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专业学习团队的建设
——以“影视导演基础”课程教学为例

2018-04-01蔡宇曦

视听 2018年12期
关键词:本门成员专业

□ 蔡宇曦

现在的本科教育要求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具有学识修养、职业技能、社会交往、解决问题和创新等多元能力的学识,而且是在“大班教学”的环境中实现,显然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无法培养出适合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的,改革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明确要求教师提供开放式、不断发展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提高授课效率,除了知识传授,更要注重知识如何运用,注重学生表达、沟通、协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高校学生专业学习团队的建设能够在一定的基础上弥补单一课堂教学的不足。

一、课程团队组成的基本要求

“影视导演基础”课程在教学实际中主要是对学生的影视导演技能进行培养,本门课程对于学习效果检验若仅以基础理论的考核来进行是远远不足的,更多则需要通过考核导演的综合能力来实现。因此本门课程最终以学生提交的个人导演作品作为考核的主要项目之一。这一作品的完成需要学生在课程中组建自己的团队,这一团队的建设不仅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形成了一种“学习共同体”的模式,还可以以团队的方式提升与发挥各人的长处,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团队的协作能力与默契。因此本门课程在教学的初始阶段就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组建自己的课程团队。

“影视导演基础”课程根据影视制作团队的基本要求,小组的成员以不超过四名主要团队成员构成为限,四人在团队任务中所担任的分工各不相同,主要的分工涵盖导演、编剧、摄像、后期,同时在具体的任务中还可纳入团队扩展成员,即演员这一分工,每个团队以导演作为团队的负责人。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要求每位学生都需要在自己组建的团队中担任导演工作,同时在其他团队中担任其余三个分工中的一项并参与演员的工作。

二、结合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专业学习团队对课程学习的促进作用

(一)运用组建的团队在团队内实行小组讨论模式启发学生思维,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小组讨论模式的运用对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十分有益处。这种模式就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集体讨论的形式展开教学。而在本门课程由于在课程的初始阶段已让学生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因此,小组讨论建立在固定的团队基础上。这一融合方式可以在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的对专业的讨论形成一种链条式的模式,可以使学生在长期讨论的“头脑风暴”模式中形成更为成熟的认识。例如让同一课程小组的同学对同一个剧本进行研究。此时由于每个学生在团队中所承担的工作有所不同,因而各人都将从自身的工作角度对剧本进行分析与思考,容易从多角度完成对剧本的深度解析,同时也能集众人的思维更深入挖掘剧本的内涵,探寻更多的艺术表现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组建的团队结合设定情境法,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的专业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本门课程的教学中采用给学生团队设定情境的方式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的问题实现理论学习的具体运用。例如,在讲授场面调度这一章节内容时,让学生团队中的负责人(导演)根据拿到的剧本在给定的空间内设计符合演员、摄像机运动的调度模式,并通过团队成员的配合实施在调度过程中发现不恰当的部分实时进行调整。这种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经历是简单的理论传授所不能给予的。

(三)启动项目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团队对课程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实际应用为目的,通过师生共同完成教学项目而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的教学方法。其实施以小组为学习单位,步骤一般为: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倡“个性化”的学习,主张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学生通过完成教学项目,能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既掌握实践技能,又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既学习了课程,又学习了工作方法,能够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本门课程的期末作业是由任课教师给定具体的项目,并最终形成个人领导下由团队配合完成的作品。具体项目的实施无形中提前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体验行业实际的工作节奏与内涵,并学会充分表达个人想法与协同发挥团队作用。

三、学生专业学习团队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学生的团队建设能够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形成“学习共同体”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但同样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一)学生团队的不成熟易产生成员的内部矛盾,导致课程任务的失败

由于学生团队的负责人与成员均为同门课程的同年级学生,这些学生在知识学习水平上一般差异较小,但学生群体思考问题不够成熟,性格存在差异。容易出现成员内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不同,且各执己见,最终无法形成认识上的统一,导致课程任务的失败。

(二)学生团队成员错误理解团队协作的内涵,易影响作品的完成效果

本门课程的学生团队建设强调团队的协作,但学生在团队的实际工作配合中却较易出现对团队协作内涵的误解,过分强调团队而忽视自身意见的表达与坚持。例如,担任导演工作的同学作为团队的负责人,本应对团队的整体任务起导向作用,并在需要决策时综合分析问题给予最终决策。但部分担任导演工作的同学却在此过程中,为了照顾团队成员的意见与情绪完全跟随团队成员的意见完成任务,甚至于在明知有更优的处理方式时也放弃自己的意见表达,影响了作品的完成效果。

(三)学生在课程内的团队组建较为临时与短暂,较难对长期的学习发挥作用

由于教师所授课程有限,学生的团队也存在不同课程的临时性,仅在短暂的学期中形成的团队成熟度较低,易在课程结束后就丧失了团队的功能。

四、学生专业学习团队建设中面临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在课程中的引导作用

任课教师作为课程的组织者与专业知识的传授者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关注学生团队的动向,对于决策中出现的争论与矛盾及时进行引导,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判断、沟通与个人意见的正确表达,使团队成员能够及时化解彼此的矛盾,顺利完成课程任务。

(二)充分发挥课程外专业项目对学生团队的长期建设

任课教师除在课程中发挥引导作用外,还需要从专业学习的长期性与学生发展的角度,鼓励学生在课程之外磨合建立更加成熟、长期、稳定的学生团队。这需要教师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项专业竞赛,通过竞赛积累学生的团队协作经验。教师还可根据学生能力适当引入行业项目,让学生尽早进入专业领域中发掘自身的专业优势并发现自身的知识缺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五、结论

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教师提出了求新求变的要求,其专业课程团队的建设模式与方法也在不断探索、完善中。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更加深入地分析与研究学生团队的建设问题,尝试制定一套更为完善的学生专业课程团队建设方案。

猜你喜欢

本门成员专业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开设全科医疗中的医患关系及沟通技巧课程的调查分析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Control-Oriente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n Rigid-Aeroelasticity Coupling for Hypersonic Veh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