,乐者尝试用不同的节奏去行走,感受音乐的拍律,更好的培养乐感。
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的本质是对人们情感的反映,音乐是一种审美体验的情感过程。采用合作启发式教学,利用体态律动真正表现乐曲的意境。音乐本身就是动态的艺术,掌握好节奏的律动有助于演奏者形成良好的乐感。弹奏古筝过程中,要学会进行恰当的肢体语言的表达,根据乐曲的情感起伏,比如:柔和的乐段一般就表现的柔美一些,弹奏的舒缓一些,动作优美一些;气势比较磅礴的乐段就表现的有力一些。这些都不是刻意做出来的,而是在弹奏时情感的自然流露。要想做到这些情感的自然流露,不仅要注重琴上的训练,更要加强琴下的练习,肢体语言就是最直观的形象的表达载体,高兴,悲伤,忧郁等等,这些细腻的感情色彩当我们用肢体表达时不仅要容易,更重要的是它更让我们易于理解和锻炼。体态律动就是要求我们注重琴下的练习,在听到音乐时,自由的伸展不断延伸自己的肢体,或者紧缩快节奏的运动拍打。再者,游戏式教学寓教于乐,使人在愉悦中接受教育是音乐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音乐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体现着审美乐段就表现的的趣味性。在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中,引入游戏式教学,不仅能够深刻地体会到古筝演奏的内涵,而且在一种放松愉快的状态中学习,更能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
4.在古筝演奏中运用体态律动的必要性及发展前景
我们知道,单纯的古筝教学是枯燥乏味的,而且教学效果欠佳,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失去兴趣,领悟不了音乐的内涵,要想掌握好演奏技巧更是难上加难,传统模式需要改变,需要不断创新,要与时俱进,用科学高效的方法跟进我们的教学模式。体态律动教学是融身体、音乐、情感为一体,不断促进听觉、动觉、情感思维发展的音乐教育体系。在古筝教学中,我们可以一边弹奏一边律动,用自己的动作来体会乐曲的内涵,更深刻地理解乐谱。一场精彩的器乐演出会让听众由内而外的感受到震撼,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迅速的让听众投入进入到音乐情境中。
结语
本文通过对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研究得出,体态律动本身就是要求肢体的表达,而在我们传统的器乐演奏中只注重琴技的练习,一味的追求高技能娴熟的技艺,而对于乐器演奏来说,演奏者跟听众的沟通桥梁只有乐器,单纯的依靠器乐声有时并不能让听众更加直接的领悟到音乐的内涵,而体态律动在这方面就显得很有优势,演奏者不仅可以通过高超琴技来展现音乐,还可以巧用肢体,将音乐与肢体语言相结合,更加准确形象的表现音乐。
[1]陈旭.达尔克罗兹法运用于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探索[D].苏州大学,2014
[2]谢芳.古筝演奏及教学中的体态律动[N].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09(03)
[3]秦露.试论合唱表演的体态表情[N].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