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模式探索

2018-04-01黄思思

发明与创新 2018年17期
关键词:馆员纸质图书

黄思思

秭归县图书馆 湖北 宜昌 443600

引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本文主要对“互联网+”时代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模式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旨在为图书馆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一、“互联网+”与图书馆融合发展

图书馆是一个开放性与包容性较强的公共服务场所,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应积极探索符合自身行业性质的创新服务模式,为读者提供更加完善便捷的服务,建立科技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智能服务体系。

二、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的变革

目前,大多数图书馆服务内容单一,服务理念与服务模式滞后,馆内部分珍藏本、孤本因特殊原因无法借出,导致纸质类文献利用率低。对此,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为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机会。在传统服务模式的基础上,“互联网+”读者服务模式对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图书资源的利用模式以及图书的借阅模式进行了改革创新。

1.文献资源整合利用智能化

采用数字化模式对书籍、报刊、光盘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二维码等物联网技术,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进行统一身份标识并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便于读者查阅自己所需文献,确保信息的一次性读取。

2.文献检索获取途径多样化

“互联网+”读者服务模式下的文献检索是借助移动终端对资源进行检索,速度快、效率高。在文献获取方面,由于前期对纸质与非纸质载体资源进行了数字化整理,大部分图书都实现了在线阅览功能。对于需要借阅纸质资源的读者,在网上完成借阅操作,快递就会把借阅的图书送至读者家中。

3.完善馆员服务方式

在传统服务模式下,馆员是信息资源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不仅要负责图书的借还,还要为读者提供各种信息。而在“互联网+”读者服务模式下,读者实现图书的自助借还,这大大提高了馆员的工作效率,使其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4.对读者需求进行大数据分析

读者的行为信息对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图书馆要利用大数据,挖掘读者隐性需求,为读者提供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

三、结语

“互联网+”读者服务模式满足了读者个性化、多样化、便捷化的需求,但从目前来看,“互联网+”读者服务模式面临资源信息标准不统一、图书馆资金短缺等重大挑战。相信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创新模式也会越来越完善。※

猜你喜欢

馆员纸质图书
图书推荐
四川省图书馆发布2019年阅读报告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勘误
班里有个图书角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全媒体时代纸质图书出版思考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