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综艺”的艺术表达与情感传达
——以《向往的生活》为例

2018-04-01崔竞佩

视听 2018年12期
关键词:向往的生活戏剧性综艺

□ 崔竞佩

一、创新艺术表达

(一)活泼俏皮的节目包装

当今的娱乐综艺节目越来越注重节目的特效包装,尤其是在慢节奏的综艺中,活泼俏皮的特效和动画制作为节目本身增添了许多亮点和乐趣,奠定了轻松幽默的基调。同时对于节目中人物的角色设定以及推动节目本身的节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向往的生活》在节目的开场中,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动画形象,从动画中就可以看到每个人的人物设定。例如系着围裙的黄磊是做饭的“爸爸”形象,咧着嘴笑的何老师像是一个家庭的“妈妈”形象,两个年轻人就像是这个家庭的孩子。这些动画形象也会在节目中根据“剧情需要”适时出现,赋予节目本身轻松活泼带有童话的味道。

节目中将每个动物也都赋予了“家庭成员”的角色,而这些拟人的角色在节目中所表现出的参与感大多是通过后期的字幕动画等效果体现的。例如节目中经常出现的鱼塘里跳动的鱼,稻田里出现的笑脸,以及鸡羊身上的小翅膀等。许多人为后期给动物们加入的字幕等效果为动物们增添了许多戏剧性。给每个主持人嘉宾安排的“人物设定”是在大多数综艺节目中都有体现的,然而在节目中同样赋予动物一定的角色,并且占据着一定的篇幅,是在“慢综艺”中体现最为明显的。特效和动画的大量使用,既为节目增添了许多看点,也凸显了节目本身轻松惬意的节目氛围。

(二)张弛有度的节目节奏

综艺节目的节奏是主观节奏和客观节奏的统一。主观节奏包括创作者的主观节奏和观众的主观节奏,创作者的主观节奏是通过节目本身的拍摄手法、剪辑手法、音乐音效的运用、画面呈现的效果等表现出来的,是创作者想要传达给观众的。而不同的观众在欣赏节目时,对于节目的表现方式也会有自己不同的情绪感受,即便是同一个受众群对于同一个节目的节奏感知力也是不同的,从而形成观众自身的主观节奏。

客观节奏是指节目呈现的内容基调、节目的风格和结构等相对客观的视角。综艺节目通常以呈现对象的行为动作为主,以其他物体运动为辅,结合构成客观节奏,具体包含主要对象的行为动作、辅助物体的行为动作、自然界风景的变化等。

在《向往的生活》中,主要的叙事节奏通过四个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来完成。互动的内容也不外乎喝喝茶、聊聊天、做做饭、干点农活等,回归一种慢节奏的田园生活。辅之较慢的剪辑节奏、轻柔抒情的音乐以及动物们的入镜等,从而呈现出一种慢生活图景。“慢综艺”节目较之“快综艺”,事物的运动变化相对较慢,创作者不仅有意控制整体运动节奏,有时还会通过景别、剪辑、音乐等手段减慢具体的运动节奏,使观众在观看这类综艺节目时情绪波动较小,产生舒缓减压的效果。这是这类节目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

(三)不可或缺的“戏剧性”

一档节目之所以能够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它的可看性中必定少不了“戏剧性”。综艺节目的“戏剧性”主要是通过人物设定和环节设置来实现的。无论是“快综艺”还是“慢综艺”都符合这一原则。

而在这一档“慢综艺”中,人物形象的设定是显而易见的。较为严肃、经常说教、喜欢做饭的黄磊的“爸爸”形象,善于交际又贴心温暖的何炅的“妈妈”形象,两个年轻人的“熊孩子”形象是这一节目的主要人物设定。这样的一个组合的家常里短就像是我们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一样,给人温暖亲切又接地气的观看体验。这样的氛围能让来此地的嘉宾也都放下包袱,呈现出自己较为真实的一面。

像《向往的生活》这样的“慢综艺”主要的环节就是干农活、买菜、做饭。这样简单却又远离现代城市智能生活的设定在表现戏剧性时,大多是通过展现人物在完成这些看似简单却又困难重重的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矛盾”和“冲突”。例如节目组不给生活费,必须靠自身的劳动来换取生活所需,那么这些习惯了城市生活的主持人和嘉宾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展现“戏剧性”的过程。这种看似简单却又“陌生化”的处理构成一种独特的“戏剧性”,是节目的主要看点所在。

二、注重情感传达

(一)受众自身的情感满足

传播学中“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看作是有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可见,受众是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媒介的。这一理论反映到综艺节目的传播中,就是长时间各种纷繁复杂快节奏综艺的“轰炸”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需要一些舒缓节奏的节目来调剂。而“慢综艺”的出现恰恰“满足”了受众的这一“需求”。

许多“慢综艺”牢牢把握了受众的心理与审美需求,准确进行受众定位,最大程度契合受众口味,以缓慢的节奏让受众获得精神愉悦放松的同时,又尽量满足观众建立“拟态”化的人际关系需求,比如看到节目固定成员与每期不同嘉宾的互动,产生一种在媒介情境中与社会发生互动的感受,仿佛自己也是节目中的一员,是节目的“参与者”。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很多的“慢综艺”中,“人”都回归到“大自然”中,远离城市的喧嚣和观众熟知的生活状态,形成一种“陌生感”。例如《向往的生活》中,让嘉宾远离聚光灯和银幕,来到一个贴近“自然”的环境中,也容易让观众认识到嘉宾不同的一面。当然,在这个节目中,让动物和植物参与到拍摄中,把它们变成朋友,以朋友的方式和平共处,是节目最大的亮点所在。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名字,节目后期还为他们增加了很多戏剧效果。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们需要到田间劳作,自己种菜,自己收获等,仿佛回到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回到人们和大自然最初相处的样子。

另外,除了《向往的生活》,《中餐厅》《青春旅社》《三个院子》等“慢综艺”也都选择了风景优美的地点作为拍摄场地,把大自然的美景通过节目进行呈现,把“人”置于大自然的大环境中,这是将自然与人类生活相融合的表现方式之一。

(三)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流露

不同于快节奏的“快综艺”利用紧张刺激的环节设置和高剪辑率使观众始终处于一种紧张兴奋的状态而无暇思索其他,在“慢综艺”中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是节目的主要看点。“慢综艺”节目中很大程度上融合了访谈节目的特点,只是主持人和嘉宾都设置在了一个较为宽松舒适的环境中,嘉宾更容易打开心扉。嘉宾自述的方式,使观众更能直观了解嘉宾的内心想法。主持人与嘉宾之间都是情谊相通的好朋友,仿佛也拉近观众与嘉宾之间的距离,使观众更能够体会其中的真挚情感。

《向往的生活》是以家人模式、自给自足的生产劳动、客人来家吃饭为主体框架,配以心灵交流的内核,讲述友谊、师徒、爱情等主题。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节目的核心部分,无论是家人之间、朋友之间还是师生之间。感情始终是这个节目最打动人的地方。

三、结语

一个综艺节目能否长期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关注,还是由节目本身的质量决定的。如何契合观众的心理需求,抓住市场机遇和找准节目定位,成为“慢综艺”未来发展的关键。而在继续探索新综艺的道路上,创作者们必须加强原创,杜绝抄袭,结合国内的受众群体认真研究其喜好,才能制作出人们喜闻乐见的综艺节目,从而提高节目的观赏性,传播正能量。

猜你喜欢

向往的生活戏剧性综艺
戏剧性十足的巴洛克艺术
美国自白诗的“戏剧性”
抖音:“滤镜”下的戏剧性与自我缺失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浅析真人秀节目《向往的生活》本土化回归
浅析“慢综艺”真人秀节目的成功之道
《向往的生活》:观察类慢综艺的叙事模式和内涵解读
符号聚合理论视野下《向往的生活》的价值取向构建研究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网络自制综艺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