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柬埔寨仙女舞初探

2018-04-01单秋荣高希文红河学院云南蒙自661100

丝路艺术 2018年7期
关键词:吴哥窟舞姿仙女

单秋荣 高希文(红河学院,云南 蒙自 661100)

柬埔寨是东南亚地区的文明古国,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舞蹈是深受柬埔寨人民喜欢的艺术形式之一,柬埔寨舞蹈已经有千年的历史,是宫廷典礼、宗教仪式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柬埔寨吴哥王朝时期,柬埔寨的文化、政治、经济空前繁荣,皇宫和寺庙中蓄养了大批的舞者和乐师在各类皇室典礼和宗教活动表演,地位十分尊贵,这种对舞者的尊重一直延续到现代。柬埔寨仙女舞又称天女舞,以其优美、典雅、含蓄的舞姿被世人喜爱,舞蹈的动作语言把柬埔寨人的的观念、信仰、精神自然地整合成柬埔寨独特的形态语言,如今是柬埔寨节日庆典、宗教仪式、国宴晚会等活动的固定节目,也是柬埔寨最具代表性的古典舞蹈。

一、柬埔寨仙女舞的起源

古代仙女舞的产生于扶南时期,但具体时间已无从考证,现在在吴哥窟和柬埔寨各地大小寺庙的墙壁上都能看到雕刻精美的仙女佩戴着金色头饰身着长裙翩翩起舞的倩影,可以推断,仙女舞是柬埔寨最古老的舞蹈之一。吴哥窟里,仙女起舞的形象多出现在一些恢宏的历史或战争题材的大中型浮雕壁画中,石壁上的仙女舞者多成群出现,腿部动作较为单一,手部动作多为“拈花状”,舞姿体态非常舒展,身体多呈竖立或悬空腾飞状。

现代的仙女舞是由柬埔寨西哈努克国王的女儿帕花黛维公主编排,并于1960年公主亲自担任领舞,首次公开演出。舞蹈一经公映,在柬埔寨国内外都引起巨大反响。帕花黛维公主创作仙女舞的灵感来源于她到一所小学参观时,看到同学们根据吴哥窟壁画上仙女的形象用纸张制作成同样的头饰,为艺术节活动做准备,公主受此启发创作了享誉国内外柬埔寨现代仙女舞。

二、柬埔寨仙女舞的服饰及配饰

柬埔寨仙女舞的表演者需黑发及肩,表演时两耳边各编三条辫子,佩戴及肩的耳坠,头戴三塔型金冠(约25——30厘米),颈戴宽项链,胸前两条金链交叉连接腰带,腰带上挂有雕刻精美的金坠。手腕和脚腕都佩戴粗细不等的手环和脚环,此外,手腕上还需佩戴一串佛珠。古代的柬埔寨仙女舞表演者是不作上衣的,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现代仙女舞表演者演出时穿作和肌肤融为一体的肤色紧身上衣。仙女舞传统裙子为金丝鱼尾裙,也可以穿筒裙,如筒裙结扣掖在左腰间,裙长到脚环处;如筒裙结扣掖在右腰间,则裙长及地。

三、柬埔寨仙女舞的舞姿

仙女舞表演时完全赤脚,舞蹈动作柔软且缓慢,每一个节拍臀部都配合腰部轻盈缓慢的扭动,下身半蹲,随着音乐做有韵律的轻移莲步,姿态婀娜多姿,宛如吴哥窟壁画上的仙女雕像一般。在舞蹈过程中,其手部动作变化万千,每个手势都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柬埔寨仙女舞的舞蹈手势来源于生活,仙女手上所持的花代表着自然。舞蹈的整套基本手势意义为“开花结果”,也蕴含着万物重生的意思。主手势为四个手指弯曲如叶子般形状的动作;食指和中指努力地翘起,代表长出新枝;五个手指分开代表花朵盛开,因为手指分开像一朵花的花瓣;中指和大拇指弯下合在一起表示果实成熟,它们彼此分开表示果实成熟。舞蹈动作跟随平缓的节奏表达人物的痛苦、喜悦、愤怒、疑惑等各种复杂的内心活动,如:害羞时,用单手遮挡脸颊,但如果用手遮盖在眼睛上,意为“哭”,哭代表痛苦,因此人们遮盖起来不让其他人看到。

四、仙女舞的特点

1、宗教性

仙女舞舞蹈演员在表演时穿着金丝绸缎裙子,头戴塔型金冠,佩戴大小不一的各类金饰装扮成佛像雕塑的模样,这些形象都直接取材于吴哥壁画。表演过程中,双脚赤裸进行表演,舞蹈步伐下蹲、轻盈、步步生莲,上身有节奏的轻轻摇曳,手势充满了“重生”的意义,利用舞姿对宗教思想进行诠释,其宗教色彩极其浓郁。

2、民族性

任何艺术形式都根植于一定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中,柬埔寨仙女舞也不例外,仙女舞从演员选角、演出服饰、舞蹈动作都最大限度的遵照吴哥窟佛雕壁画中的原型,有独特的高棉式审美体系,保留了本国民族特色。仙女看似表情平静,但眼神坚定自然,舞步轻盈,但落脚有力,舞蹈手势代表万物重生的意思,是原始母系社会的文化遗痕,也是柬埔寨女性性格、心态、精神的重要体现。民族性使柬埔寨仙女舞具有鲜明的特征,正是这种民族特征使其充满旺盛生命力,深受柬埔寨国内外人民的喜爱。

五、总结

柬埔寨仙女舞作为柬埔寨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手部动作柔韧绵软,身体动律细腻而丰富,舞蹈程式严谨、雕塑感强,表情端庄,舞姿典雅,静中有动,动中见静,显示出内在含蓄的东方美。研究柬埔寨舞蹈艺术,从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对柬埔寨宗教文化的本质进行探究,对于学习柬埔寨民俗艺术,以及传播柬埔寨的宗教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吴哥窟舞姿仙女
小妖怪和小仙女
柬埔寨吴哥窟游进入小吴哥窟
梦幻舞姿
我眼中的“高棉微笑”——吴哥窟游记
舞姿翩跹
匹诺曹遇到小仙女
仙女流行图鉴
舞姿
风中的舞姿
林中的俩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