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政策规划体系解读

2018-04-01本刊编辑部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战略农业农村

本刊编辑部

一、《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主要精神

省委、省政府于今年1月22日印发了《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即省委2018年1号文件,对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文件全面阐述了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了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的目标,同时明确了2020年、2035年两个阶段性目标。可以说,这个文件管长远、管方向,定思路、定任务,搭建了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其主要精神体现为“五个聚焦”:

1.聚焦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文件明确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的位置,县乡两级党委、政府要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抓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上,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以优先发展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2.聚焦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振兴是“五位一体”的振兴,应坚持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谋划、协调推进。文件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对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质量兴农之路、绿色发展之路、文化兴盛之路、乡村善治之路、中国特色减贫之路作出具体安排。

3.聚焦城乡融合发展。着眼于重塑城乡关系、健全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打破权益僵化固化模式,推动城市服务、人才、资本“三进乡”,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提出推动人才管理职能部门简政放权,保障和落实基层用人主体自主权。鼓励引导和支持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明确政策边界,保护农民利益等。提出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等。

4.聚焦统筹推动。乡村振兴必须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性。文件提出坚持规划统筹,实行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坚持智力统筹,建立省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建设省乡村振兴信息平台;坚持考核统筹,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等;各市党委和政府每年要向省委、省政府报告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用统筹凝聚各方合力,汇聚振兴乡村的强大动力。

5.聚焦党管农村工作。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文件提出,要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县委书记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实行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省市县党委成立由书记担任组长的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研究重大政策,审议重大工程,确定重大计划,推进重大行动;成立党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发挥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导检查等职能。省级领导干部联系县乡村,加强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

二、《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编制的主要背景和框架内容

主要背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山东充分发挥农业大省优势,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对山东来说不仅是重大责任、重大使命,更是重大机遇,为我省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1.推动乡村振兴,是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山东工作总要求的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发展高度重视、寄予厚望,明确提出“两个走在前列、一个全面开创新局面”的工作总要求。坚持“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对山东的重大考验和实践检验。必须始终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以只争朝夕和“功成不必在我”的使命担当,举全省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扎扎实实深入推进,确保干出成效、创出经验,为全国乡村振兴作出山东贡献。

2.推动乡村振兴,是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战略选择。当前,我省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但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基本公共服务短缺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要素不平等交换仍然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重塑城乡关系,强化制度性供给,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着力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3.推动乡村振兴,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也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培育农业“新六产”,有利于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增创山东农业发展新优势,加快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

4.推动乡村振兴,是顺利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现实需要。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最后一公里”,是检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的重要标准,必须全力以赴、精准施策,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筑牢产业发展基础,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将有效提升“三农”发展的协同性、关联性、整体性,使全体农民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从国际看,纵观世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历程,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早期阶段,发达国家也曾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增速放缓、农村劳动力外流、耕地闲置和农村衰落等问题。通过积极探索实施本国版的乡村振兴战略,制定综合政策,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开发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产业,逐步实现乡村重建,成功扭转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态势,逐步实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

从国内看,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一些先进省份,立足资源禀赋和自身实际,围绕搞好乡村建设和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着力打造宜居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乐活乡村、善治乡村,已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标杆。特别是部分省份,创新发展思路,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大对传统农业农村的全面改造,着力推动高端特色农业、乡村民俗旅游发展,有效激发了乡村发展动力和潜力,快速实现了弯道超车。这些都为我省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经验借鉴。

从我省看,目前常住人口已突破1亿,即使未来城镇化率达到70%的较高水平,仍将有3000多万人生活在农村,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城乡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人民群众对优质农产品、生态产品、乡村旅游等的需求更加迫切,质量和效益成为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主题,乡村经济将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在政府引导和市场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城乡发展要素双向流动,城市资本、技术、人才下乡的进程不断加快,农业农村成为投资兴业新的热土,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拓展了广阔空间。

框架内容

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除前言外,共包括11章、39节内容。

概括起来,就是“13613”的框架体系。

“1”即打造一个样板引领。

聚焦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山东方案”,把标准化的理念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咬定“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不动摇不放松,高点定位、加压奋进,着力打造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三生三美”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充分考虑我省实际,确定了“六五四三三”的乡村振兴指标体系,即产业兴旺“六化发展”、生态宜居“五有建设”、乡风文明“四率提升”、治理有效“三项工程”和生活富裕“三个维度”,共涉及27项具体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9项、预期性指标18项。

“3”即实施“三步走”战略。结合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趋势,针对沿海、平原、山丘区、滩区、湖区等乡村面貌,探索适宜性路径,将我省村庄分为示范引领、特色发展、改造提升、搬迁撤并等四种类型,差异化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村庄发展“三步走”战略,每五年一个大台阶,实现点上示范、面上展开、连片发展、整体提升。规划到2022年,全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取得重要突破,30%的村庄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30年,山东特色美丽乡村整体塑形,60%的村庄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35年,广大乡村“齐鲁风情画”全面展现,全部村庄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6”和“13”即实施6大工程、13项行动计划。规划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格局、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的基础上,采取项目化推进的方式,提出19个重大工程、重大行动专栏,作为实施全省乡村振兴战略的骨干支撑。其中,涉及6大重点工程,包括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新六产”发展、质量品牌建设、农业开放合作、生态保护支撑体系、脱贫攻坚等;以及13项重大行动计划,包括农业科技“展翅”、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明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传统文化传承、人居环境整治、农业绿色发展、生态保护修复、乡村社会治理、就业创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服务等。

三、关于5个工作方案

为健全完善乡村振兴政策规划体系,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省发展改革委、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农业厅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五个专题分别制定工作方案,配套实施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案依据全省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以落实落细为重点,充分体现可操作性,坚持项目化推进,突出总体要求、工作重点、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内容,分别以表格形式列出若干支撑项目,并明确了建设标准、实施区域、资金来源、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全力保障乡村振兴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效。

四、政策规划体系的贯彻落实

我省制定出台《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5个工作方案,形成“1+1+5”(即1号文件、1个规划、5个工作方案)的政策规划体系。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框架已经全面拉开,乡村振兴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攻坚战,必须保持定力,踏实前行。

一要把握好目标定位。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应当做到方向正、质量高、全方位、有特色、可复制。方向正,坚持党管农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质量高,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质量发展,实现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三生三美”。全方位,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有特色,坚持因地制宜,展现山东风貌,传承儒风齐韵,在全国“富春山居图”中描绘齐鲁风情画。可复制,形成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一整套政策制度、标准体系、路径方式和典型群体,为全国提供富有生机活力的乡村振兴山东方案。

二要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要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七改”,从解决脏乱差入手,改善村容村貌,给老百姓一个干净的家园,使他们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要强化示范引领,围绕“五个振兴”,提升完善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省里每年支持建设500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市县同步打造。

三要以改革激发活力。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要通过改革打通制约乡村振兴资源要素瓶颈,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优化“人”“地”“钱”等要素保障。探索落实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具体办法,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

四要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规划先行,多规合一,一张蓝图绘到底;要制定完善标准,注重质量,久久为功,从容建设。既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更要注重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既要有面子,也要有里子。广大农民群众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必须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乡村振兴的持久动力。

猜你喜欢

战略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战略
战略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