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电视深度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2018-04-01薛伟国

视听 2018年12期
关键词:枫桥绍兴选题

□ 薛伟国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如果把消息等短、平、快的报道比作血肉的话,那么深度报道就是骨架。在当前的全媒体传播格局中,网络媒体的报道已在数量、时效、呈现方式、互动交流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强势日益明显。电视等传统媒体只有在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同时,把深度报道当作拳头产品,并创新此类报道的内容与形式,实施针对性与实效性强的差异化竞争策略,才能确保主流媒体应有的传播力、引导力与影响力。

一、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把握时间节点确定选题

深度报道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阶段性工作重点选择题材,积极反映时代主题,通过揭示新闻事件的实质性内涵,把抽象的新闻宣传转变成为具象的新闻报道,从而起到应有的舆论引导作用。在深度报道中,新闻事实不仅仅只是具体的新闻事件本身,更重要的是新闻事件与社会、新闻事件与人的关系。①在选择题材时,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发掘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不断增强报道的感染力。而把握时间节点来选择报道题材,则是一条事半功倍的便捷路径。

电视深度报道通常会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中心突出、内容丰富、指导性强。2018年6月,绍兴市举行首届发展大会,向世界展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亮点,来自海内外的1000多位工商界人士汇聚绍兴,围绕“拥抱大湾区,发展大绍兴”贡献才智。大会举行之前,绍兴电视台就在《绍兴新闻联播》中推出《喜迎绍兴发展大会·一带一路上的绍兴人》深度报道,早在会前就开始准备,栏目提前策划,记者精心采制,共推出10多篇。其中影响大的有《在疆越商:新丝路上谋划新发展》《在昆越商:螺蛳湾里做天下生意》《金海环境:深耕泰国市场谋求互利共赢》《海亮(越南)铜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带动投资地发展》等。绍兴经济具有很高的开放度,绍兴人又有闯荡世界的激情。这组深度报道不但展现了绍兴人和绍兴企业在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中奋勇拼搏的壮丽场景,还为“绍兴发展大会”营造了浓郁而富有特色的舆论氛围。

2018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是习近平同志作出重要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绍兴市的诸暨作为“枫桥经验”发源地,有责任坚持好、发展好、宣传好“枫桥经验”。为此,绍兴电视台特别策划了全媒体新闻行动——“夜泊”枫桥。绍兴电视台记者驻点枫桥9天8夜,采制了6篇蹲点报道。这些报道从“人”“从”“众”三个维度和三个“一”切入,分别循着“以人为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众志成城长治久安”的脉络,日夜兼程,点面结合,追溯“枫桥经验”的轨迹,讲述枫桥人物的故事。

深度报道涉及的多为重大题材或社会热点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出来的往往是最新鲜、最集中、最典型的事实,通过深度解读,可以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给受众以更多的启迪。这类报道是对新闻题材的深度挖掘,选题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题材类型也可以涉及时政新闻、民生新闻、文化新闻和社会新闻,甚至还可以是舆论监督。选题时要多着眼群众公共利益,找准与民生问题有关的报道切入点。

深度报道是对重大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做深层次的报道,选题是关键。选题如何,直接关系到传播效果。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题材选择,一般都是有重点的,即事实要新鲜、典型、有代表性,能有效折射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的整体情况。因此,在题材选择时一定要处理好深与近、深与活、深与新的关系,做到题材贴近、内容鲜活、表述新颖。要精心挑选那些对面上工作有指导意义的典型事实来进行报道,对选定的题材要深层开掘、纵深追踪、做深做透,以体现其应有的新闻价值。如何选题是电视深度报道能否成功的关键,报道什么,如何报道,要传播哪些理念,这些在报道实施前必须做好周密的思考。

二、尊重受众知情权利,立体化多角度解读信息

深度报道能够更加详实、全面、深入地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以及相互之间的复杂联系,立体化多角度解读信息。记者采制这类报道,是对受众知情权利体现出的最大尊重。在信息巨量的新媒体时代,受众对行使知情权利的愿望和对信息的获悉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了解浅层信息,而是需要知道更多深层次的内容。深度报道具有思辨色彩,能通过记者分析新闻事实和介绍背景材料,并对客观事物进行由表及里、由点及面的全方位透视,帮助受众选择、认知、评判复杂的信息,同时对他们进行舆论引导。

深度报道的选题非常重要,既要“上连天线”,又要“下接地气”。要把党的主张与普通百姓关注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报道,通过报道阐明主流媒体的立场。电视深度报道其实就是思辨色彩很浓的报道,当然此类报道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但更多的是以事实说话,让观众接受更深刻的道理。

信息量大的电视新闻节目,既要有“大梁”——以深度报道为代表的主干稿件,又要有“砖头、瓦片”——短消息、特写和简讯等。如果在综合性的电视新闻节目中,全是一些琐琐碎碎的小稿件,观众看了后就会过目即忘。长短稿件兼而有之,会给人优美的节奏感。②电视深度报道与一般短平快的动态消息有所不同,多采用聚焦式结构,侧重点在于抓住某个新闻事件,通过点的延伸与面的联系,展示新闻事实的宏观背景与现实意义。绍兴电视台的《绍兴新闻联播》注重多组深度报道在节目中播出,并以一些动态类的消息报道夹杂其间,优化了电视新闻节目的结构,体现出了一种韵律美。

要让深度报道有影响力,记者必须沉入基层,通过细致深入的采访去把握新闻事件的特点和本质。在分析事物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基础上进行周密思考,并注重细节的展示,有效体现报道的深度、高度、厚度、广度和力度。电视深度报道的采访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新闻事件中,记者要伴随事态的发展进程边观察、边叙述、边提问、边倾听,以获得许多深层次的内容,以满足受众对事实信息的需要。③为了搞好电视深度报道,绍兴电视台记者不只是做观察者和报道者,而是努力去做亲历者和记录者。由于许多报道都是记者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获取新闻内容的,因此报道的现场性与感染力都非常强。

深度报道的魅力在于其结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思辨色彩体现在记者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理性思考中。表现形式因事而异,不拘一格。为了增加新闻性,电视记者在采制深度报道时应该去刻意寻找一个动态的事件性由头切入。这样报道的情节与细节会更加丰富,会让观众感受到贴近性强。绍兴电视台的电视深度报道《夜泊枫桥》既是成组的,又形成了系列,如之一是《“人”为本:“红枫”引领》,之二为《“从”头越:共治之道》,之三是《“众”望归:平安小镇》,之四是《一起事故的“杨式”调解》,之五是《一个“挂牌村”的逆袭成长》,之六是《一种馆藏的“枫桥记忆”》。这组深度报道都有一个事件由头,记者非常注重情节与细节,采取的是故事化讲述,因此可看性很强。

三、优化报道呈现形态,凸显电视媒介传播优势

电视深度报道要为观众所接受,就必须优化呈现形态,凸显电视声画兼备的媒介优势,尤其要注重同期声的运用。在绍兴电视台的一系列深度报道中,无论是记者的现场出镜,还是面向采访对象,同期声的使用都非常频繁,有效地克服了深度报道容易出现“两张皮”的现象。

作为对社会现象宏观或中观层面的结构式展现,深度报道的每一个要素,如事实、背景、阐释、原因、过程、意义等都不是独自发挥功能,而是通过“叙事”过程,使每个要素在恰当的位置上交互作用,合力反映客观世界。④深度报道是对新闻事实的深度解读,电视记者在采访报道时,必须进行理性思考。一方面要展现新闻事实的宏观背景,另一方面又要分析解读此事件与相关事件的内在联系。电视深度报道要吸引人,除了内容生动外,形式也要生动。在绍兴电视台2018年播出的电视深度报道中,由于把抽象的元素具像化,让政治性、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使形态更为生动。

深度报道具有新闻性、调查性、解释性、分析性、思辨性等诸多特点,但对事实的充分报道则是其主要任务。为了搞好电视深度报道,记者适宜采用三种报道形态:一是连续式,即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在一定时期内进行持续性报道,讲究内容的连续性和形式的统一性;二是系列式,就是针对典型事件、热点问题和新闻人物,从不同侧面进行不同体裁的报道;三是组合式。在同一主题下集合几篇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来源的稿件,形成综合性和整体性优势,使主体在集纳报道中升华。⑤深度报道采访过程,通常就是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需要记者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通过对事实材料的选择、判断、概括、提炼和整合,揭示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发展趋势,引发受众的思考与共鸣。

时效并不是消息类报道的专利,深度报道也要讲究时效,要在题材重大、事实准确、内容丰富、导向正确、具有强烈思辨色彩的基础上追求报道的时效。现在的许多深度报道是非事件性的,而是主题性的。记者在报道时要努力去寻找一个事件性由头去切入,以此来增强深度报道的新闻性。

电视深度报道必须充分发挥电视的媒介优势,多利用记者出镜、同期声、现场音响等多种视听元素,通过对新闻事实的深入挖掘与深度解析,采制出有温度、有影响、有思想和引导力强的作品。电视深度报道既需要宏大叙事,也要通过细节展示来讲好故事,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态去进行报道。通过记者深入现场把观众带入到新闻事件之中去,才能增强观众身临其境般的融入感,突出电视媒介独有的叙事功能,让观众乐于接受。

四、结语

当前,媒体间的内容竞争重点已经由独家资源、独家素材、独家新闻的竞争,发展成为独家选择、独家视角、独家观点、独家组合和独家制作。融媒体时代,受众已不再仅仅满足于碎片化的消息类报道,他们需要了解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前因后果,渴求对新闻事实的权威解读和理性分析,而电视深度报道正好迎合了受众的这一需求。可以说,深度报道是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和引导力的有效武器,必须通过创新进一步做好做强做优。

注释:

①王妍妍.深度报道的选题视角[J].新闻前哨,2009(9).

②孙愈中.城市电视台新闻节目编排贵在创新[J].视听纵横,2003(1).

③陈文远.电视深度报道中的现场采访[J].记者摇篮,2014(4).

④龚立堂.说说深度报道[J].新闻爱好者,2006(1).

⑤张伟伟.深度报道采访的思维方式及其运用[J].新闻世界,2010(10).

猜你喜欢

枫桥绍兴选题
绍兴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枫桥夜泊
绍兴大闯关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坚持发展“枫桥经验” 创新枫桥警务模式
———记诸暨市公安局枫桥派出所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枫桥夜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