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唱团队的声乐训练方法

2018-04-01武静大庆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黑龙江大庆163453

丝路艺术 2018年7期
关键词:混声合唱团吸气

武静(大庆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453)

引言

一位合格的合唱者既要熟练掌握并运用各种声乐演唱技巧,还要具备合理的训练方式,又要有与其它合唱者合唱的能力。因此在能力比较上,一位合唱者完全不输于独唱者,但是独唱者不见得是一个好的合唱者。

一、声乐训练在合唱团成长中的意义

与独唱相同,合唱也属于声乐艺术的范畴。合唱是以歌喉作为乐器,来实现艺术演奏的形式。从本质上来说,合唱与发声的原理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在气息的推动下实现声音的发出,而合唱与独唱的本质区别在于,独唱强调的是个性,而合唱强调的是共性,强调的重点不同,导致我们听到的歌声也不相同。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声乐技术水平较低的合唱团队,在演唱的时候难以实现高难度作品的演唱。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团队的演唱水平不一致,人员组成多样性,很多人员在进行合唱演奏的过程中,往往按照自己对声乐的理解去进行演唱,这是导致合唱团声音不统一的主要原因之一。正因如此,指挥或声乐指导教师应当在组团之前对所有团员进行声乐训练,使合唱团员能够从整体角度去理解演唱曲目,实现合唱团演唱效果的进一步增强。

二、合唱及类别

2.1 什么是合唱

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主要以多声部的人声演唱为特征。合唱与齐唱一样是多人参加的集体演唱。但它们同齐唱有很大的区别,虽然合唱中也常出现几个声部的齐唱,但合唱却不以齐唱为主要表现手段。齐唱在合唱里,仅仅是对多声部的合唱起衬托和对比的作用。

合唱的“合”字是拼凑,结合的意思。因此合唱有不同的声部的不同特点的组合和结合方面的创造含义。合唱与独唱,重唱相区别。一般来说,合唱人数不能低于12人。这样,如果是四声部合唱,每个声部可以有三个人参加,仍然可以形成声部的特点。人数太少就有可能同重唱的形式相混淆。

2.2 合唱的分类

合唱按其音色组成特点,可分为两大类,即同声合唱与混声合唱。

同声合唱是有同类的人声组成,它包括三种形式:童声合唱(变声期以前)、女声合唱、男声合唱。混声合唱是由女声与男声声部组成,其基本声部是高声部与低声部。一般的混声合唱都有四个声部,即男高,男低,女低,女高,也有全部由童声(代替女声)与男声组成的混声合唱。

合唱按其演唱形式可分为有伴奏和无伴奏形式,无伴奏的合唱是纯声乐的艺术,难度大,最能显示出人声的表现力。它往往体现一个合唱团的演唱水平。

综合上述,由此得出:合唱是由若干人分成几个声部,既相对独立又互相配合而进行的演唱。

三、合唱声音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在合唱训练中如何进行声乐训练呢?我想从合唱歌唱中的姿势、气息、发声、共鸣、吐字与咬字等几方面论述合唱声音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3.1 正确的合唱演唱姿势

正确的演唱姿势对歌唱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保证呼吸的顺畅、发声的正确,保持积极的歌唱状态。演唱姿势可分为站姿和坐姿两种。站立时身体正直、挺身收腹,双手放于身体两侧,双腿稍分开,重心在前脚。坐着演唱时基本要求与站姿相同,上身直立,坐在椅子的前二分之一处,双手放于身前。

无论是站姿还是坐姿,演唱者都应双眼平视,微收下颌,面带微笑,双眉微提,保持兴奋、积极的歌唱状态,切忌僵直或懒散,从而影响呼吸,导致错误的发声方法。

3.2 合唱歌唱中的呼吸的要求及训练

正确的呼吸是良好的发声基础。中国戏曲演唱中,自古就有“气优则声优”的说法,充分说明了呼吸对与歌唱的重要性。

(1)呼吸要求

学习歌唱必须从学习呼吸方法开始。生活中常用的是胸式呼吸,但这种呼吸方法是一种下意识的呼吸,气息位置较浅,不能较好地控制声音的长短、强弱、高低等。

①胸腹式呼吸。歌唱中应运用胸腹式呼吸是利用口鼻同时呼吸或只用口、鼻单独呼吸。吸气时两肋张开,横膈膜收缩,腰部有膨胀感。在吸气之后,有一个短暂的停顿阶段,叫做“闭气”。闭气后将气息或快或慢地吐出,称为呼吸;②缓吸急呼。这种方法多用鼻子吸气,呼气时横膈膜要有弹跳感,要以最快的速度将气息吐出;③急吸缓呼。这种方法用口、鼻同时吸气,似受到惊吓,吸气时将气息缓慢均匀吐出;④急吸急呼。这种方法类似我们在生活中常见到的“狗喘气”。

这四种呼吸方法所例举的练声曲在基本掌握之后,还可渐渐把调移高,或选择其他母音来进行练习。

(2)呼吸训练

了解以上四种呼吸类型之后,我们就可以结合多声部合唱艺术进行以下三种呼吸方法的训练。

①整体一起呼吸。这种呼吸方法要求全体合唱队员同时呼吸,同时换气,这是合唱当中最常用到的呼吸;②声部之间交错轮流呼吸。这种呼吸方法是以声部为单位呼吸、换气。要求合唱队员注意看指挥的手势;③循环呼吸。这种呼吸方法要求每个人根据自己气息的长短自行掌握呼吸、换气,注意气息的均匀,吸气时要悄悄进入,不能破坏整体的连贯性。

3.3 合唱中声音的训练

合唱发声的原理与独唱基本一样,但也有它特殊的地方。合唱要求队员的声音做到整齐、和谐、统一。要达到这样一个标准,就必须进行科学的发声训练。

(1)激起。激起,即硬起。指气息突然冲击声带振动,发出整齐并有音头的爆发性声音。在发声前,采用急吸的方法,使横膈膜迅速收缩,然后用气息将声音突然顶出。

(2)舒起。舒起,也有人称之为软起。发声前用缓吸气的状态,让声音徐缓而出,即先出气,后出声,声音靠气息托出来。

(3)直声。在发出声音后保持状态,不要让声音波动。这种发生容易使声音产生共性,但需要对气息做到很好的控制,不能由于状态的松懈而导致声音的抖动,从而影响合唱的效果。

3.4 合唱中共鸣的要求及训练

要使合唱队获得美好而圆润的声音,除了具有正确的呼吸方法之外,还要学会根据不同的音区自如地调节共鸣腔体。一般情况下,共鸣的音区是相互联系的。人声可分为头声区、混声区、胸声区,它们各自有不同重点的共鸣部位。在训练时,首先应掌握好“混合共鸣”,即混声区的共鸣,可由中声区弱声唱开始练习。弱声唱法能保持声音集中,形成高位置。当混合共鸣掌握得比较好之后,就可以逐渐向两端发展,寻找头腔共鸣。以获得较好的头腔共鸣。

总之,每一个声区的演唱都应注意音色上的过渡要自然协调,无论唱什么样的母音,都因找到最恰当的共鸣比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共鸣效果,唱出美好而圆润的声音。

3.5 合唱中的咬字、吐字训练

既然是合唱作品,就必然包含文字内容,也就脱离不了语言。我们平时常说的“字正腔圆”就是指咬字吐字,如果在歌曲的演唱过程中将字与声恰当结合,就能使我们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更加美好、感人。字尾是指歌唱中的归韵,它在歌曲演唱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某个字没有归韵,就会让人对歌词无法理解。我们一定要熟悉并说好普通话,在歌唱中尽量做到“字正腔圆”,而对于方言歌曲和外文歌曲必须了解内容,发音准确,避免让人产生误会。

四、结束语

总之,在合唱中,声乐演唱技巧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而对声乐演唱技巧的锤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歌唱者在实践中不断的积累与创新。合唱艺术中最基本的就是声乐演唱技巧了,这是合唱者在进行合唱的时候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声乐演唱技巧应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合唱是否成功。

猜你喜欢

混声合唱团吸气
我问雪莲花(混声合唱)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难忘的合唱团
合唱团的那些事儿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肺癌患者康复 做做呼吸操
毛茸茸合唱团
没事多练壮腰功
对煤储层基质解吸气扩散理论的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