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一部不完全的现实主义之作
2018-04-01陈玲
□陈玲
作为医药界的首部现实主义之作,电影《我不是药神》(以下称《药神》)以主题立意新颖、人物形象生动跳脱、“十万加”的话题、商业执行与运作的高水平而收获颇高关注度。这表明喜剧包装、社会现实题材与现实主义风格的组合在中国电影市场屡试不爽。某种程度上,尽管《药神》的现实批判力度远不及《辩护人》《熔炉》《素媛》《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等片,但能够使医药问题突出并引发大众广泛关注与讨论就是一种胜利。当然,碍于政治话语、商业市场、社会矛盾等多重话语的较量,《药神》最终呈现为一部非批判现实之作。
一、非批判现实之作
批判现实主义电影是电影界的良知,往往以刻画小人物的生活、某个社会热点事件来展示和反映当时的社会问题与矛盾,因此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与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批判现实主义电影却是我国稀缺类型与薄弱环节,众多电影人对社会问题只能不痛不痒地涉及或无奈地自我调侃,似乎丧失了批判现实、反思当下的勇气与能力。《药神》一经放映就获得众人拥趸并被誉为“国产片的良心”,但深入思考会发现真相并非如此。论反映现实的力度,该片显然不如韩国的《素媛》《辩护人》;论批判的深度与广度,远不如《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很显然,观众对该片的溢美之词只能说明中国电影市场关于医药现实主义题材的贫乏与落后。
(一)故事原型与问题本质
《我不是药神》之所以引发观众关注与议论,很大程度上是触及了一个沉重的民生问题——“谁家没有病人”。故事原型是“陆勇案”,陆勇是慢粒白血病患者,因替千余名网友代购印度仿制“格列卫”抗癌药而被警方以“妨害信用卡管理”和“销售假药”罪名逮捕,后300多名病友联名写信请求司法机关对他免予刑事处罚,检方最终撤诉,陆勇无罪释放。故事原型的残酷在于,多少家庭被天价药费拖垮而毫无尊严与体面。没钱了就等于死亡,这令人绝望。很多家庭小心翼翼地生活,不敢奢侈与懈怠,对未来心存危机。
陆勇的“销售假药”罪名从何而来?一般而言,“假药”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实质性的“假药”——药品成分作假或不符,没有治疗疾病的功效,该“假药”通常直接危害人体健康或者延误治疗时机。另一种是形式上的“假药”——药品具有有效成分与治病救人的功效,但其出现程序缺乏合法性而破坏国家药品管理秩序。陆勇海外代购的仿制“格列卫”就是形式上的假药。该药品符合我国《药品管理法》第48条第2款规定的情形,属于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的药品,或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药品,因此被认定为假药。陆勇代购的“格列卫”是印度生产的仿制药,没有我国药品监管机关的进口审批和检验,也没有在国内备案并取得注册证书,他擅自购买后在国内销售,被认定为销售“假药”。
陆勇海外代购药品的行为是违法的,属于法律问题;而代购的目的是治病救人,属于尖锐的道德问题。换言之,这并不是简单的药品走私与贩卖假药的犯罪问题,又因陆勇案涉及医药审批、关税制度、药物谈判、仿制药制作、医疗保障等社会问题,导致该案件更加错综复杂。但是归根到底,该案件本质上是生存权与专利权、情理与法理之争。
(二)喜剧包装下的主旋律电影
风格上,《我不是药神》是黑色幽默的喜剧风格包装下的主旋律电影。近几年的中国电影市场,社会现实题材若要成功面世并且引发关注,往往会采取喜剧风格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市场策略,引领本土现实主义题材的“时尚潮流”。
电影中的印度风情、走私奇遇、城中村、“屌丝”逆袭致富、撒钱、砸场子、追车等段落设计增强了电影的戏剧性与观赏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将观众带入电影之中。但后半段风格渐变,程勇在父亲病重、弟媳恳求与好友去世的三重刺激之下,逐渐转变观念,决定为更多病人奔走,他走上了“药神”之路;当他在烟雾缭绕中看见印度神像之时,他内心得到洗涤,带上“药神”光环;当他被警察带走之时,老太太苦情独白、QQ群后的真实人像与囚车外送行的人群共同营造了一个如泣如诉的煽情场面,使观众达到感情动荡的冲击点而感恩同情程勇。最后,一个舍小我为大家的人救赎自我收获民心,他走向道德神坛。仿制药被纳入医保并报销80%。国家出面纠正了制度漏洞,遏制了因善的冲突导致的灾难,使电影走向主旋律。
总之,该片在艺术创作上,以平民视角探求普通人的生存处境,对慢粒白血病人的苦难与挣扎进行极力的渲染与呈现;从病人与原版药厂、程勇与张厂长的矛盾冲突角度表现善恶道德冲突、个人内心道德抉择。最后,电影皈依主流意识形态,程勇致富是非法的、不道德的,要想救赎自己必须抛弃自私自利、向下层伸出援手,将不义之财施予别人。他受到法律惩罚的同时又得到法律宽宥与世人尊重。这是鲜明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舍小我为大家。
二、缺位的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关注社会问题,表现社会矛盾,针砭时弊与反思现实,从而促进问题解决,它带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良知意识。然而,类似《辩护人》《嘉年华》《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等作品国内并不鲜见,这种立足当下、着眼现实、扎根大众、凭借社会良知与责任而拍摄的批判现实主义电影是缺位的、空白的。
(一)法理与情理的矛盾被置换为善与恶的道德冲突
陆勇案包含着复杂的社会议题,他的代购行为与代购药品属于违法,目的却是治病救人。法律惩罚陆勇保护国内原版药厂利益,同时损害了更多弱势群体的生命权。这暴露了法律的不完善、医药体制的不健全与生命权的不平等,其核心矛盾为法理与情理之争。电影则将法理与情理的矛盾置换为善与恶的道德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将陆勇为延续自我与他人生命而对抗法律与制度的故事柔化为程勇个人内心道德抉择的故事。《熔炉》的矛盾是个体与体制,《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对立面是政府、制药厂和法律。而程勇的对立面不是政府、体制与法律,而是“穷病”与虚无缥缈得如同棉花的法律与制度。通过非法海外代购,他战胜了“穷病”,但有“自私自利”的道德病;通过与假药贩子斗争帮助嗷嗷待救的病人,他治愈了道德病。当病人们无法从医药制度、医保制度等获得生命安全保障之时,一个先富裕起来的中产阶级人物勇敢地站出来并施予援手,从一个道德坏人变为一个好心人。电影通篇不提体质弊端、资本巨头、公权力的恶等问题,把个人与体制的矛盾转化为主角自我的内心挣扎,选择公义还是利益、利己还是利他。
其次,复杂的社会矛盾被置换为简单的善恶道德冲突。原本可以依靠印度代购药而活着的病人突然丧失希望。程勇只想脱贫不想惹官司而转让代理权,导致病人买不到5000元的印度仿制药而濒临死亡;又因张院长的天价印度仿制药而导致病人丧失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病人等待救命,而“剥削”病人致富的程勇为求自保却要放弃病人?张院长更是借机大发横财,道德败坏。病人治病难是程勇与张院长直接造成的。因此,病人与原版药厂、医药制度与法律制度等的矛盾转化为病人与“急流勇退、利己主义”的程勇、道德沦丧利益熏心的卖假药的张院长之间的矛盾。
电影不同叙事视角的确立,会产生不同的故事讲述范畴、语气态度、情绪氛围、可信程度等。文牧野选择了程勇、白血病患者的弱者叙事视角,表现吕受益、黄毛、牧师、思慧等人的悲惨处境,大胆质疑社会公平与正义,为病者与“违法者”摇旗呐喊,时刻流露出一种我们想活着的信息。一群可怜的病人“想活着”的意愿却与天价原版药、医药制度、黑心药贩子冲突,这种弱者叙事视角容易达到煽情融情效果。
(二)遮蔽问题本质:生存权与专利权孰先孰后
陈述形成话语,话语既是表达也是遮蔽。陆勇案是一个为了捍卫个人生存权而与法律、制度发生冲突的事件。若要将该事件搬上大银幕必须以故事形式呈现,但故事生存权与专利权的矛盾涉及利益、法律与伦理等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医药专利依靠巨大的市场利润作为推动力,如果没有利润,无人愿意研发新药,病人连治疗的希望都没有。然而,医药专利进步不是普惠性的,而是以能否支付昂贵的医药费划分生命权,这里关系到尖锐的伦理问题。
电影中,程勇被塑造为一个依靠卖印度神油过日子的落魄男子,生意惨淡交不起房租、因为家暴妻子要和他离婚、儿子要和继父移民海外、父亲血管瘤急需动手术,无奈之下才去代购药效与瑞士格列卫(每瓶4万元)差不多印度版“格列卫”(每瓶500元),拿回国内以每瓶5000元销售,从此走上非法代购与发家致富之路。程勇为了病人利益,最后被扶上道德高地,他在印度看见神佛出游的镜头,实际上是对他的“神化”,他之于国内等待救援的病人就是药神。电影突出强调了程勇的道德自省与自我救赎,而病人与政府、制度、企业的矛盾则退居其次。
并且,电影中的程勇丧失了一个重要的身份标签,他不是慢粒白血病患者,而是一个健康之人,不需要捍卫自己的生存权;他只是一个急需发家致富摆脱中年危机的普通男人。一个自私自利的神油店老板转变为一个有良知的海外代购商人的故事实为一个“先富”不忘下层苦难人群的伦理道德故事。医药审批、药物谈判、关税制度、仿制药制作、医疗保障等社会问题都被简单的善恶冲突遮蔽,生存权与专利权、情理与法理的矛盾也被个人内心道德抉择冲淡。制度弊端、法律漏洞与人性本质等被回避,导致批判现实主义缺席。
电影对于生存权与专利权的复杂关系并没有进行深入表现,其主要矛盾也变为了白血病人与假药贩子的矛盾,只停留在对病人的痛苦无助、程勇的良心发现、卖假药的张厂长的道德沦丧的描写与表现层面。
三、结语
近几年,《辩护人》《熔炉》《摔跤吧,爸爸》《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等电影举足轻重,在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之间寻求到了最佳平衡点。但中国电影市场缺少此类电影,《亲爱的》开启了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题材商业化运作的大门,而《我不是药神》则将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继续推进,抛出了一个沉重的现实主义话题,同时电影本身也在为改变社会问题积蓄能量。新人导演文牧野敢于挑战表现生与死之间的情、理与法三者的纠葛,传达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