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不是药神》: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的担当

2018-04-01陈娟

视听 2018年12期
关键词:程勇我不是药神药神

□陈娟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鸿在“人文清华”讲坛上发表的关于回望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经典电影主题演讲中提到,在某种程度上创造了奇迹的中国电影虽然日益繁荣,但在新时代经典电影中却缺席表现“中国人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发展和变化”①的影片。在商业电影独占鳌头的当下,虽有像《战狼2》《红海行动》这类将主流价值和主流市场融于一体的新主流电影的展露,但对现实、对个体生存困境主题关照的影片实在寥若晨星。这对发展电影强国来说无疑是短板,于大众传媒对现实的呈现来说是个漏洞。随着《我不是药神》的热映,这部于多角度呈现社会现实、反映人性善恶的电影不啻是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一道醒目的风景。影片主要讲述了穷困潦倒的神油店老板程勇(徐峥饰)在机缘巧合下打通了贩卖仿制抗癌药的渠道,凭此大赚一笔并摆脱困境,同时他的冒险也让慢粒白血病病人吃上便宜药而得以活命,病人们感激地称他为“药神”。故事聚焦于白血病患者这一弱势群体,通过局外人视角转换陈述他们挣扎求生的艰难历程,影片在极为克制的感情中将个人选择、价值取向与社会问题融于一体,在感动人心的同时也呈现了人性的阴暗面,在对现实的折射与建构中,也表现了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传承与弘扬。

一、从牟利药贩到舍利“药神”的戏剧性转变

在《我不是药神》中,主人公程勇的角色在设置上呈现出了极大的戏剧冲突。电影的开始,他是一个被房东催租、拖欠养老院费用、与前妻粗蛮争闹孩子移民问题的中年油腻男形象。门可罗雀的神油店难以为继,囊中羞涩的他给儿子买双球鞋都捉襟见肘。祸不单行,程父突发脑梗急需治疗费用。为钱所困的他不惜涉法代购印度仿制药,并通过有患病女儿的刘思慧、屠宰场病患彭浩和精通英文的病患刘牧师打开卖药渠道,大捞其利。但影片的最后,他却变成自掏腰包补差价为白血病患者供药的制衣厂老板。在羁押的途中,众人前来送别他们尊称为“药神”的程勇。主人公戏剧性转变的触发机制不同于以往影片中牵强的机缘巧合、莫名的神人助攻,抑或是空洞的意识想象,而是在寻常生活的变故中悄然而转。癌病面前生命的脆弱易逝,短时间内见证一个人从类健康状态到病入膏肓,恻隐之心、旧友之情、道德之感都会促使一个人对生命、生活有新的思考、新的选择。

萨特说:“从你现在所处的地方开始,你进行选择,而在选择中,你便选择了你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②自由选择是存在主义文学的精义,电影在艺术化地呈现现实生活的同时,也不乏对选择这一主题的表现。在《我不是药神》中,主人公程勇便是在一系列有意而又无奈的选择中完成从药贩到“药神”的蜕变。徐峥用精湛的演技还原了现实生活中那副唯利是图、可恶可憎的奸商嘴脸。凭着“富贵险中求”的冒险精神,他走私仿制药,趾高气扬定药价,滑稽可笑拉帮手,在假药药商威胁时冷漠地抽身而去。一个事不关己、贪财好利、自私却又懦弱的市侩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此时的选择,程勇趋利舍友,法律没有锁住这个违法的药贩,道德的谴责在仿制药与正版药的巨大差价中渐失力度。他游离出了旋涡,回到普通人的生活。时隔一年,吕受益历经病魔摧残而离世。戴着口罩的病人叫人看着心酸,他们罹患绝症,命如草芥,不堪一击,但他们温情重义,惺惺相惜。在死亡威胁下缔结的情义最是感人的。这世间不乏比你过得更艰难的人,但他们依然会做出更艰难的选择。白血病友们的暖心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程勇,他开始重新贩药。这次不为赚钱,只为病患们有药吃,能活命。这一选择无疑也符合社会已形成的必然的道德要求。

从程勇由牟利药贩到舍利“药神”的戏剧性转变来看,电影于普通人的平凡生活中展现了人奸诈、自私的嘴脸,但令人生厌的背后也透露出了平凡人身处困境时的无奈与人性的卑劣。叙事紧扣人的自由选择,然后分岔出极具张力的两极取向。人物形象前后的巨大反差会引起大众情感的跳跃、共鸣,《我不是药神》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平凡、优缺点兼具的现实人物,略去雕饰,没有浮夸,最真实的最能打动人心,也最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二、基于现实题材的社会展现与建构

经过商业大片震撼视听、娱乐逗笑的取悦后,人们越来越觉得电影内涵似乎太过空洞、乏味、没情感。因为“看起来是现实题材,其实都是拳头、枕头加噱头的商业大片,隔离了宏大的时代背景,精神上显得非常贫乏”③。借现实打造乌托邦的把戏逐渐让人厌烦,对现实题材影片的呼唤渐成当下的症候。《我不是药神》改编自真实事件“陆勇案”——带药病患与正版药商的纠纷。影片在对这一现实素材的处理上不仅保留了事件的真实性,还纳入了更为丰富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但在暴露问题的同时也着重强调了正向价值观取向之于社会进步的意义。

影片中的程勇原型为陆勇,因谋私利涉足走私印度仿制抗癌药——格列宁。因其质优价廉,格列宁广受病患欢迎。正版药贵、病人吃不起的情节折射的是曾经“看病贵、吃药难”的问题,电影通过病人群体抗议进口药药商、面对警察选择集体沉默以包庇药贩、为药贩向警察求情等镜头呈现。病人们的行为刺痛了警官、刺痛了社会、刺痛了体制。电影敢于表现这么痛心而又敏感的社会现实问题,这是其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之一。同时,电影还具有社会聚拢功能,寻找并展现现实生活中的普罗大众所关注的话题,以其特有的优势广速传播,凝聚焦点。通过对现实题材的引用、提炼、表述,电影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演绎大众共同关注的热点,并运用相应的技术设备将社会情绪和情感共鸣最大限度地调度起来。这是《我不是药神》成为暑期爆款的一个外部因素。

然而,有人说,这部影片虽好,但触及了太过敏感的社会问题,且缄默观看着。但笔者认为,电影以其特有的方式呈现社会热点并非是有损社会和谐的行为。相反,它以艺术再现的方式,通过情感渲染、价值摘取及思想的升华来引起大众的关注与思考,于社会的进步发展而言是大有裨益的。一如鲁迅所言:“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进口药价格贵至不合理,医疗体制的不健全,法与情的二难选择……影片把这些社会历史进程中的问题直呈观众面前,不是要大众批判讨伐、追问责难,而是忠于表现现实的艺术态度,以期在直面过去的伤痛中唤起人们对当下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改善的关注。在过去的难与现在的易、过去的痛与现在的慰的强烈对比中,可以看到一个复兴强大的国家、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能为人的生存生活带来怎样巨大的改善。触历史的癣疖,揭过去的伤疤,为的是更好地正视现在,更好地展望未来。古人语:“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将社会历史进程中的真实事件搬上荧屏,于社会前进是有借鉴意义的,同时这也是自由开放的社会直面过去的问题,正视历史痛楚的勇敢表现。

若影片到此结束,那么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社会问题影片也就不那么具有深意了。影片由局外人的外视角逐渐转为内视角来展现问题,但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建构——个体、社会乃至官方予以社会问题的回应、解决和建构。程勇的孤勇善心和以身试法贩药的行为虽延续了慢粒白血病患者们的生命,合情合理却终归不合法,所以被抓时他坦然服从。在法庭的自述中他希望越来越好的以后能快点到来——病人们有药吃,病能治。万人空巷送“药神”的镜头,是电影渲染为生命犯法伏法,但也为生命施善承情的桥段。他的行为对于后来热心公益的人而言,是警示也是榜样。在片尾字幕中,国家对药价改革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一场以国家行为代替市场行为,以改革发展为动力与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国家形象呼之欲出”④。在展现社会历史事实时,将努力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形象也纳入其中,生存困境中的不安与忧虑在这强大的后盾中定会消弭多许。电影在全面呈现现实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觉令人生出绝处逢生、劫后余生的庆幸与感动,使人们于当下和未来的生存中更多了宽慰与自信。

三、传统文化迸发的普世价值追求

《孟子·告子上》中有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我不是药神》中的主人公程勇在自由选择中完成了由牟利奸商到舍利“药神”的蜕变,也透露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人性善的深层弘扬。性善论在中国文化中古已有之,影片在对中华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的萃取表现中契合了当代社会所倡导的公平、正义、和谐的主流价值观。

不同于重大题材与宏大叙事共和相生的英雄主义式影片,程勇的塑形完全取自大众的普通生活。刺激他人性之善觉醒的是曾经患难之友的离世。那个曾乐观地说过只要有药,他就会活到当爷爷的吕受益在断药后迅速消亡。药之于病人便就是命。舍利卖药的行为是程勇被病魔的凶猛、生命的脆弱以及病友们的无助催激而为的,人性中的善不允许他再退缩、再事不关己了。游走于法律边线的孤勇做法让他顾虑重重,黄毛的离世最终让其釜底抽薪而为。在医院他朝着曹警官怒喊“他才20岁,他想活着,他有什么罪,他有什么罪……”是为所有面临死亡威胁的白血病患者发出的呐喊,伤心、绝望又有着无奈的愤怒,这也是对生命权利的叩问。黄毛闷头抢药,舍己取义,是其对善良和感恩的诠释。

所有的感动源自对性本善的价值追求,所有的敬意来自对生命的敬意和珍重。人道主义是个终极话题,《我不是药神》演绎的虽是平凡人在扶弱救命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坚守,但这也契合人道主义的价值诉求。生老病死、问医求药本就是人类普遍关切的话题,这个事关人人的主题能把人引向更宽广的思考境域,以最普遍的情感透射众生。同时,对弱势群体关照的终极价值指向是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人的自由平等全面发展,这种感人力量是任何时代、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

四、结语

电影作为叙事的一种承载,其目的不止于让观众看到惊心动魄的场景,感受跌宕起伏的剧情,更多的是引发大众的情感共鸣,引起人们对生活和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我不是药神》在口碑与票房上的双重成功,标志着现实主义题材的国产影片在电影市场中的初战告捷。影片通过小人物的反差转变、弱势群体的生命诉求来折射国家振兴强大、社会快速进步中的一些问题及解决之策,凸显和谐社会的建构图景,敢于直指现实问题,并以艺术化方式展现个体、社会乃至国家层面的态度和建构,是社会文明和文化开放极具自信和包容性的体现。同时,极具张力的人物形象也深刻反映了正向的社会价值取向以及人的终极关怀话题。从这些角度来看,《我不是药神》不愧是肩有社会责任且具备“文以载道”这种文化担当的好电影。

注释:

①③尹鸿.我们的电影,配得上这个时代吗[N].解放日报,2018-06-08(014).

②[英]莎拉·贝克韦尔.存在主义咖啡馆:自由、存在和杏子鸡尾酒[M].沈敏一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19.

④郑炀.《我不是药神》:彰显现实题材电影的 “悲喜剧”张力[N].中国艺术报,2018-07-09(006).

猜你喜欢

程勇我不是药神药神
金钱和人性的抉择
中国药神李时珍
《我不是药神》
徐峥 从“猪八戒”到“药神”
电影《我不是药神》人物分析
《我不是药神》:神不存在,能救人的,只有人
“自我较劲”成就《我不是药神》
《我不是药神》与宁浩五度合作 徐峥:电影营销越来越难做了
《我不是药神》在沪举行发布会
《我不是药神》海报特辑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