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
2018-04-01中共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委党校
文 中共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委党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脱贫攻坚战能不能打赢,关键看深度贫困地区,重点是“三区三州”。作为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的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傈僳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州,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特殊的生产生活环境、特殊的社会发育水平,导致生产力水平极低、经济基础薄弱、人民生活极端贫困,全州目前有18.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怒江州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难度空前,任务艰巨,需要全州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肩负起脱贫攻坚的历史责任,坚决打赢怒江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实现全州如期脱贫摘帽、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
精准施策,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上来。将扶贫的思路和举措转到精准帮扶上,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重点解决好不愁吃、不愁穿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问题。精准施策,逐村逐户想办法、找路子,把扶贫资源和帮扶措施精准落到贫困村、贫困户,提高扶贫成效。一是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二是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三是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做到对症下药。
推进产业扶贫,夯实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基础。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只有把产业真正发展起来,才能彻底拔掉穷根,实现脱贫致富。怒江州脱贫工作要在产业培育上下功夫,因地制宜培育发展优势产业,把产业扶贫作为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贫困村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是抓好产业项目策划。项目是投资的载体、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要立足当地资源,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策划好产业建设项目。二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一批有带动力的企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三是培育壮大一批产业。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力争每个贫困村都能培育出1至2个特色产业。
实施生态脱贫,助力脱贫攻坚。怒江州自然环境恶劣,山高谷深、生态脆弱,极易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灾害成为导致群众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在生态脆弱的地区进行精准扶贫,要解决好三重问题:即既要解决绿起来的问题,还要解决富起来的问题;既要解决生存问题,也要解决生态问题;既要解决产业问题,也要解决脱贫问题。所以怒江州要着力在生态脱贫上下功夫,以坚决打赢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双赢。一是选聘贫困人口为生态护林员,一方面可以对生态公益林进行有效管护,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实现“一人护林,全家脱贫”。二是实施好退耕还林奖补项目,增加政策性收入。三是支持有生产条件和发展意愿的贫困村发展以核桃、漆树、草果为主的绿色富民产业。发挥企业、合作社、致富能人的带头示范作用,引领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四是落实生态效益补偿政策,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帮助农民稳定脱贫。五是在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中,聘用城乡环境保洁员。六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让贫困村因生态而美、更多贫困户因生态而富,实现稳定增收脱贫。
实施易地搬迁,帮助贫困人口脱贫。一是精准搬迁对象,做到该搬的一户不留,不该搬的一户不搬,真正让无住房、无安全住房的贫困户能够拥有自己的幸福家园。二是精心规划搬迁点,采取集中安置、进城入镇、旅游特色村等方式安置,动员“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搬出大山。把生活在不适合生存地区的10万农村贫困群众搬迁到城镇周边、交通便利的地方集中安置。三是科学编制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完善配套设施,打造特色村庄,防止出现“只见新房不见新村”问题。四是因地制宜制定好安置点产业发展、就业增收规划,想方设法为搬迁群众创造就业机会,保障他们有稳定的收入,实现搬迁一户、稳定脱贫一户。
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加快脱贫进程。在怒江州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较为突出,需要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一是贯彻落实健康扶贫政策,落实四重保障,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看得起病。二是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贫困地区群众看得好病。三是加快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让群众就近就便看病就医。四是搞好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水平。
以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打赢怒江州深度贫困攻坚战必须写好教育扶贫这篇大文章。一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引导贫困家庭中没有考上高中和大学的初中生、高中生,到州职业教育中心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能力。二是全面落实14年免费教育政策,让所有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走进学校、接受教育。深入实施“雨露计划”、教育扶贫结对帮扶行动计划,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辍学。三是严格执行控辍保学,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四是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农村教师到城镇学校交流,为贫困乡村学校定向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教师,提高农村教师教学水平。
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紧密结合。一是坚持扶贫同扶智相结合,提高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强对教育的支持力度,让贫困地区小孩都能接受公平、高质量的教育。二是坚持扶贫先扶志,消除“抱负差距”。引导贫困户不能凡事都等党和政府包揽,而是发挥主体作用,树立“人穷志不穷”的意识,在思想上树立起脱贫致富的信心,积极参与到扶贫攻坚工作中来。三是建立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机制。一方面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扶贫政策对有扶贫意愿的贫困户优先倾斜,扶贫项目对勤劳的贫困户优先安排,以有效的激励手段促进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勤劳致富。另一方面制定反向约束机制。对“等、靠、要”思想严重、不愿苦干实干的群众,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取消已获得帮扶措施的方式,推动其自我发展。通过“早干多支持,晚干少支持”等竞争性政策设计,让那些习惯于“等钱要物,躺倒不干”的贫困户站起来、干起来,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用自己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