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文学发展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与对策
2018-04-01邹佳芯山东大学威海山东威海264200
邹佳芯(山东大学(威海),山东 威海 264200)
一、网络文学的定义
本文所指的网络文学是指发布于互联网上的原创文学,即用电脑创作、在互联网上首发的文学作品。作品的发布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文学网站、网络上文学期刊等。[1]网络文学,指新近产生的,以互联网为展示平台和传播媒介的,借助超文本连接和多媒体演绎等手段来表现的文学作品、类文学文本及含有一部分文学成分的网络艺术品。其中,以网络原创作品为主。网络文学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产生的。互联网络为上亿网民提供了多如恒沙的各类文学资料信息,与此同时,一种以这种新兴媒体为载体、依托、手段,以网民为接受对象,具有不同于传统文学特点的网络文学悄然勃兴。由于借助强大的网络媒介,网络文学具有多样性、互动性和知识产权保护困难的特点。其形式可以类似传统文学,也可以是博文、帖子等非传统文体。实时回复、实时评论和投票是网络文学的重要特征。由于网络文学传播的便捷,导致知识产权不易受到保护。需要注意的是: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互相渗透的有机体系。不少传统文学通过电子化成为了网络文学的一部分,网络文学的作者也都接受过传统文学的熏陶。同时,网络文学通过出版进入了传统文学领域;并依靠网络巨大的影响力,成为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影响到传统文学。
二、网络文学对青少年的影响
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健全不积极的青少年来说,网络小说就是“文学鸦片”,或许它可以打发时间,从中找寻激情,找寻意淫的快感,填补内心的空虚,但是它更会麻痹人青年人的思想,侵蚀人的心灵,沉迷不拔,对社会产生疏离甚至逆反,使人逐渐消极。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对网络小说,其中不乏优异的作品,而看网络小说的人也不乏人生价值观健康的青年人,更不用说一些自制力、心性极佳的青年人。这时,看网络小说亦可变为一种学习、阅读、品鉴,学习小说主人翁的坚毅、奋斗向上的品行,阅读作者展现在字里行间的社会阅历,品鉴小说中带给我们的经典语录、黑色幽默、故事情节等等。
不过,总的来说,现在的青少年,因为其年龄阅历和知识所限,在如今信息如此海量、教育如此僵化的大环境下,能有几个在接触网络小说时具备健全的人生价值观的呢?刚接触网络小说时,又能有多大的几率看到真正值得一看的精品网络小说呢?那么,在不合适的时机看到不合适的网络书籍,有长此以往的沉迷其中,如此久而久之,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都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性格扭曲、盲目自我、执迷不悟、冷漠寡情、品行浮躁,甚至心里阴暗等等。。
所以,整体讲,网络小说现在对青少年而言,还是害远大于利。
三、网络文学对青少年影响的应对措施
(一)案例教育、家校结合、齐抓共管。
针对网络文学影响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身体特别是视力的问题,必须让学生从内心明白它的危害性。近视给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有些学生因为近视而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军人梦想。更有甚者,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比如看手机导致的车祸,有人深夜看手机失足掉进河里淹死。通过看这些真实案例,让学生们深受震撼,从行动上改变对网络文学的看法。
(二)注重思想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
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正确阅读网络文学,树立正确的“三观”,摒弃网络文学中的不良信息,比如含有凶杀,色情等内容的网络文学。这些内容会使学生思想产生偏斜,因为中学生分辨是非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信息的污染,所以要加强思想引导,给学生讲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明白网络中虚幻的东西跟现实是不一样的,如果沉迷网络文学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三)改变写作惰性,杜绝抄袭网文。
很多语文教师对学生们抄袭网文深恶痛绝,如果学生平时懒惰不写作,只靠抄袭网文,上了考场肯定写不出来好的作品。因此,必须让学生懂得,不怕基础差,基础再差也要写自己的作文,只有平时多训练,水平才能慢慢提高。具体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学生抄袭网文的情况,就先单独进行个别教育,如果还不改就全班阅读其文章,点名批评。
(四)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学生们不管写作还是交谈演讲,普遍词汇贫乏、老套,或者用一些不规范词语。我们要引导学生规范地使用网络语言,一方面要摒弃掉那些诸如“屌丝”“尼玛”“你妹”“SB”等不文明网络词汇,同时对于那些活泼幽默积极的网络语言,还应该积极吸收。比如《明朝那些事》,语言风趣生动,通俗易懂,语言个性而蕴含哲理,从而得到众多读者的青睐。还有很多网络语言时尚新潮,诸如“给力”“正能量”“赞”“接地气”等。让他们在作文中恰当地运用这些流行的网络词汇,写出的作文也就清新而活泼,具有时代的气息。
(五)关爱学生,以情动人
很多学生看网络文学是因为成绩不好,家长、老师对他们很失望,甚至在学业上也对他们放弃了。针对这些学生,我们不能放弃,也要关爱他们,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作为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注释:
[1]艾洪庆.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2008年5月.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