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中职美术专业开展手工制作课程的“调动器官法”

2018-04-01胡毅姗清远工贸职业技术学校广东清远511500

丝路艺术 2018年7期
关键词:头脑花瓶手工

胡毅姗(清远工贸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清远 511500)

手工制作是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利用多种材料塑造不同形态的艺术形象,是一种培养创造意识、设计思维、手脑口眼耳等多器官协调的活动,也是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对美术人才的更高职业要求,我校在美术专业开展手工制作课程也增设了手工制作的课程。在中职学校,手工课与美术其他专业课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它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手工制作课程的教学实践,就手工课程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方法试作分析,总结了一套“脑-眼-耳-手-口-脑”的“调动器官法”。

一、活用头脑风暴——“让我们的头脑动起来!”

曾有一位教育专家总结:“我听到,我忘记了,我看到了,我记住了,我动手了,我理解了”。教育就是如此,耳听不如眼看,眼看不如动手,动手更需善思。在布置课程任务时,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头脑”,用“头脑风暴法”去引导学生发散性思考——“让我们的头脑动起来吧!”如在《环保花瓶》一课,以花瓶为中心去发散性思考——1、花瓶的形状?2、花瓶的材料?3、花瓶的颜色?4、花瓶的图案?教学要联系学生熟知的经验和内容,学生能较快的掌握,在这个学习阶段,教师对手工制作的活动指导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让学生学会制作技巧只是基本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探究方法。中职学生的思维是最活跃的时候,“头脑”是学生探求知识,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这种头脑风暴法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掌握创意的方法,为后面的归纳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师启发示范——“我们善用发现的眼睛。”

教师示范是手工制作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观看示范使学生产生印象并形成积极探索的欲望。但示范性教学很容易导致“流水线作品”的出现,其实教师可在关键处示范,引导学生观察但不急于讲解制作方法,把这颗“洋葱”扔给学生,让学生一层层去剥开,学会总结、归纳。当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遇到困难 ,教师适时进行指导和示范,引导学生融会贯通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例如在《立体构成》一课中,教师先出示造型各异的立构作品,让学生去思考哪一个步骤最难,教师就在课堂上为学生示范难度高的步骤,学生在观看时认真观察,学会总结。教师需充分调动了学生利用“双眼”去发现,通过局部性示范,让学生从中领悟摸索,形成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

三、限时小组讨论——“我们用耳朵倾听下彼此的想法”

用“脑”思考,用“眼”发现,也需“耳”倾听。经过实践,我们懂得了尊重学生“共同交流”的重要性,给学生有限的小组讨论时间,教师巡回参与帮助学生去分析思考。一个良好的集体学习氛围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创造出具创意的艺术作品,所谓“一人苦思、两人开窍、三人创新”。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处于紧张而兴奋的情绪中,思维得到拓展。在针对“创意”、“色彩”、“造型”、“材料”的讨论中,学会发现讨论中的“闪光点”探索更合理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的是,它可以使教师授课得以升华,也可以帮助学生们从多种角度,多个方面去思考。

四、手工课堂比赛——“通过双手我们可以实现创意!”

有了前面三步的铺垫,教学重点中“动手”就变得容易。教师可用课堂小比赛的方法吸引学生,例如《建筑小户型样板房设计》课中,学生在完成有限时间的手工制作比赛。虽然“奖励”只是加分或者小礼物,但比赛“点燃”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设想好“关卡”,及时给予“温馨提示”,帮助学生顺利“通关”。学生在制作积极动手,采用各种材料进行折、切、叠、卷等常用方法外,还尝试各种造型手段。手工制作的理论要落实在实际操作上,通过以动脑为主导,动眼动口作基础,动手出真知,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探索下,最后展现出许多精美的建筑模型作品,这些作品也代表我校参加了市的手工制作比赛。

五、学生介绍作品——口述我的最新“作品”

手工制作课要重视对学生表达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同步培养,教师要注意给学生时间去讲解自己在制作过程所遇困难,这可以帮助我们总结规律,形成知识的升华。例如:在《纸盒包装》一课时,我们模拟“广交会”情景,先让学生把制作好的纸盒按照形状放到不同的篮子里,用抽签的方式邀请出制作者上台为下面的商家介绍自己的最新“产品”。由教师担任拍卖商进行介绍,台上学生为“设计师”推介,台下学生为“买家”提建议出价钱,由这种模拟场景的介绍方法让学生充满了新鲜感,学生也在“角色扮演”中训练了思维的敏捷性和职业的模拟性。在这种情景模拟法中需要强调的三点:一是,教师介绍需要点到即止,给出多一点的时间给“设计师”;二是“设计师”在介绍“产品”时需要作品特色、创意方法、使用材料、色彩搭配等方面介绍;三是“买家”在提出建议时需要考虑在“产品”如何改良、“产品”的艺术价值提升等方面提出改进要求。当学生投入角色,换位思考就可以在多个角度审查自己的作品,教师从中协助点拨,从而在这个学习阶段达到知识水平的升华的教学目的。

六、思考课后展示——“思考我们的手工制作如何展示”

之前很多的手工制作“产品”都会在课后丢掉,这十分可惜,那么我们该如何将这些手工合理利用起来,更好地呈现这些凝聚了心血的学习成果呢?我们在经历了调动“脑-眼-耳-手-口”各个“器官”以后,最终要回归于“脑”的反思。教师在与学生的共同思索和探讨后,尝试了四种展示方法:一是学生的手工制作作品被征用为创文宣传作品,放置在学校的文化长廊的架子进行展示,这些充满趣味性的作品为学校创设广泛的文化情境。二是利用校园节日活动组织“校园跳蚤市场”是十分受学生欢迎的方式,给学生一个平台去出售、交换自己的作品。在学生发布的朋友圈中我看到了许多学生对自己的手工作品能够有人欣赏、出售充满了喜悦感,也激发了他们探索手工制作方法的热情。三是进行优秀作品展览和校园手工制作比赛。教师要动员学生要敢于展示自己的作品,接受别人对于自己作品的点评,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四是在学校文艺活动中组织学生利用作品进行展示,比如扎染衣服展演活动就获得全校师生的好评。

综上所述,这种“调动器官法”的教学,使学生全身心、多感官的去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制作方法等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真正体现了“玩中学”、“学中思”的教学理念。而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要注重研究学生学习心理,要不断发现问题,针对各种问题,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培养善于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且培养胜任美术事业的创新型人才。教学探索路漫漫,潜心研究出新知,我们不断用心血灌溉出美丽的知识花朵,为中职美术教育之路增添亮丽色彩!

猜你喜欢

头脑花瓶手工
头脑对对碰
头脑对对碰
头脑对对碰
头脑对对碰
我画青花瓶
做手工
花瓶怎么碎了?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有趣的花瓶储蓄罐
手工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