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国际艺术节”对青年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分析

2018-04-01钱敏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丝路艺术 2018年6期
关键词:艺术节艺术家人才

钱敏(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青年艺术人才是中国艺术发展的希望,近年来中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优秀艺术人才和作品。这不仅是受到艺术市场的影响,也是不断兴起的艺术风尚的引领,而青年艺术家则是当下一股强烈的推动力。因此,如何培养青年艺术人才则成为时下备受关切的问题。随着全球化迅速发展,近几年艺术界青年艺术人才也逐渐趋向于市场化,青年艺术家的成长在不断的培养孵化中成为了焦点。目前我国政府、个方都开始强烈的推动各类面向青年艺术人才的活动,例如“青年艺术100”、“培青计划”、“扶青计划”等等以青年艺术人才为主体的各类培育平台。主办单位以官方文化机构、政府和院校为主,不乏也有个体机构,众多平台的推动下,随之而来的是媒体的关注,这也成为青年艺术人才培养活动的对外窗口。本文以国内青年艺术人才的培养状况作为分析,其中以上海国际艺术节“扶青计划”对青年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为基础,以舞蹈艺术人才的培育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与之相对应的特点及优势,梳理培养中的不足之处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扶青计划”的培养模式是对于国内青年艺术人才的重要推动,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更多青年人艺术才培育平台起到的借鉴作用。

随着各类艺术的推广、活动的出新,中国以及全世界当代艺术界中都掀起一阵青年艺术的浪潮,青年艺术人才也因此成功获得了社会及艺术界的关注。众多平台的焦点之下,青年艺术人才的发展已在飞速前进。而青年艺术人才作为各类艺术人才培养机构的主体对象,如何实现自己的艺术创作价值以及应对相应的艺术市场,便成为了青年艺术人才艺术培养的目标。对于青年人才来说,个人的艺术发展是需要时间过程的消化,从青涩至成熟的过渡期,也是青年创作人才完善和发现自己的过程。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青年艺术者们不可避免受于艺术市场因素的制约,而各类青年艺术平台则是给于了青年艺术者一个大胆说话的机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帮助,让青年艺术人才在此期间的成长得到最合理周全的考虑。

从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调查分析中,对“扶青计划”青年艺术人才的培养作出特征的归纳。

以三个方面的动机来分析其青年培养的形成优势。首先,是对于青年艺术人才生存现状的关注和帮助,这也是一直以来艺术界及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青年艺术人才作为艺术市场之中的年轻力量,将面对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挑战,从中国艺术现状来看,近几年青年艺术群体成中的主流青年艺术家多数是活跃于当下最热门的艺术领域的人才,另一方面是职业院校的佼佼者,这类年轻的幸运儿由于自身的努力和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生存状态算是一种优越的水平。但是从严格来讲,这类青年艺术家是极少数的,是青年艺术群体中的幸运儿。除此之外,非主流青年艺术家也是当代艺术构成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除去高校、单位的青年艺术人才和少数进入市场主流的青年艺术家,更多的艺术者是趋向于非主流艺术的群体。这些青年人才不缺乏专业艺术技艺,而是没有获得更深层次的艺术创作引导。大多数非主流的自由职业舞者依旧每天跳舞,但不同于生存在舞团,他们的艺术以一部分商业与一部分专业相互依存,一方面要解决生活的基本问题,另一方面不能放弃自身的挚爱专业,长此以往这就导致他们的艺术创作缺乏精神及思想上的引导,对于这一群体而言的青年艺术家,他们的生存环境、艺术创作层次都面临很多困难。生存问题导致他们缺少充足的艺术作品创作的时间及环境。因此他们的作品在数量、成熟度以及风格等各方面都相对狭窄,同时他们也损失了一部分同优秀青年艺术人才交流的机会,但这些青年美术人才实际上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力量,他们和生活密切在一起,往往作品更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并且随着国家对于青年人才培育机制改革的深化,这些青年艺术家将赋子更多的希望及关注。因此,像上海国际艺术节这样的扶持平台,他们给予了这个少数的、屈指可数的舞蹈艺术市场更多机会和可能,也让更多的优秀人才不被埋没,可以活跃于艺术市场的纷繁舞台;也让游离于艺术工作的边缘的“千里马”获得“伯乐”的赏识。面对青年艺术家的此种生态现状,国家、社会的扶持计划便是建立了一个健康生长的平台,为青年艺术家提供了最直接有利的帮助。可以说绝大多数艺术家的成功,离不开培养机构的扶持与推广,搭建各类艺术人才的培养平台,建立更有效的青年艺术人才扶持模式,为优秀青年人才创造出条件,这必然是现代青年艺术从业者的幸运。

青年艺术人才培养产生的第二个优势是对于个性艺术的保护。青年艺术人才面对市场的快速发展,随之接收到大量的知识和资源,因而青年艺术者自我在艺术上的创新和趋向也变得越来越与众不同,这样一种不同于艺术市场普遍化的艺术价值的价值取向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青年艺术人才除了需要得专业界内的认可,也需要得到艺术市场的肯定,更多的是需要对于其艺术前瞻的肯定和鼓励。因此,上海国际艺术节对青年艺术人才的扶持是一种权威性的艺术推广,将小众艺术推出在业内业外,让市场逐渐形成自我的审美和认可,也是促进青年艺术人才自我艺术创作方向的前进和突破。首先,青年艺术人才缺少自己系统的艺术语言,这个缺失的过程是在艺术追求的同时慢慢积累起来的,潜心于艺术成长道路的追求与专业不断深入是首要条件。对于青年人才展露的先锋意识给出空间和信任,保留创作中具有表现力和创新性的作品,尽管这些小众艺术可能很大程度上还并没有让市场认同,或者换句话说并不能够在市场运营下产生消费价值,但扶持平台给于对于青年艺术者净土的保护,让他们能在真正意义上提升自我价值,达到纯度的在艺术追求,相信这也是培养背后的期望,在类似于上海国际艺术节这样的培养模式下,逐渐能够形成能够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思想深度的青年艺术人才。青年艺术人才其次也是艺术圈内的艺术家构成层面的一种体现,也是小众艺术的发展助力者。艺术领域内如若要求所有青年艺术者只是追求于市场趋向的艺术需求,那么对于艺术发展则是一种危机,没有矛盾和挑战,思考则会停止,发展也会停滞。各大有影响力的推广平台是让具有创造力和发展力的青年艺术人才在此生长,培养他们获得艺术上的新突破,也是艺术节在艺术发展上的贡献。前路遥远,青年艺术人才应当要具备明辨的敏锐思维和判断,方能在自身艺术成长道路上获得长远的前行和收获。

第三优势是青年艺术人才的创新对民族艺术发展的推动。青年艺术人才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新力量,传承和创新是艺术发展的长久口号,培养青年艺术人才则是着眼于我国艺术发展的前景目标,遵循市场艺术的建设和规律,“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就是这样承担起青年艺术家孵化培养工作的平台,作为上海国际艺术节一部分,它借助了艺术节的多元化为青年艺术人才建立有效的艺术发展平台。青年人才在这样的艺术培养下生机勃勃,在中国,青年人才想要坚持走艺术道路,必须要面对种种困难,除了需要具备专业功底、艺术修养及个人特色之外,更需要具有影响力和推动力的专业艺术展示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够给青年人才搭建丰富的资源条件,打破青年艺术人才发展的局限性,拓展青年艺术自由的创作空间。中国的青年艺术人才生于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无论是信息的种类、思维的方式还是视野的范围都获得绝大程度的充足条件,但吸收的同时不是一昧的模仿,更不是西方化艺术的转述,真正有价值的艺术造诣是一种厚积薄发的创新,而青年人才自我参于艺术市场的能力薄弱,很大一部分有潜力的青年人才在艺术成长道路上会面对到质疑、困难,屡次之后便容易产生消极的状态,因此,各大艺术平台对于青年人才的培养推动也是很大程度上对于艺术发展路上的青年小苗的保护,在各类艺术机构的扶持与培育下,青年者才能够持续走向艺术的长远道路上,上海国际艺术节作为具有实质性的外界助力,至今19届的连续举办之下,已经建立了一个相对全面、稳定的培养机制。青年艺术人才作为备受关注的群体,承载着艺术发展的未来与希望,因此,培育青年艺术人才至关重要,建立孵化平台和机制一方面是对青年艺术人才创作佳作的交流与传播平台,也是引领青年艺术家进入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市场,与国际艺术潮流接轨,从而发展出具有我们本民族特点的艺术成果。

当然,“扶青计划”的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或多或少的瑕疵,随着项目的扩大及办学模式的深入,希望“扶青计划”能够达到又一新阶段,为国内青年艺术人才的培育增砖添瓦,为舞蹈界输送更多优秀的青年人才。其此,从青年艺术人才的,归培养分析中,归纳有以下三点不足:

首先,是缺乏清晰的青年艺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准确的定位。在艺术培养的问题上,最根本的问题是对于培养目标和定位的问题。在艺术发展的今天疙瘩艺术培养机构,例如中国舞蹈家协会、上海舞蹈家协会、国家艺术基金、个省级艺术基金等等,对于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的培养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期望。因此对于艺术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明确定位,在培养对象的理论、技能各方面都高度重视,他们不仅仅是个人艺术成果的承担者,也是中国艺术发展的继承者。而很多时候,在选择培养对象时,则更注重培养对象的过去和此刻,而对于未来的发展和定位则并没有过多干涉,这也导致了众多人才培养后并未见其效的模式弊端,也导致了培养模式上和艺术发展下的市场需求相偏离。

其二是缺失培养计划中的指导,对于青年艺术人才的培养中,多是对于其个人的艺术成长着发展,而忽略了在其可以发展的艺术深度。虽然各大艺术机构对于青年艺术人才的培养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但青年艺术人才的塑造不仅是对其自我意识发展和继承,也作为青年艺术中的风向标,影响着当代青年的审美和艺术品鉴。因此在艺术人才的培养实践方面的促进应当对其理论和实践共同作出引导和观察,对于青年艺术人才可以提供更多的专家对谈、科研实践以及具体到作品的个案指导。从而使青年艺术人才的实践水平和内在底蕴同步提升,艺术不仅仅是表现的形式主义,而是通过表现产生的具有价值和意义的智慧成果。

最后是缺乏多维的审美模式。舞蹈培养的理念决定人才培养发展趋势,因此转变舞蹈审美理念,优化培养形式设置,才是一种前沿的改变。如今各大机构对于选拔出来的艺术人才主要是对其艺术实践创造的贡献给予支持,培养下的青年艺术人才的作品不仅要具有创作的新颖、职业的道德以及优秀的表演能力等等,也让艺术人才和市场贯穿起来。一方面培养计划的开设,是提供一种对于社会艺术人才的平台,不仅可以使专业学科艺术人才得到支柱,也可以让自由艺术家们得到关注。另一方面,培养计划的设立也要适应市场变化,对于培养对象的选定不仅是片面优秀的选择,而是全面长远的艺术实践考量。在对舞蹈艺术人才选拔方面,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方法做出了很好的借鉴,他首先对艺术人才的选拔要求上给予了空间,其次对于艺术作品风格和形式上放大了尺度,另外是对于青年艺术人才和现代化艺术发展的相互关系中给予尝试。这也就像是上海这个城市一样,拥有着先锋的意识,在思考和实践方面对青年艺术人才的实验性作品给予了最佳的孵化平台。

青年艺术人才的话语权在新时期内获得了空前的自由,自我意识得以表达,他们通过开阔的眼界和优越的成长环境及开放的社会条件,虽然会面临生存、艺术、环境等等多方面的机遇与挑战,但同时也是带动中国艺术发展的大批力量。事实上,无论从院校到机构都能看出近几年国内的青年艺术人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支持,面对迅速发展的艺术大环境,青年艺术家将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若以“青年”冠名,便会想到关于创新、实验、现代等等词语。青年艺术人才是一个民族、国家艺术文化的继承者,他们有着自我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精神,他们继承了前辈艺术家们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艺术积淀,并探索个人艺木之路,更加的自我、执着和独立,同时也要面临复杂的挑战、竞争,和外界的诱惑,坚持便是永远保留的对艺术的赤诚之心。本文从青年艺术家的培育模式为出发点,分析上海国际艺术节给予的艺术人才培育机制的优劣,从多个方面分析青年艺术人才的培养,关注其影响和推动,分析“扶青计划”的培育特色及优势、梳理其不足与对策。青年艺术人才的发展获得了培养机构得天独厚的环境及帮助,伴随着今后中国艺术界的日益完善和开放,相信中国青年艺术人才定会在自我艺术道路上行走的越来越远,本文对于青年艺术人才的培养分析也是进一步为建设青年艺家的培育计划做出的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艺术节艺术家人才
遇见艺术节
人才云
A Glimpse of the Art Festival遇见艺术节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海报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小小艺术家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小小艺术家
2017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