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辐射防护论坛第十六次会议
2018-04-01李娟
由中国辐射防护学会主办,中国辐射防护学会教育与科普分会、清华海峡研究院承办,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协办的“21世纪初辐射防护论坛第十六次会议——辐射、影响与公众研讨会”于2018年6月20—23日,在厦门召开。有来自业内高校、科研院所、设计、建造、运行单位和政府管理部门等近300名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及摘要126篇,经专家初审及学术委员会评审后,会议论文集收录101篇。论坛以“辐射、影响与公众”为主题,邀请了核与辐射、新闻与传播以及相关辐射安全部门等多个领域的16位专家学者,针对辐射及其影响、公众认知等问题,开展了大会报告、海报展示等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分享。
大会报告包括:
(1)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潘自强报告了《公众传播中的核与辐射安全认识误区及辨析》;
(2) 生态环境部刘华报告了《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
(3)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刘森林报告了《辐射防护体系的道德基础》;
(4)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贾峰报告了《新时代核与辐射安全公众沟通的对策研究与实践探索》;
(5)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孙全富报告了《阳江高本底地区辐射研究进展》;
(6)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任晓娜报告了《提高公众核能接受度的工作现状及展望》;
(7) 清华大学金兼斌报告了《公众对争议性科技的风险认知和态度形成》;
(8) 人民日报社蒋建科报告了《从媒体角度谈公众沟通技巧》;
(9) 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商照荣报告了《福岛核事故后环境影响跟踪研究与分析》;
(10) 北京大学郭秋菊报告了《“人类生存发展与核科学”面向大学生的通识教育》;
(11) 南华大学肖德涛报告了《基于人才培养平台的核科普教育》;
(12) 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王晓峰报告了《从涉核“邻避”事件看我国涉核项目社会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13) 清华大学俞冀阳报告了《核能公众沟通中的心理学》;
(14)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陈凌报告了《从杞县卡源事件看公众沟通问题》;
(15) 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戴文博报告了《核与辐射事故下的公众沟通》;
(16) 清华大学房超报告了《涉核不实信息影响的定量化研究》。
其中,潘自强在《公众传播中的核与辐射安全认识误区及辨析》中对核与辐射安全的科学基础及基本概念在公众传播中的误区做了详细讲解,并提议在大学和各种培训教材中,要清楚地描述辐射防护的基本概念,在各种法规和标准中,应准确界定核与辐射设施的分类,在媒体报道和公众沟通中,应准确描述切尔诺贝利等事故的影响。
刘华报告的《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指出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坚决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持续完善核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全面构建新时代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不断提升核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加快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两个“现代化”建设进程,确保核与辐射安全万无一失,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其他各位的报告也非常精彩,主、分会场气氛热烈,代表们积极参与,共同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闭幕式上,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刘森林总结了本次论坛形成的会议建议。中国辐射防护学会秘书长杨华庭对学会近两年发展情况和未来工作计划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向所有关注、支持和推动论坛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本次会议的召开将对我国核与辐射安全公众沟通工作的开展,以及应对公众质疑,引导社会舆论,塑造全社会放心、人民群众安心的良好氛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最后,经全体与会代表研究与讨论,形成本次关于辐射、影响与公众的几点建议:
(1) 加强公众沟通,提升公众对核与辐射问题的科学认知水平。尤其要重视日常的公众沟通工作,在不涉及相关敏感问题的基础上,开展科学、客观、全面的公众沟通和科普宣传工作,逐步提升政府相关部门的公信力;
(2) 针对公众重点关心的问题,比如核电站的安全性、辐射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等,开展长期跟踪检测,进行风险评估,做到提前预警。针对可能存在的突发事件,建立跨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
(3) 建立良好的舆情采集及舆情管控体系,及时发现并遏制错误舆论的传播,避免由于错误舆论导向而引起的不必要的恐慌及行为。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及时回应公众关切;
(4) 在大学和各种培训教材中,要清楚地描述辐射防护的基本概念,在各种法规和标准中,应准确地界定核与辐射设施的分类,媒体报道和公众沟通中,应准确地描述切尔诺贝利等事故的影响;
(5) 加强与国际核与辐射相关研究组织的交流,提高公众对核与辐射认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