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二低潮”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机制探索

2018-04-01彭洪磊安徽新华学院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安徽合肥230088

丝路艺术 2018年6期
关键词:低潮心理健康心理

彭洪磊(安徽新华学院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大学二年级是大学生形成稳定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大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掌握自主式学习方法、坚定理想信念、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但是部分同学在进入二年级以后,却出现上课缺乏积极性,对挂科无所谓,经常迟到旷课,窝在宿舍睡懒觉,拖延症严重,沉溺于网络无法自拔,学业陷入低谷,专业发展迷茫,进取心减弱[1]等消极懈怠的心理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为“大二低潮”,也称“大二病”。

1 “大二低潮”研究现状分析

以笔者所在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为例,对2016级新闻学、广告学、汉语言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四个本科专业270名本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同大一刚入学时相比,大二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投入等方面,的确出现了明显的反差。24%的学生认为专业课的知识用处不大,41%的学生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满意度不高,67%的学生对评奖评优不在意,不愿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升自己;43%的学生出现过迟到早退、旷课以及编造借口请假的行为,尤其是公共课、合班上课缺课的情况最严重;63%的学生对于学科专业竞赛不感兴趣;79%的学生表示,每天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超过3个小时,而40%的学生表示每天上网的时间超过了5个小时。上网行为主要集中在网络聊天、微博、网络游戏等方面;76%的学生表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感到孤独,超过80%的学生表示不再像大一时经常参加宿舍或社团组织的出行或聚餐等活动,19%的学生对自己的人际关系不满意。通过访谈,学生们也表示在参加班级集体活动方面,大一的时候热情高涨,每次活动都能积极的参与,到大二的时候参与的意愿就降低了。导致班委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也不断下降,活动质量也有所下降,形成恶性循环。班级的凝聚力开始涣散,集体荣誉感开始减弱。

2 “大二低潮”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高校对大二学生的关注有所降低

于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生教育相比,高校对处于过渡期的大二学生关注不够。认为经过一年的培养,大二学生对大学的规章制度和教学模式都已经了解,适应了大学的学习方式,放松了对大二学生的管理和关注。因此,部分学生产生不被重视的心理落差,或者发现管理上的漏洞,开始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2.2 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端

从当前高校课程设置来看,大学一、二年级多以通识类课程为主,思政类课程、大学英语等占用了大部分学时,而专业核心课程较少。而通识类课程的考核方式也比较传统,平时成绩多以课堂出勤为主要依据,且多为合班授课,教师也不易进行有效的课堂监管。课程考核方式教随意,导致学生出现逃课、代考勤现象的行为。

2.3 没有直接的就业压力和发展压力

部分学生觉得大一在学习和社团比较忙,而且离大四和很远,大二该放松一下了。大二退出了社团,课程相对也少了一些,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就多了。且当前大学生以95后为主,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因为缺少直接的就业压力和经济压力,危机意识较弱,学习的动力也显得不足。在移动互联网非常发达,校园电信资费又比较优惠的情况下,就把网络作为主要的消遣方式,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3 “大二低潮”应对机制探索

“大二低潮”现象呈现出普遍化的趋势,已经成为需要高校关注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由此所引发的在学习以及心理方面的问题和困惑,需要高校学生工作者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及时进行疏导和解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3.1 以生为本,关注关爱每一位学生,探索导师制和导生制

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加强对大二班级的关注,尤其是产生“大二低潮”现象的学生。目前,很多学校都在试行导师制,从大二开始配备导师,给予学习好生活方面的指导,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由于师生比例较高,加上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比较重,缺少充足的时间精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因此,可以在实施导师制基础上,将部分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纳入这一制度来,发展导生制作为补充。通过朋辈辅导,缓解其在学业和社交方面的压力。

3.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细化心理疏导

出现“大二低潮”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95后当代大学生存在的消极心态。而且这些症状不只是表现在学习方面,也表现在更深层次的心理状态方面。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状态低落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除了要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外,还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对于出现“大二低潮”现象的大学生,更要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人际关系状况,及时提供关心关怀和有效帮助,建立心理档案,开展跟踪指导和治疗。必要时介入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开展一对一的指导。

3.3 构建第二课堂育人体系,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高校第二课堂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它在立德树人、激发潜能和提升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高校要提高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重视程度,加强资金投入和制度保障,完善考评体系建设,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尤其是大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猜你喜欢

低潮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标志大革命在湖南走向低潮的是什么事件?
心理感受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巴蒂尔Ⅱ代篮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