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法蓝染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试验性建议

2018-04-01曹梦雅周口师范学院设计学院河南周口466226

丝路艺术 2018年6期
关键词:蓝染染料服装设计

曹梦雅(周口师范学院设计学院,河南 周口 466226)

一、关于蓝染工艺的发展和现状

蓝染是一种用植物染料对面料进行人工染色的技术,据记载源于秦汉,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的传统印染技术之一,主要染料是从植物蓼蓝液中提取出来。蓝染技术在中国古代的应用非常广泛,是民间服饰染色的主要方式。

20世纪初,纺织印染技术的快速发展一度代替了手工染色,传统蓝染技艺曾出现“无人问津”的现象,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在人们推崇回归传统、复兴手工艺的背景下,蓝染技艺无污染、手工染色的特性让它重新进入时尚的视野,受到设计师的青睐。

二、传统蓝染工艺的分类和特征

蓝染技术经过时间的洗涤演变,留存于世的工艺分为蜡缬、绞缬夹缬和灰缬,这四种染色方法中采用的工艺方式不尽相同,但都是基于蓝染工艺在面料中实现花纹装饰的染色形式。本文对这四种蓝染工艺进行分析和试验,尝试将传统蓝染工艺与现代服装设计结合创新,研究出蓝靛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制作的方法。

(一)蜡缬工艺

蜡缬又叫蜡染,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应用较广,其工艺特征是使用蜡液作为防染剂,蜡刀蘸取融蜡绘制纹样,而后在蓝靛染缸中浸染,浸染过程中因蜡液覆盖处蓝靛无法浸染,染后蜡液自然脱落,形成白底蓝花或蓝底白花的纹样。

当前,使用蜡染工艺制作的服饰的图案丰富,颜色清新,风格自然朴实,但因图案精细复杂,工艺耗时,在现代服饰中应用较少,即使应用制作,因时间和手工的因素导致其服装价值不菲,不利于蜡染服饰产业化的推广。

(二)绞缬工艺

绞缬,又称扎染、撮缬,是一种采用结扎染色的工艺形式,防染的方式分为四种:一是缝扎技法,用针线穿缝与绞扎的办法来作防染加工,可在面料上设计绘制纹样,用线穿缝后两端抽紧,形成防染区域;二是折叠法,在面料不同位置上,采用各种折叠方法防止染色,从而得到重复、连续的图案效果;三是夹板法,面料折叠后,再用几何板块将其缚扎起来,经染色,可获得防白花纹。四是打结法,将面料对角或经向折叠,在不同的位置上以织物自身打结抽紧,然后浸水染色即可。四种方法都需浸染一定时间后,拆除防染用的工具,氧化晾干后形成纹样。采用绞缬工艺蓝染的面料,因工艺形式的手工操作不同,每一次的呈现的效果都是不可仿制的,且有独特的艺术效果。但正是因为扎染工艺的艺术性特点,产生图案的不可确定性,导致扎染工艺的批量化生产遇到瓶颈。

(三)夹缬工艺

夹缬,其历史可上溯至东汉时期,在唐代时期盛行,至元、明,夹缬向单蓝色转化,当前仅在浙江地区保存下来。夹缬工艺的特征是制作程序复杂,包含四个环节:一是织布,需要纺纱、上浆、织成布匹;二是雕版,使用木板雕刻纹样、通水路、拓回粉本等;三是制靛,包括浸泡、打花、过筛等步骤;四是印染流程,包括染液发酵、坯布装版、下缸上色、漂洗晾晒等。

夹缬工艺在20世纪以代工作坊的形式存在,不参与市场经营,基本上是家庭制作模式,直到日本和台湾的收藏家和学者发现夹缬工艺仍然留存,发起呼吁和保护,夹缬工艺才得以重生。当前对夹缬工艺的保护力度仍需加强,且工艺在服饰中的应用可谓寥寥无几。

(四)灰缬工艺

中国古代唐朝有一种专门的碱性印花,简称为"灰缬",即用碱性的防染剂进行防染,使用的是一种防染印花方法。印染过程是把镂空花版铺在织物上,用刮浆板把防染浆剂刮入花纹空隙漏印在布面上,干后放入染缸,布下缸一段时间后取出氧化通风,如此反复六到八次染色,使其达到所需颜色。再将其拿出晾干后刮去防染浆粉,即显现出蓝白花纹。灰缬发展至今作为“蓝印花布”广为流传,如今到江南地区,无论是在热门旅游区经常见到的服饰工艺品,还是寻常人家的生活用品,处处可看到“蓝印花布”活跃的痕迹,它已经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三、古法蓝染与服装设计

本文通过对蓝染中四种染色工艺的研究和试验,分析出四种染色工艺的特点,得出蓝染工艺具有绿色环保、手工制作、效果不可复制的优点,蓝染的工艺在现代服饰的应用,将为现代服饰设计加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何更好的应用该工艺,正是笔者研究试验的重点。

针对蓝染的工艺的研究,从该工艺的染料、工具、面料角度出发进行分析,提出融合现代服饰产业生产方法的建议,让蓝染工艺更好的为现代服装设计服务。

(一)染料的提取方法

传统的染料采用植物材料,这是蓝染工艺中体现绿色环保的特性,笔者曾用植物染料进行染色,发现植物染料的缺点不容忽视:首先是采用植物蓝染的布料染色不均,其次是面料色牢度低,掉色快,气味不佳,再次是植物染料的提取手法相对落后,基本靠手工艺人手工和经验进行制作,制作速度慢,周期长。面对该问题,建议采用现代化的机器设备进行植物色素的提取和固色,保留植物染色健康环保的优点,加快提取植物染料的周期,更好地适应现代服饰产业发展的需求。

(二)工具的革新和使用

目前,蓝染工具的使用和传承依然遵循传统,一些工具的使用历经几代仍旧沿用,不禁让人思索,加入一些更为现代的工具是否会产生新的艺术形式,例如蓝染中的绞缬工艺,其工具的使用一直在进行更新,作为防染工具的玻璃珠就是现代工具的一种,用它作为防染工具可使布料产生圆形的简洁花纹,这种花纹更符合现代人对图案的审美,这是现代工具带来的一种图案形式,由此可以得出采用现代工具进行防染的方法是值得推广,一味地遵循传统只能为蓝染工艺提供保护,但却止步不前,只有发现研究新的工具,让蓝染工艺产生更富现代审美的艺术效果,才能让蓝染工艺得到创新和应用。

(三)面料的多样化应用

传统蓝染工艺中的材料要求天然性,即要使用棉、毛、丝、毛的天然纤维制成的面料方可染色,虽保证了蓝染面料的天然性和环保绿色,却限制了蓝染面料的制作服装种类的范围,现代纺织技术的发展,让面料的品种呈现出多元化,应用范围广的特点,同样一种纤维经过科学技术的改变,能同时作为夏季服装用料和冬季的服装用料,因此,改变蓝染面料的应用品种将增加蓝染工艺的服装品类,让蓝染被更多人喜爱和接受,国内外一些品牌和设计师已经开始尝试,如采用数码印花技术将具有蓝染特点的纹样印制在不同的面料上制作成衣,此办法保留了蓝染工艺面料的效果,却不是真正的蓝染工艺染色的面料,笔者认为解决面料的应用范围,还需要从染料和纤维着手,改变蓝染染料和纤维的特性,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扩大蓝染工艺染色的面料品种,对蓝染工艺的推广将是一大助力。

四、结语

蓝染工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留存的艺术形式,是人们生产生活中宝贵的文化财富,如何对这一传统的染色技艺进行保护和创新,是需要学者和设计们共同研究解决的问题,让蓝染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发挥更多作用,把现代的服饰变为体现传统文化的载体,展现服装设计的艺术价值,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从而更好地实现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创新。

猜你喜欢

蓝染染料服装设计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中国染料作物栽培史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传承那些古老而又美好的手艺之蓝染
丰蔚蓝染系列作品
蓝染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染料、油和水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蓝染indigo i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