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疆维吾尔族历史文化中的麦西热甫
2018-04-01乐琴
乐 琴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2488)
“麦西热甫”一词是阿拉伯语,之后被维吾尔语引用,这一词由于缺乏证实资料,具体何时出现已无从考证。而维吾尔族在漫长的历史形成过程中,类似现今麦西热甫的大规模群众性娱乐聚会活动是长期存在的,很可能是维吾尔麦西热甫活动的前身。
虽然,至今还没有对于麦西热甫产生有着直接关系、明确的书面文字资料,但是,笔者经过对麦西热甫的现状与反映维吾尔族古代风俗、仪式活动的相关史诗作品内容、传说、故事加以比较,并参考了汉文史料上的典籍与其他有关操突厥语的诸民族风俗习惯的文字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对此还是可以做出一些麦西热甫的历史追溯。
总的来说,早在操突厥语的诸民族在从事狩猎生产活动的最为古老的时期,就形成了民众在发生了特别的重大的胜利之时,男女老少就会聚在一起举行某种形式的仪式活动来进行庆祝的习惯。首先,从国外的相关资料来看,公元前329年亚历山大大帝马其顿征服中亚地区的时候,经常与之在一起的历史学家哈灵顿(hirodot)在其著名的历史著作《历史》中记载道:亚历山大大帝以获得地方民众的爱戴和尊重为目的,参加了当地人称为“梅里斯”的一次大规模的麦西热甫活动,这种群众性活动对亚历山大大帝的触动很大1。这种带有最为古老的地方性节庆色彩的麦西热甫,直至今日依然在新疆的吐鲁番、鄯善、哈密等地以“米里斯麦西热甫”或者是“阔克麦西热甫”之名延续着。
除此之外,在维吾尔聚居区内自古以来一直延续着并且流传最为广泛的“诺茹孜麦西热甫”,被认定产生在伊朗阿赫玛尼朝代(公元前四世纪、五世纪)的带有神话色彩的国王杰姆西递时期,这是由埃布里卡斯木·菲尔戴维斯在其名为《王书》的长诗中记载的。同时,他还针对这样的节日(麦西热甫活动)写道:
国王向天下铺洒着润泽之光芒,
这个诺茹孜之日是汗王登基之日。
伟人平民聚居在一起愉悦欢畅,
满是美酒、舞蹈、音乐和美味佳肴2。
其次,在《乌古斯可汗传说》史诗中的乌古斯可汗邀请全体民众举行“盛大的礼仪”仪式活动时,大家都聚集在一起,“尽情地吃着各种美味佳肴”、“喝着琼浆玉液和马奶子”的庆贺盛况,可以说正是操突厥语的诸民族古代仪式、娱乐活动在史诗中的表现形式3。
操突厥语的诸民族历史上这种仪式活动在我国历史上的汉文史籍中也有相关的记载。汉文史料中,最具代表性的《后汉书·匈奴传》记载道:“匈奴岁有三龙祠,常以正月、五月、九月戌日祭天神……走马及骆驼为乐”4。《魏书·高车传》中亦有这样的记载:“高宗时五部高车合聚祭天,众至数万。大会,走马杀牲,游歌吟忻忻,其俗称自前世以来无盛于此。会车驾临幸,莫不忻悦”5。“男女无大小,皆集会,平吉(髻)之人6则歌舞作乐,死丧之家则悲吟哭泣”。前一句,在高车之前提到五世纪中叶五部高车人在漠南祭天时“歌吟忻忻”的盛会,便是他们能歌善舞的描述。后一句,说明当时集会娱乐的习俗已相当广泛地流传在维吾尔先民部落的生活中。可见,在古代庆典仪式活动中,高车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并且,在《隋书·突厥传》云:“男子好樗蒲,女子踏鞠。饮马酪取醉,歌呼相对。”据《旧唐书》卷二十九记载:“西魏与高昌通,始有高昌伎,太宗平高昌,尽收其乐”。“北周宇文氏辅魏之时,高昌款附,乃得其伎,教习以备飨宴之礼”7。《新唐书·西域传》中也有着焉耆“俗尚娱遨”,龟兹“俗善歌舞”,于阗“人喜歌舞”等记载8。表明音乐、歌舞集会在突厥、回绝等漠北部落的日常生活中已占据重要位置。
同时,有研究者指出这样的仪式场景在新疆的千佛洞壁画中,也有鲜明的表现。在公元五、六世纪的“克孜尔千佛洞”第11号窟和38号窟的壁画中,描述了男女一起奏乐弹唱举行仪式的场景9。这样的壁画在吐鲁番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第25号窟、库车的库木吐拉千佛洞第30号窟10都可以见到。同时,在丝木塞姆、克孜尔尕哈等石窟残存壁画和库尔苏巴什古城出土的舍利盒壁绘,和田约特干古城及吐鲁番高昌古城、阿斯塔那墓群出土的泥俑、木俑、纸、绢画中,都可以见到大量与乐舞有关的资料。这就说明了,通过这种奏乐弹唱、舞蹈游戏来举行庆祝活动的风习相当广泛地渗入在古代操突厥语的诸民族生活之中。以上这些场景,可以看到麦西热甫缘起于这一些古老的庆祝仪式活动中。但是,由于现在的麦西热甫已经历了漫长而久远的历史进程,所有避免不了它是容纳和渗透了维吾尔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的特征,而逐步完善丰富发展起来的。
到了马赫穆德·喀什噶尔时期,操突厥语的诸民族进入了一个辉煌的时期。著名的学者马赫穆德·喀什噶尔11的《突厥语大词典》著作中有类似现今麦西热甫的词条:在历史上操突厥语的诸民族以“”12(意为宴会)、“suqdiq”13(意为冬季里人们轮流举行的各种宴会)、“surquk”14(意为娱乐晚会)、“”15(意为节日,人群中的娱乐)等,这些反映出当时人们生活中已有的“宴会、娱乐晚会、节日”等场合。同时,这本《突厥语大词典》里还收录了当时长期留存在民间的调查内容。书中记载了,在喀喇汗王朝之前,类似麦西热甫活动的“苏尔丘克”(surquk)和“苏格蒂奇”(suqdiq)等已出现了音乐、舞蹈等形式的表演。如:“阔格”16词条的一首民歌中,也可以看到与音乐舞蹈相结合的麦西热甫娱乐形式。
所有的乐器都调好了丝弦,
酒壶和酒杯也都摆设齐全。
没有你啊,我心头惆怅,
来吧,让我们在一起作乐寻欢。
从这首民歌的内容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男女老少相聚一堂,伴着音乐翩翩起舞,痛饮美酒欢愉的场景。即使是在遥远的古代,也已经存在了这一活动形式,直到今天,在新疆各地的维吾尔人举办的晚会或宴会上,依然传承这一来自古老仪式形成的一种生活风习。从上述这些历史记载中还可以看出在维吾尔人皈依伊斯兰教以前,维吾尔人就已经形成了一种爱好乐舞的娱乐性生活习俗。
到了10世纪后半叶,随着维吾尔族逐步皈依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成为维吾尔民众心目中的国教,维吾尔族前伊斯兰时期的文学艺术,以及宗教哲学思想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并完全被套上了伊斯兰教的条条框框。从古代一直延续下来的民间麦西热甫同样也没有能够置身于外。这种古老的维吾尔族庆贺活动形式也采用了阿拉伯语的“麦西热甫”为其名,那么,“麦西热甫”的名称也基本上说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由于伊斯兰教的教规中限制了一系列的民俗习惯,使得麦西热甫的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伊斯兰教禁止男女聚在一起举行麦西热甫,喝酒作乐等,甚至有时唱歌跳舞也受到了非议,因而,诸多娱乐性的活动都从原本丰富的仪式活动中被排挤出麦西热甫之外。与此同时,一些宗教习惯也渐渐地渗透到麦西热甫中,如:喀什的某些麦西热甫中出现聚在一起集体阅读书籍,进行一些有着宗教宣传特点的布道讲经、甚至禁止歌舞音乐等,这种观念都基本源于伊斯兰教教规的限制。这种变化虽然在各区域的麦西热甫中都有呈现,但就其程度上是不尽相同的。受到伊斯兰教宗教氛围影响较为严格的区域,则变化相对较多一些,而有些偏远的地域则显得较弱一些。因此,从这个时代开始,每个地方的麦西热甫中都会渗透着浓郁的当地生活与风俗习惯特点,使得各地方之间形成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麦西热甫。当然,无论各地之间麦西热甫的表现形式、内容种类再不尽相同,它们毕竟还是从共同的根源发展而来,只不过是同一条河的支流罢了,其共性特点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而这时,我国的汉文历史书籍中,记载元、明、清历代到过新疆的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许多与之有关的诗句。如“歌姝窈窕髯遮口,舞妓轻盈眼放光。”(元·耶律楚材)“舞女争呈于阗妆,歌辞尽协龟兹谱。”(明·曾棨)“山城是处有弦歌。”(清·纪昀)等。同时,在清代乾隆四十二年,满洲正蓝旗人七十一编纂的《西域闻见录》中描述:“……又数十日回子老少男女鲜衣修饰,帽上各答纸花一枝。于城外极高之处妇女登眺,男子驰马较射,鼓乐舞饮酒酣眺。尽日而散谓之奴鲁斯”。“夏初桑甚熟,回人取以酿酒,家各数石男女羚树荫草地。或果木园中欢然聚饮酣歌醉舞,饮彻夜通宵从此所遇。皆回子矣。”17这些诗句与史料的记载表明,歌舞集会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广泛盛行在维吾尔先民的日常生活中,并形成固定的民俗流传下来。
在清朝同治时期来疆的学者肖雄著的《西疆杂述诗》中写道“回部自古以音乐著名。每岁三大节,节必设宴,每宴必进乐伎以资娱乐,程序:始作乐,次起舞。”18而在此书的第四卷,其中《歌舞》一首:“一片氍毹选舞场,娉婷儿女上双双。铜琶独怪关西汉,能和娇娃白玉腔。”后注曰:“回俗无戏而有曲,古称西域喜歌舞而并善,今之盛行者曰围浪,男女皆习之,视为正业”;“每曲,男女各一,舞于罽毯之上,歌声节奏,身手相应。旁坐数人,调鼓板弦索以合之”;“王府暨伯克家,皆喜为之,部民男女拥集,为应差事。一曲方终,一双又上。有缓歌慢舞之致,调颇多,大多儿女之情,轇辀格磔,顾曲匪易”;“对舞不限是夫妇,随意可凑,究用妇人成对着多。到处弦歌,八城为盛。此外有众人围坐弹唱者,有一人跳地而歌者,腔调不一”19。文中的“铜琶”为维吾尔族乐器冬巴克(低音铁鼓),“围浪”在维吾尔语中对应的为“乌衣囊”(意为“玩吧”)的音译,“关西汉”形容鼓手之刚劲,“八城”为清代对南部新疆的称谓。肖雄的描述和现今各维吾尔聚居区的麦西热甫活动已相差无几。
麦西热甫在维吾尔族的历史发展中,从目前的史料中不难看出,它起源于古代的一种祭礼庆典活动,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维吾尔族一个较为成熟并具有集体娱乐活动形式的传统习俗,直到维吾尔人信仰伊斯兰教之后,由于各地方维吾尔族伊斯兰化的进程不同,使得各地之间所融合的信仰、习俗发生了改变,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形态,存在于维吾尔族民间。
在这里笔者想运用我国一位著名的音乐学家赵宋光先生,他在研究草原音乐文化中曾经断言:“正如古老的旋律在流传后世的过程中会一再更换歌名一样,创造草原文化的广大劳动阶层作为民族也曾经一再改变称谓,而所创造的文化却绵延不绝,一代盛于一代,从未随着古老民族称谓的消匿而亡失”20。然而,笔者也从中同样看到了古往今来的维吾尔麦西热甫在新疆绿洲文化传承的繁衍。
注解:
1 M·热合曼诺夫《乌兹别克戏剧》(乌兹别克文)[M]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塔什干版,1975年,54页
2 同上,转引: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满 维吾尔精神文明宝库的金钥匙——麦西来甫.[J]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维文版),2008,29(4)
3 耿世民、吐尔逊·阿尤甫.乌古斯可汗传说(维文版)[M]民族出版社,1980年版,46页
4 [南朝·宋]范哗撰:《后汉书·匈奴传》[M]中华书局,1965年版,2856页。
5 《魏书·列传》卷一百二,2310页。
6 “平吉(髻)之人”似应作成年人解,但或说“平吉”应解作好年景。引自林翰著.《突厥与回纥史》[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16页。
7 宋博年、李强 西域音乐史 [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99页。
8 周吉著 解读维吾尔音乐珍宝木卡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M]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98页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千佛洞壁画复原件”,“乐师王子”、“奏乐弹唱”等。
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千佛洞壁画”之“奏乐”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第25号窟、“天空中的乐曲”库姆图拉千佛洞第30号窟
11 马赫穆德·喀什噶尔是公元11世纪著名的维吾尔语言学家,他大约生于公元1005年,出生在疏附县乌帕尔乡阿孜克村,1076年完成巨著《突厥语大词典》。
12 马赫穆德·喀什噶尔《突厥语大词典》(汉译本)[M].民族出版社2002年2月版第一册,426页
13 马赫穆德·喀什噶尔《突厥语大词典》(汉译本)[M].民族出版社2002年2月版第一册,480页
14 马赫穆德·喀什噶尔《突厥语大词典》(汉译本)[M].民族出版社2002年2月版第一册,503页
15 马赫穆德·喀什噶尔《突厥语大词典》(汉译本)[M].民族出版社2002年2月版第一册,509页
16 马赫穆德·喀什噶尔《突厥语大词典》(汉译本)[M].民族出版社2002年2月版第一册,128页
17 《西域闻见录》卷七,3页
18 刘长明主编,向京编.品味吐鲁番[M].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76页
19 周吉著 木卡姆 [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51页
20 赵宋光 草原音乐文化的哲理启示 载《中华音乐风采录》第67页,转引《刀郎木卡姆的生态与研究》课题组编著 [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