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中的真实人性
——浅谈《地心引力》中的低碳美学

2018-04-01孙金钢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山东济南250000

丝路艺术 2018年7期
关键词:科沃真实感瑞恩

孙金钢(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一、逼真的镜头

《地心引力》极为逼真的再现了外太空,并让观众产生真实感。片头先强化了观众对太空寒冷、窒息、失重的印象,也是告诉不知道这些常识的观众,力图通过最简短的方式与观众的生活经验达成一致,为直观真实的构建做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镜头画面内容与形式的合理利用实现了一种直观真实的呈现。

电影美学中存在着两种主流观点,即以长镜头为代表的纪实主义和以蒙太奇学派为代表的表现主义。喜欢使用长镜头的导演阿方索·卡隆在创作《地心引力》这部电影时用了大量的长镜头来营造真实性,让影片贴近现实。在电影开场就是一个长达近13分钟的长镜头,镜头从外太空开始真实模拟了从近600公里高空俯瞰地球的壮阔景观。地球占据画面的三分之二,让地平线始终处于黄金比例分割线上,符合人们的视觉规律,没有将地球与外太空割裂开来,将两者在同一画面中表现出来。同时地球的转动既符合地球自转的规律,也让镜头在固定中创造动画效应,不至于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探索者号”飞船从右侧宇宙黑暗处出现向画面左侧移动,在画面中逐渐变大,直至科沃斯基出现在近景画面,然后摄像机跟随科沃斯基移向“探索者号”,再通过科沃斯基的近景画面逐渐将镜头引向瑞恩。科沃斯基的几次从镜头前移开,让下面的摄像机的拍摄角度和人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实现了镜头内部蒙太奇的切换,让画面自然流畅。在这一段长镜头后段,从科沃斯基看到太空垃圾到瑞恩脱离航天飞机镜头内部人物运动速度加快和镜头运动加快,让影片的节奏加快。危机到来的慌乱与太空垃圾的破坏力等细节的纪录,让观众目睹整个事故的发生,这样一来观众就不用因剪辑点的存在而去脑补很难想象的过程,产生很强烈的临场感与真实感。

影片真实感的营造除了长镜头的运用还有透过第一视角进行观察的主观镜头的运用。第二个镜头从瑞恩脱离探险者号在太空中翻转到被科沃斯基找到,这一段五分钟的长镜头极为精彩:首先是连续的景别变化,从全景、近景、特写、大特写,再慢慢变化成大全景,需要演员极为连贯的表演,那种在灾难面前惊恐万分的神情、颤抖的声音,粗重的喘息,让观众跟着她一起紧张窒息。在这段镜头中,视点随着瑞恩身体的翻转,从头盔外边推到她的眼睛,再以瑞恩的主观视角来观察周围的环境,然后转出实现由客观到主观,再由主观到客观。正是由于这种视点的转移才让景别变化和细节雕琢有意义,让观众由置身其外到置身其中,再到置身其旁而无能为力,牢牢吸引着观众注意力。

《地心引力》通过镜头使观众在观看电影过程中产生对镜头画面内容和形式的完全认同,电影镜头动画完全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并产生了暂时的物我两忘、人影不分的审美效应。[2]

二、逼真的环境

特技的运用也是真实感形成的重要手段。利用数字技术构建环境与人物是科幻电影营造超越现实重要的手段,尽管其表现的可能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但是在遵照已有的科学和观众认知的基础之上努力在形式上形成一种真实感,形成超现实真实。随着技术的进步,采用数字技术构建出来的场景与人物会越来越真实,摹写的还原度越来越高。但就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那样不能把细节处理好,再像真的也让观众感觉假。

在既有的技术条件下,不可能真的去到太空中拍摄。目前来说,采用数字技术来进行虚拟构建与真人实拍相结合是常用的手段。而这种手段构建出来的环境与人物真实与否,观众会在第一时间形成印象。CG的高度还原与3D的立体临场感实现只是一种形式上的真实,这种构建出来时空让影像原有的令人信服的客观性大打折扣。但是在《地心引力》中,尽管其中的场景大部分是通过电脑动画制作出来的,但是人物与背景的贴合的极为真实。《地心引力》的摄影师卢贝兹基在谈到这部电影的拍摄时认为,如果演员的打光和动画的光效不正确,组合就无法成功。这种看起来诡异的感觉会让构建出来的一切看起来都很像是真的,但是在你的潜意识中会感觉有不对劲的地方,观众也会因此出戏。给演员打光尽可能接近自然光,与周围的环境相类似,能够有效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为此,他的团队采用一个大的LED箱,通过LED屏幕模拟周围的自然环境光投射到演员身上,保证了虚拟元素与真实的对应,即使是微弱的光也能体现出来。在瑞恩脱离挑战者号在太空中翻转过程中太阳、地球、其他星体的光投射到瑞恩身上光影变化,这得益于LED灯箱投射的光,让这一幕变得极为真实。由此看来,超现实真实并不是脱离现实,而是在现实的基础之上采用技术手段达到的符合逻辑的虚拟画面。《地心引力》以现实为基础,以真实为目的,达到了超现实真实的要求。

三、总结

《地心引力》通过镜头、场景、叙事三个方面实现了直观真实与超现实真实,这种真实并不是仅仅停留在直觉的基础之上。这种真实能通过理性分析、反省,经过欣赏者感官和人生经验的把握之后产生强烈自由情感,并滋养欣赏者心灵,达到客观真实境界。这是离不开人性的表现与再现,镜头、场景、叙事真实都围绕着瑞恩身上体现出来的人的本性,这种人的本性既包括求生的欲望也含有求生不能的绝望,再到垂死挣扎更为强烈的希望。这种面临危险时,在生与死的问题上挣扎正是人性本能的摇摆。这样的问题和境遇能够激发或唤醒观众强烈带入感的自由情感,设身处地的思考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在这种反观自身的过程中实现对自我思想的启迪与情感陶冶。这种陶冶型的情感符合低碳艺术作品要求。《地心引力》实现了从直观真实、超现实真实向主观真实的转变,符合低碳美学的要求。

在数字媒体技术广泛运用到电影中的今天,如何在营造出来的虚假中达到一种真实感是创作者所追求的。但是往往创作者只是考虑电影视觉上所带来的冲击感,忽略了其中的人性逻辑、历史逻辑、生活逻辑、自然规律等因素。以至于创作出来的作品虽然看起来非常逼真,但是总让人感觉虚假。仅仅满足人们快餐式的审美需要,有些甚至对观众的身心造成伤害,这是不符合低碳美学思想的。近几年,国内电影市场复苏,电影行业逐渐繁荣,但也衍生出了许多牛鬼蛇神,像最近的《三打白骨精》《封神传奇》《爵迹》等影片。这种商业利益驱动下的电影不仅不会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对中国的电影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这样的高度碳化的电影甚至引起了一些审丑浪潮,以丑为美,以丑为乐,以丑为商机。所幸,中国电影人中扔有很多有着高度的艺术追求,观众也在一波一波烂片的洗礼中开始建立低碳艺术的审美,市场也会在此条件下回归理性。相信国产电影会有更多有益于人们的低碳艺术作品出现。

注释:

[1]吴振尘.论科幻片的类型定义[J].电影评介,2011(3).

[2]马立新.低碳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科沃真实感瑞恩
治愈不开心
《天·水》《时空》
瑞恩·高斯林 他很性感!更有才华!
回归真实感
“美国之鹰”科沃尔
细推物理重体验 表现人物贵专精
雪佛兰科沃兹上市
浅议假定情境与表演的真实感
南丰蜜桔造型
从自卑到自信 瑞恩·高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