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义饱和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设想

2018-04-01张仁和大连工业大学辽宁大连116000

丝路艺术 2018年6期
关键词:字形范式语义

张仁和(大连工业大学,辽宁 大连 116000 )

一、语义饱和现象

长时间注视一个字或长时间重复朗读一个单词会导致个体对于该字的知觉变化

语义理解程度减弱或出现语义丧失的现象(the decrement or loss of meaning),以及字形的分解、变形(deformation and distortion)的现象(Esposito & Pelton, 1971)。

汉语中也存在饱和现象,其研究开始于Cheng 和 Wu(1994),他们发现参与者在长时间注视单个汉字后,主观报告出对该汉字的熟悉度下降,知觉到了结构的分解(decompose),但并未知觉到语义理解的丧失。由此,Cheng确定了字形饱和在不同结构的汉字中都是稳定存在的(只是达到饱和的时间不一样,简单汉字如“日”的饱和时间为31.17s,左右型汉字如“的”的饱和时间为26.53s,而更复杂结构汉字在40s以内也能达到饱和),但实验未能证明语义饱和的存在。然而,主观报告法未能从实验上严格分离语义饱和与字形饱和,参与者也许经历了语义饱和但是未能报告出来,其效度无法保证。

无论是在汉语还是英语中,语字的饱和现象普遍且稳定存在,并且包括两方面相对独立的内容(字形和字义)。因此近年来的研究趋势是设计实验分离这两个饱和过程,以探索语字饱和究竟发生在哪个阶段(虽然转换模型预测了第三种饱和方式——连结的消失,但这种观点并未得到足够的证实)。相关范式有共同关联范式、郑昭明等人试图分离字形饱和的范式(是目前分离汉字字形的较成熟范式)和提出饱和三阶段模型的Tian 和Huber的研究等。由于涉及内容过于专业,这里不加探讨。

二、字词的辨认涉及三个环节:

1、字词产生“字形”的视觉信号(就是我们看到了这个字写在纸上的样子);

2、“字形”的视觉信号寻找并转化为对应的“语义”;

3、在“语义”层面上进行思维活动。

三、实验性探索

在这个前提下,研究者设计了一些实验,发现“语义饱和”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b环节。也就是说,在从字的样子到字的内涵的转化过程中,神经信号由于反复高频出现而被抑制了。这方面的研究在松鼠会的文章《陌生的熟悉字》中有较详细的论述。此外也有一些别的研究者提出了一些理论。

当人的眼睛持续接受到一个字的刺激,该刺激会连续地传送到大脑相对固定的位置,那里的大脑神经活动就会由于疲惫而受到抑制,形成联想阻断。因为神经活动降低,大脑仅能注意字的某个部分,而无法从整体上得到对这个字的意识。于是,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我们会先对字的读音感到困惑,继而失去对字义的联想能力,最后甚至“不认识”这个字了。

只在看汉字时才会这样?

其实这个现象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而且不仅仅是汉字,英语等其他文字符号也会出现这种现象,甚至我们面对一个熟人或者本来已经熟悉的地点,看久了也会觉得陌生。

原理应用:

持续刺激会减弱大脑的神经活动,但对于那些本不该过分活跃的活动,就可以利用这个原理得到抑制。

例如,已经有学者发现,语义饱和在演讲焦虑上具有抑制作用。对于饱受口吃折磨的人来说,不断地重复一些单词,使大脑神经疲倦,也可以弱化由此而产生的焦虑状态。

小结:

1.这是一种语义饱和现象,大脑因为持续接受重复的刺激而产生了疲惫,所以进行了一次小小的罢工。

2.针对这一现象,可以暂时离开相关环境,看看其他东西,或是闭上眼睛休息一段时间。

3.“语义饱和”现象非常普遍,存在于中文、英文,甚至听觉、嗅觉等各个领域。

4.“语义饱和”现象可以缓解因神经过于兴奋而带来的焦虑。例如,口吃和演讲焦虑等。

四、语义饱和现象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构想

在设计具体作品时将设计思路逆向运用,将一个或几个被人们所熟知的基本元素、基本图形或基本文字反复应用在作品中,引起人们的陌生感从而产生好奇心理,提升作品的受关注度和趣味性,作品的呈现方式将与其他同类作品截然不同,从而达到脱颖而出的效果,使受众人群印象深刻。

发现和了解了“语义饱和”现象在生活中的体现可以运用这个原理基础进行各方面的设计和创作 。

猜你喜欢

字形范式语义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语言与语义
甲骨文“黍”字形义考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添一笔变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