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艺术大美术视野下的美术馆设计

2018-04-01李昱呈张正沈阳大学辽宁沈阳110044

丝路艺术 2018年6期
关键词:提供者当代艺术视野

李昱呈 张正(沈阳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44)

“现代艺术”是西方20世纪以来占主导地位的一种艺术形态。从20世纪初开始,随着西方社会进入现代时期,出现了与古典艺术和近代艺术不同面貌的现代艺术,它的突出特点是在艺术形式上不再以写实的风格为主,而是体现艺术家个性的观念及形式语言,因此形成了许多艺术流派,并且一个时期以某种艺术流派为主导,就像我们比较熟悉的立体派、未来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照相写实主义等等。其所反映和表现的都是现代社会变化给人们带来的社会心理特征,都是艺术家对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

在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中,都出现与自身社会发展特征相关的、具有自己文化内涵的“现代艺术”精神。中国的艺术在20世纪的百年发展中,就有自己鲜明的文化上的“现代性”。“当代艺术”则是随之而来产生的一种新的艺术思潮。“当代艺术”在时间上指的是今天的艺术,在内涵上也主要指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当代艺术”所体现的不仅有“现代性”,还有基于今日社会生活感受的“当代性”。

2006年1月西安美术学院杨晓阳提出了“大美术、大美院、大写意”的概念。其实,“大美术”的实践,早在中国唐朝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有所体现,即把单纯的美术创作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他们的美术实践超越了绘画范畴,开始了“大美术”实验;到了近现代的达利、毕加索,“大美术”涉及面更为广泛,冲出架上融入电影、陶艺领域,使“大美术”真正名副其实;到了作为今日的当代,“大美术”更是无所不在,基本没有了美术与现实的区分,而是美术与各种现实彻底水乳交融了。[1]

当代艺术的“大美术视野”观点将建构在以下的论述基础上:一是必须放宽历史的视野,将当代艺术活动置身于整个大时代氛围中进行;二是必须保持辽阔的视野,持“拿来”的态度汲取后现代的精髓,以我们自己的独特手段,形成我们自己独特鲜明特色的当代艺术面目;三是必须以切实的眼光和实际的行动,投身于富有我们民族特色的“大美术”实践之中。

美术馆,直译为Art Museum或者 Museum of Art,也就是艺术博物馆,正如科学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是博物馆的一个细分。对于美术馆而言,策划展览不仅仅是呈现作品,必须有学术规划,不仅要体现美术馆的学术理念和学术观点,同时要呈现文化态度和文化立场。若是美术馆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那么与展览馆、文化宫的时代无异。无论是美术馆整体策展理念还是单个展览的策展理念,都必须有长远的文化战略眼光和学术理论建设作为标杆。有些策展理念,由一个鲜明主题所概述,面对一定的学术课题,具有鲜明的文化针对性、社会批判性、现实关照性。这样的展览,主题能得到艺术家的回应,并激发出艺术家创作、参展、参与讨论的热忱,最终才能拿出合乎展览主题的作品[2]。

美术馆的设计应该具有其特定的意义与使命。纵观设计史的变迁,我们能够直观地感觉到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所施加给设计的改变力量。数字化和信息化社会的来临正悄然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生活,思维意识,以及行为方式。矛盾的消失,界限的模糊,一切被束缚和限制的东西得以解放和突围,“非物质”抢夺了设计师们的地盘却赠予他们更大的自由空间,新秩序的建立有赖于设计师快速转变自身角色从而实现新的设计化生存。设计,就像一根无形的线,牵引着两个密切相关的对象——设计提供者和设计感受者,这两者之间存在这一种平衡。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平衡的成立条件也有所不同。在历史地长河中,设计有着这样的一项作用,那就是:在时代的支点上,不断平衡着设计提供者和设计感受者,起着平衡砝码的作用。设计都是有意义的,任何一项成功设计的产生,我们都可以追根溯源,找到它的灵感来源。同时,设计的产生也具有使命性,是带着一定的目的性出现的。设计是要被感受的,设计提供者推出一项设计,就一定要有感受人群,否则也就体现不出设计的价值。如果我们不把人看作主体,而是把设计看作是一个主体,那么,在设计的传播过程中,设计感受者就是一个重要的媒介。

设计提供者、设计感受者和时代,这三个因素构成了一个设计的作用圈,设计由设计提供者给出,在一定的时代里作用于设计感受者,如果三者达到一种平衡,设计就是成功的。然而,这种平衡是暂时的,时代会变,人们的品位和需求会变。设计的作用就是要在不断发展的时代中不断找寻平衡的支点,这个支点就是时代的需求[3]。

当我们谈及设计的同时,建筑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之一。任何运动形式必须包含着时间的延续,人们通过视觉感知一个相对静止而连续的空间内部,并非瞬间的事,而是如同音乐一样具有韵律和节奏,因此,德国的一位哲学家谢林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是仅从建筑存在方式和外观特征上看,如果从立体感和对象的方式来看,也可说:“建筑是流动的视觉音乐”。这是因为建筑的灵魂是空间,而艺术的安排空间流程,则是为建筑注入了活的灵魂[4]。

建筑作为美术馆的一种表现载体,通过视觉也传递着一种美。建筑中所有的符号都是表面的、可变的。建筑与生活中真正的艺术应该存在于简单、真实而充满智慧的处理方式[5]。对于设计者而言,美术馆具有其他公共建筑所不具备的独特之处,由于美术、艺术等等代表着人类高层次精神享受的文化载体需要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建筑空间内展示出来,所以,除了其间所展示的艺术品外,建筑本身也需要创造出一种独具魅力的空间环境。

如果说建筑是美术馆的表现载体之一,那么观众则是美术馆存在的终极价值所在。观众能够成为美术馆的中心,与时代精神发展之下的当代美术的发展趋势和当代博物馆业的发展趋势是分不开的。人们希望在体验中得到精神和知识的提升。如果人们在美术馆的参观经验符合体验标准,使人们感受到舒适、受欢迎、有收获,那么他们就可能成为经常来馆的观众。以观众为中心的美术馆时代,美术馆的“感知经验”将会代替“学习”这种概念,“场所精神”将覆盖“展览设计”所涉及的范畴[6]。

综上所述,美术馆的设计与经营必然反映出当下的时代特征,体现当代性。将美术馆设计置身于整个大时代氛围中进行。还要保持辽阔的视野,持拿来的态度汲取后现代的精髓,以我们自己的独特手段,形成中国美术馆自身的鲜明特色。这需要设计者兼并经济利益和伦理学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进行更高层次的艺术设计,来满足当代美术馆设计的发展需要,使中国的美术馆真正能具备当代艺术的“大美术视野”。

猜你喜欢

提供者当代艺术视野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居· 视野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的法律地位与民事责任分析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
基于隐私度和稳定度的D2D数据共享伙伴选择机制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网络言论自由的行政法规制研究
视野
做商用车行业新材料应用解决方案的提供者——访同元集团副总裁赵延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