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两微一端”背景下95后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以淮阴师范学院大学生为例

2018-04-01王俏俏石卉雪韩子夜周磊

视听 2018年7期
关键词:两微一端价值观政治

□王俏俏 石卉雪 韩子夜 周磊

一、引言

新世纪以来,西方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消费主义等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建构。“全球化背景下,网络信息的多元化,对大学生政治观沿着主流方向发展构成了挑战。”①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多元化价值观的碰撞更加激烈,对文化领导权的争夺也更为急迫,为此需要特别关注95后大学生的政治认同,要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们建构积极的政治认同。

二、“两微一端”背景下95后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指的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产生的认可、同意的情感倾向和亲近、接纳的心理归属。”②政治认同在本质上表现为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力的赞同与认可,是政治体系获得支持和形成凝聚力的基础。政治认同主要包括制度认同、政党认同、政策认同和意识形态认同等多个方面,其中意识形态认同是政治认同的核心部分。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研究“两微一端”背景下95后大学生的政治认同,调查随机抽取淮阴师范学院500名大学生为研究样本,发放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77份,有效率为95%,其中男生47.17%,女生52.83%;大一学生25.37%,大二学生28.3%,大三学生32.7%,大四学生13.63%,样本分布比较科学。问卷数据结果基本能够科学地反映“两微一端”背景下淮阴师范学院不同年级、不同性别95后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状况。

(一)95后大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认同,对国家体制认同度高

研究发现,95后大学生对宏观政治的关注度较高,对国家体制和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度较高。调查显示,98.11%选择支持“社会主义道路”;对于“中国共产党是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主导力量”,63.1%选择“非常赞同”,31.24%选择“赞同”;关于“对党和国家重大成就的评价”,64.36%认为“很有成就”,28.39%认为“比较有成就”;关于“对中国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的态度”,94%“满怀期待,充满信心”,43.22%认为“尽管感觉当前生活压力与日俱增,但对于宣传中描绘的我国发展蓝图,满怀期待,相信中国会越来越好”。可见95后大学生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怀强烈,政治认同度较高,普遍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政治观念,认为“作为中国人非常自豪”,坚信“共产党一定能带领中国走向强大”“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可以说95后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主流是积极乐观的,主要表现为对我国未来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充满乐观态度和理想化的期待。

(二)95后大学生对政治事务的关注度有限,政治效能感不足

调查发现,95后大学生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具有选择性,更注重与自身关联性强的议题。大学生们对于两微一端的使用热度有限,对微博和微信的使用,主要目的和动机是:81.13%为“获取资讯,传播信息”,60.59%为“记录生活,分享心情”,73.79%为“消遣娱乐,休闲活动”,66.67%为“社交通讯,社会交往”,仅有40.46%为“发表观点,舆论活动”。对重大政治活动的关注,31.66%为“积极主动关注”,50.52%为“选择性关注”,13.84%为“被动关注”。对于“中国梦”内涵的理解,75.26%为“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85.32%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富裕”,77.15%为“个人能够在社会发展中获得较好的自我实现”,75.89%为“社会秩序安定,文明程度较高”,59.96%为“中国具有大国形象,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可见95后大学生对政治的参与度较低,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被动参与”,尽管会比较关注重大时政新闻,但仅停留在一般频率的关注上,缺乏足够的热心,同时更多涉及与自身发展相关的议题。对政治事务的被动关注和选择性关注意味着政治热度不高,政治效能感较低,反映出95后大学生对于公共事件缺乏真正关心、探讨和解决问题的态度,折射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缺失。从国家的现代化治理角度来看,亟待引导和提高95后大学生的良性政治参与。

(三)95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接受度有待提升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前进的“路标”,也是培育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基石。调查中,对于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61.22%认为“非常有必要”,26.21%认为“很有必要”,10.69%认为“有必要”。调查显示,对于微博、微信平台上推出的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新闻报道,38.57%“仔细阅读相关信息”,56.39%“选择性浏览”,4.19%“草草浏览”,“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已成为淮阴师范学院95后大学生接受信息的主要方式,大学生们对于核心价值观的知晓度较高,但是认知和接受度还有待提升。对于核心价值观的宣传,79.87%认为“宣传的多,说教的多,难以打动人心”,74.63%认为“内容缺乏新意,特别是与人民群众生活相关的信息”,41.72%认为“缺乏鲜明的价值诉求”,56.81%认为“长篇大论,语言枯燥无聊”。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没有起到预期的宣传作用,而这势必会影响到95后大学生对国家制度和政策的认知,进而影响到大学生们的政治认同。

三、高校提升95后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策略

(一)创新宣传方式,有效培育95后大学生的政治认知

“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包括价值体系和社会规范两大部分。政治社会化的目标就是个体将现存的政治形态和自身的政治态度、信念与政治行为协调起来,但这种目标的实现过程不是‘自发’的,它取决于个体对现存政治形态下的政治制度、规范的认知、认可并‘内化’的程度。”④新媒体环境已经成为95后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特别重要的社会环境,培育95后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政治认同,必须善于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宣传方式,使政治宣传进入95后大学生的内心,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微话语的传播表达是必然的趋势。但现有主流话语的微信公众号或微博平台大多数吸粉能力很弱,一方面是此类账号日活指数较低,内容更新速度慢,另一方面则是被常规的宣传模式固化,内容重说教,枯燥难懂。为此,在表现形式上,面向大学生的政治宣传要适应互联网视频化、社交化、移动化的趋势,可以组织学生拍摄微电影,结合正在发生的时事热点事件,用大学生们自己的思维与方式解读舆论,在此过程中提升认识,实现主流政治观念在95后大学生群体中的深度传播;在话语形态上,要考虑到95后大学生受众群体的特殊性,降低宣传的“说教色彩”,浓缩文章的内容,采用故事化的叙事手法,提高内容讲述的趣味性,让严肃的新闻鲜活起来。要紧密联系95后大学生的思想需求和情感实际,采取他们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才能有效培育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政治认同。

(二)优化思政课程教学方式,有效培育主流政治话语

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在学校教育层面,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规划、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当前高校思政课堂存在理论性、说教意味气息浓重的问题,而95后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传统的讲授方式难以打动他们,宣传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高校思政教育要有“因材施教”的意识,注重把握95后大学生在生活水平、性格特点、专业背景上的差异,及其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要结合教学结构与过程模式搜集材料、设计内容,实现政治理念在95后大学生中的“精准传播”。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⑤“说服”是要95后大学生从内心里接受理论,能够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的客观现实,认识到十八大以来“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弘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95后大学生对国家和政治体制的情感认同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⑥高校相关部门可以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以独特的情境唤起大学生的个体情感,实现对国家和政治体制的情感认同。

其一,善于借助重大事件培育95后大学生的政治情感。高校团委、宣传部门可以结合一定时期的热点现象,如电影《战狼》《厉害了,我的国》,组织主题辩论大赛、读书报告会、时事辩论会等,以此激发大学生的政治情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建构坚定的政治认同。其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对国家体制的情感认同。实践体验认同是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统一的有效途径,高校可以通过社会调研、志愿服务活动、暑期“三下乡”活动,深入了解中国社会的基层治理和社会发展现实,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体制优势。大学生们通过亲身参与感知社会,不断加深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和认可,可以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积极的认同意识,进而将主流价值观拔高到信仰层面,形成对国家的情感认同和高度的政治认同。

注释:

①韩君华,李娜,李志雄.浅析网络对青少年政治观形成的影响[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02):102.

②彭正德.论政治认同的内涵、结构与功能[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05):89.

③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4-05-12.http://news.youth.cn/wztt/201405/t20140512_517789 7.htm.

④黄永宜.浅论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J].新闻界,2007(03).

⑤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⑥中共中央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225.

猜你喜欢

两微一端价值观政治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两微一端”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研究
互联网思维下检察机关“两微一端”建设的思考
如何优化、丰富“两微一端”重大报道的呈现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