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记》中女性人物形象探究

2018-04-01王璐瑶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丝路艺术 2018年6期
关键词:后宫晏子韩信

王璐瑶(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一、前言

太史公司马迁历时十三载,几乎耗费一生心血,完成了《史记》这部涉及四千多个人物形象的历史巨著。从古至今,在浩如烟海的《史记》研究中,人们多关注在数量上和权势中占据着绝对优势的男性,殊不知《史记》中的女性形象也各具特色。《史记》中提到的女性人物约两百位左右,她们活跃在各自的舞台上,演绎着自己或传奇或平淡的一生。其中,司马迁专辟两卷集中写刘汉朝廷的贵族女性,并将其他众多平民女性附列于别人的列传之中。

二、后宫贵族女性形象

在《史记》中,后宫贵族女性形象主要记载于《外戚世家》,记述了后宫嫔妃的荣辱兴衰。宫廷中的后妃是悲哀的,她们的婚姻与政治、权利并存,命运更是无法由自己掌控。但是,在注定的“悲剧命运”下,这些后宫女性依然充满独特的个性,演绎出别样的风采。

(一)参政执政的掌权者

有一些后宫贵族女性,她们主动选择走上政治舞台,例如吕后、窦太后、王皇后等人都曾直接参与政治。她们用智慧和手段掌握国家政治的主动权,曾对帝王的政治决策或王朝的兴衰产生重大影响。

以吕太后为例。吕太后,名雉,是汉高祖刘邦的正妻,史书中常称其为“吕后”。吕雉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第一位临朝女主,是西汉初期最重要的一位政治女性,《史记》中《吕太后本纪》为她单篇立传即彰显了其重大政治、历史地位。历史上的吕后,是一位在政治舞台上“让男性折腰”的女性政治家,她完全具有比肩男性甚至超过男性的杰出政治才能与政治智慧,她卓越斐然的政绩就是其最好的佐证。但是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她却是残忍狠毒的。因此,后人给予这位中国古代社会女性临朝称制的开创者的评价褒贬不一、莫衷一是。但在大多数以悲剧结尾的贵族女性中,吕后不得不说是当时的得势之英雄。

(二)政治权谋的牺牲者

贵族后宫女性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帝王后妃,她们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政治的附属品和牺牲者。对君王来说,有利于政治则恩宠隆重,不利于政治则弃如草芥。孝惠皇后、薄皇后、卫皇后都是后宫悲剧女性的代表。

《史记·外戚世家》中,还有一位女性,她的悲剧命运令千百年来的读者唏嘘、伤感不已。钩弋夫人是汉武帝晚年最宠爱的妃子,她所生的儿子刘弗陵最后被汉武帝立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昭帝。但是钩弋夫人并没有“母凭子贵”,反而因此丧命。《史记·外戚世家》记载:“左右群臣知武帝意欲立少子也。后数日,帝谴责钩弋夫人。夫人脱簪珥叩头。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狱!’夫人还顾,帝曰:‘趣行,汝不得活!”当被问到立其子为什么要去其母时,“帝曰:‘然。是非儿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汝不闻吕后邪?’”

后妃,是君主制社会中一个独特的社会和文化阶层,生活在国家最高权力中心的她们,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帝王的宠爱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她们的政治地位和政治权利。为了个人的权利和家族的政治利益,她们要和掌握他们命运的皇帝、皇族做斗争,甚至彼此之间也要不停地相互争斗、相互残杀。斗争中的失败者,轻则遭受屈辱的对待,重则付出生命的代价。作为皇亲国戚的她们,表面上看似风光无限,实质上大多数命运都尤为悲惨,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或殉葬者。

(三)深谙帝心的善终者

虽然后宫女子大多结局悲惨,但其中也不乏足智多谋,深谙帝心的善终者。这些善终者有些是贵为皇后,有些是儿子继承帝位后被尊为皇太后而得以善终,而李夫人则成为汉武帝一朝唯一一位未能加冕后位,也未能享有太后至尊却终得善终的帝王后妃。

李夫人是汉武帝尤为宠爱的妃子。她虽不幸早逝,却一直为汉武帝所深深怀念。在她生前,她享受着帝王的倾心爱慕,荣耀备至;在她死后,她亦能深握君心,让汉武帝为之思慕,对其家人恩宠并重。而这一切皆根源李夫人在病重之时,因深谙在宫廷之中,“以色侍人,色衰而爱弛,爱弛而恩绝。”的侍君心里,故审时度势,于形容憔悴的病中,嘱托帝王,却坚决不让汉武帝看见自己的容貌,从而让自己完美的形象永存帝心,使得汉武帝顾念往日恩情,一直善待李氏一族。李夫人纵然有倾国倾城的美貌,但最为重要的是她能很好的揣度帝王的心思,不因帝宠而忘乎所以、有恃无恐。也因此,她成就了汉武帝心中可遇而不可求的美,让汉武帝在她死后的遗憾与惋惜中更加强化了对她的思念,这便是她与李氏一族终得善终的原因所在。

三、平民女性形象

平民女性是指出身于平民的女性,《史记》中所记载的平民女性不多,其中有深明大义的慈母形象,有远见卓识的妻子形象,还有孝顺女儿等平民女性形象。

(一)深明大义的慈母形象

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韩信与漂母成就了一段广为传诵的励志传奇:“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漂母的形象可以说是慈母与严母的完美结合。慈母总是愿意给我们更多的爱,不求回报,而严母却要求我们不断进步。漂母与韩信非亲非故,却因为拥有善良的品行而拯救了饥饿的韩信,并帮助他恢复斗志、重新燃起奋斗的激情。一个人的温饱固然重要,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更是我们不可丧失的东西。漂母的雪中送炭,让潦倒、失意的韩信感激不尽,激励的言语使经历过苦难的韩信充满斗志。后来,韩信被刘邦封为楚王,当他回到封地时,不忘赠漂母千金以表谢意。漂母这种无私奉献、施恩不图回报的优秀品德称为最伟大母爱的标志。

(二)远见卓识的妻子形象

晏子御者之妻,是司马迁的笔下一位贤明聪慧,卓有远见的一位平民女子。司马迁没有提及她的姓名,也没有记载她的出身。《史记·管晏列传》中记载,晏子是齐国的宰相,他的车夫之妻是一位出身低微的女人。但是,她是一个聪明、有智慧的女人。首先,她将自己的丈夫与晏子做对比,意识到二者的差别在于内在的才能与修养:晏子才高八斗,礼贤下士,勤俭节约;而自己的丈夫浅薄无知,依仗着晏子而趾高气昂。不仅如此,她还敢于指出丈夫的缺点,帮助自己的丈夫重新审视自己,在才能和修养上向晏子看起,补其之短。其次,她富有远见。她了解自己的丈夫,用计谋帮助他的丈夫来改过自新。结果正如她所料:从此丈夫改掉趾高气昂的神态,变得谦虚恭谨,后来,被晏子推荐为大夫。晏子御者如果没有其妻子在其成长过程中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也许终其一生也只能做一个平凡的御者,不可能有所作为。

除此之外,司马迁还塑造了一批极有个性的平民女子:卓文君夜奔相如,大胆当垆卖酒,可谓勇敢叛逆;聂荣为了扬弟大名,义奔韩市辨认聂政,钪锵有力,高呼苍天,刚烈而死。

四、结语

《史记》中的女性形象极富特色,贵族女性形象复杂多变,平民女性个性突出,充满了社会生活气息。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可以说是《史记》一书伟大成就的又一闪光点。

猜你喜欢

后宫晏子韩信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晏子不辱使命
一个易拉罐引发的后宫戏
后宫正传
晏子使楚
追韩信
晏子使楚
晏子辞退高缭
中医护理干预产后宫缩痛的效果分析
《后宫·真烦传》专题之女帝家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