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文化节目的发展路径
——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

2018-04-01徐红群

视听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赛制大会

□ 徐红群

央视科教频道自主创新的《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文化益智类电视综艺节目,节目中的参赛选手是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诗词爱好者,通过这样的选择方式,以达到节目受众的磁场效果。这档节目的初心是希望通过参赛选手的比拼,带动国人重温中国古诗词的经典,分享古诗词之优美,感受古诗词之意蕴,从而唤起人们的诗心与诗意,让国人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传承价值。《中国诗词大会》至今已经播出了三季,不论是在演播室的布景设计上,还是在节目的赛制设计上及节目的内容上,都有了较大的提升,由此深受观众们的青睐。从中央电视台相继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内容来看,不难发现主流媒体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强音予以一定的高度重视和自觉担负时代使命的高度责任感。而《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较之以上节目,除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之外,节目形式与节目内容能够相统一,大大丰富了节目的内涵表达。由此看来,《中国诗词大会》被当作我国电视文化节目创新的优秀典范也自是情理之中。

一、符合时代主题 弘扬传统文化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国大力倡导“文化自信”,而我国又是拥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主流媒体应自觉承担起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而电视作为一种大众媒体,更是传播主流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风向标。在当今这个电视综艺节目制作泛娱乐化、同质化的时代,大多数选秀及真人秀节目由于承载了过度的社会娱乐和利益需求,导致节目制作者忽视了传承文化的必要性,造成观众视觉上也产生了审美疲劳的现象。而《中国诗词大会》的出现,无疑让人们在热闹刺激却毫无营养可言的综艺节目中,产生了对回归中华传统文化的真切渴望。《中国诗词大会》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知识大众化,让观众和节目当中的嘉宾产生了情感共鸣,节目的选题内涵也有一定的外延。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对传承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起着重要作用。

二、创新节目形式 融合古今特色

《中国诗词大会》除了对画面的拍摄、剪辑、特效的精致处理之外,节目的开场设计、舞台布景设计、赛制设计也都突出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巧妙融合,让观众从古人的诗词情怀中汲取文化养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一)诗情画意的开场设计

《中国诗词大会》每场比赛的开场,都会由“百人团”进行气势恢弘的诗词朗诵,每一首诗词都包含了诗人在不同处境中的心灵感悟。现场的选手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通过聆听这些诗词,也加深了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古代诗词的喜爱。整个节目的片头巧妙地将传统的古诗词与中国绘画和谐地结合在了一起,文化意蕴跃然荧屏。片头的季节绘画与每首诗句又一一对应。运用这种创新表达的开场形式,使整个节目片头达到中华诗词文化独具的诗情画意之美。通过诗词与唯美的画面相结合,能让观众有一种身临诗词世界的梦幻之感,使其放松心灵,遨游于诗词的知识海洋。

(二)新颖精致的布景设计

《中国诗词大会》对演播室的舞台布景设计一直是力求完美,极具视觉美感的舞台搭配深邃而静谧的色彩,十分贴切地展现出文人的气质,并与节目主题完美呼应。此外,节目录制现场的每个答题环节的舞台设计也各不相同。比如在第二季中,节目组将擂鼓融入到节目当中,让观众仿佛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拉近了选手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另外,在录制现场的百人团答题环节中,当他们答题结束之后,舞台上的大屏幕会出现万箭齐发的壮观画面,而答错者前方的盾牌将会被击碎。答题现场的视觉效果加上音效声,给观众带来一场场酣畅淋漓的视听盛宴。

(三)扣人心弦的赛制设计

《中国诗词大会》在节目现场的赛制内容设计上也一直是亮点纷呈。第二季节目比赛中增加了“飞花令”这一环节,不论是题目内容,还是节目的赛制形式,都体现出这种赛制设计更能够适应现代舞台。通过增加“飞花令”的赛制内容设计,一方面反映出参赛选手的诗词储备量和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增强了节目比赛时的紧张气氛,拉近了选手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此外,在“飞花令”的下一轮对决赛中,将古典诗词与现代沙画结合起来的答题设计也让观众眼前一亮,为节目制造出新鲜感。另外,这一做法也能让观众深刻领悟中华古典诗词所独有的意蕴,从而很好地反映出节目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方式。

2018年由央视推出的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将古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让演唱歌手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用现代的唱法来演绎经典。用现代的新旋律赋予古诗词新的活力与美感,以这样一种时尚而不乏创新的节目形式,可以让年轻人在情感和审美上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都是在节目形式上加以创新,以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接受方式去学习诗词,并能深刻领会古诗词背后的时代意义与价值,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三、深化节目内容 体现中国元素

《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的最大特色便是立足于传统文化,比赛的设置内容上也无不体现着中国传统之美。例如,第二季赛制上新增设的“飞花令”环节,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找到了契合电视播出规律的点并加以扩延,让这一古老的酒令得以在另一个时空里诗意呈现,从而打造古诗词的前世今生。古时候,文人们喜欢以诗会友,飞花令便是饮酒助兴的游戏之一。而在《红楼梦》这本书中也同样写到了这种很高雅的酒令游戏。在第二季的总决赛中,武亦姝曾在“飞花令”环节中,与王子龙以“酒”为关键词进行角逐,其精彩表现令现场的评委们赞叹不已。

这档节目的灵魂之处便在于各路选手们的表现以及他们各自背后的故事。在第二季中,有想给孩子做榜样的父亲,有为孝返乡的当代大学生……我们不能不说,中国诗词其实早已深植在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而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也正体现出节目组想以中华古代诗词文化来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此增强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深刻的认知感。

第二季节目中若隐若现的祥云、石柱、盘龙等图案尽显古风气韵,而百人团的中国红点缀在背景屏上。细节的处理上也尽显传统味道。例如使用古代卷轴的文字出屏方式,抑或是利用了扇面做背板,整个画面显得极其雅致。选手们的汉服,甚至嘉宾们面前带有古风特色的条桌,都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元素的典雅美。这档节目正是大量运用了独一无二的中国元素,并且细节处理上尽显精良,才让节目达到了视觉上的震撼效果,吸引观众的眼球。

四、提升节目价值彰显文化自信

一部优秀的电视节目精品,除了形式上与内容上的相互统一之外,更要有节目自身的文化内涵表达,这是节目独一无二的价值所在。《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以中华古代诗词为载体,在节目的题库设置中,更多的是向观众普及中国经典的古代文学。这样的电视节目之所以能够引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和高收视率,则是因为其真正激发了国人内心深处对“诗酒趁年华”的向往之情。中国既是文明古国,又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传诵至今,给世人留下了不朽的文明瑰宝。而这些古代诗词通过节目嘉宾老师的点评,让人们又能够充分了解这些诗词背后的故事,在学会鉴赏诗词的美妙之外,由浅至深地触及华夏文明的精髓,从而形成了情感与知识上的共鸣。

无论是16岁的高中生武亦姝,还是热爱诗词的“外卖小哥”,都诠释出了古诗词给他们带来的与众不同的审美体验。在经济快速化发展的时代,当代人普遍存在“碎片化”阅读而忽略阅读经典的问题,而通过武亦姝这样典型形象的建构,一方面能够让更多的人去关注《中国诗词大会》以及中国古代诗词文化;另一方面,武亦姝的事例不仅能引导年轻人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也激发了他们对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喜爱之情。

《中国诗词大会》巧妙地利用电视媒体将诗词与娱乐相结合。观众在收看电视节目时保持心情轻松而愉悦的同时,亦能充分感受到中国古诗词的文化魅力。电视媒体作为主流媒体,具有弘扬主旋律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而《中国诗词大会》将传播中华诗词作为电视节目的主题,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诚然,节目在对中华诗词进行多视角解读的同时,也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悄然沁润到观众的心中。而诸如《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这样的电视文化节目,其节目价值不仅仅在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在于鼓励年轻一辈去继承、发展、创新,为中国的文化自信之路而不懈奋斗,充分展现华夏文明的魅力。

五、结语

当下,电视媒体应进一步倡导文化自信,形成自觉的文化氛围,加强国人心中的文化意识,重塑中华文明的荧幕形象,电视节目制作者需要为知识大众化创造新的电视形象,不断打造电视文化节目精品。虽然《中国诗词大会》已经结束,但这档节目带给我们的思考依旧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虽然节目形式有所创新,但该节目也有其难以避免的局限。比如,一题淘汰制难以真正体现选手的诗词修养。另外,人们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记忆力也会随之不断地下降,这就使得参赛选手的年龄受到一定的限制。文化类节目的创新,除了要具有一定的高度之外,更应具有有血有肉的温度,让电视节目真正做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导向,也让电视节目达到全民学习的传播效果。显而易见,这需要我国电视媒体人在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上继续深耕。其次,通过这档节目的播出,也能引发我们对现实的思考,我们从节目中能了解到很多人对于诗词仅仅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缺乏对诗词本身更多的认知能力和解读能力。学校需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领悟到学习中华诗词的快乐。再次,在节目创新上,电视媒体人不仅要顾及节目的思想性,更要继续深入挖掘本土化的独特表达形式。节目与观众之间产生了情感上强烈的共鸣,才能打造出属于我们中国本土化的电视节目精品。最后,国人要从自我做起,从小做起,树立文化自信,树立终身学习的价值观,自觉担负起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

猜你喜欢

中国诗词大会赛制大会
饭圈乱象:历年竞技类综艺节目的赛制分析与思考
WAIC与WIC大会简介
北京少儿散打比赛采用评分赛制刍议
声讨大会
大会选举
《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背后
“中国诗词大会”唤醒民族精神
第39届ISO大会撷英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掀起诗词狂欢
赢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