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在综艺中的体现
——以湖南卫视《儿行千里》为例

2018-04-01谢晗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丝路艺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综艺亲情儒家

谢晗(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近些年以来,综艺节目呈现大热趋势。各类不同类型综艺,借着这股潮流不断涌现。收视率最火爆的《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等霸占观众的荧屏,“快综艺”呈现出井喷式发展,在霸屏的快综艺中,传统文化并没有得到太多的体现,相反,运用无零头、恶搞等反常规、反理性的幽默搞笑手段成为各个节目普遍运用的技巧。各种正统传承的文化价值理念在这些节目中面临崩溃和挑战,观众对此类节目的追捧也体现出了传统文化价值的淡忘。

湖南卫视《儿行千里》原创综艺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应运而生。每一期节目,主持人何炅会和请来的漂泊游子,讲述他们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中,与父母之间发生的妙趣横生、生动感人的故事。“儿行千里”这个词语承载着亲情孝道、家国情怀等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理念。

一.儒家“亲情孝道”的体现

如果说,慢综艺的回归是对缺失传统精神的反思与思考,那么湖南卫视这档原创节目则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召唤与回归。在我国,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在继承西周“孝”观念的基础之上,创立了以“孝悌”为核心的孝道思想。几千年以来,由于历史条件和政治的影响,儒家孝道被赋予了超越一般家庭伦理的内容和地位,一直被奉为道德准则的核心。

(一)孝道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基础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还会流传着“百善孝为先”的说法,世俗的普遍眼光认为,这是一个人最初的美好的德行和基础。中国社会中将“孝道”放在了道德本位,特别是家庭本位上,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落脚点还是在道德上。而道德的起点又在于“孝道”。在《孝经》中有一句话是“父子之道,天性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同时又对我们有养育之恩,子女自然而然就有了爱戴父母的本性。播出的第一期节目中,嘉宾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后何江,在美国求学的十几年里,何江每天都坚持和爸爸妈妈保持联络,关心父母的一切。观众看到之后,普遍都会对何江产生心理认同感,他具备了仁爱思想就会为人们所称道。在儒家的伦理道德构成中,孝道思想是其他一切道德的出发点,个人价值、社会价值都需要在“孝”的意识为起点的道德伦理中完成。

(二)孝道是家庭关系的纽带

在中国文化中,以孝道为核心的家庭伦理观念,把一个个家庭成员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不因为人生际遇等变化而断开联系。我国自古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更何况是父母的生养之恩泽。在《儿行千里》第八期节目中,企业高管李爱军从姐姐家里把母亲接到身边之后,每天变着花样给母亲做饭,去菜市场挑选最新鲜的食材、每天陪着母亲散步。李爱军的行为不仅仅是出于一种自然情感,还有一种“父母在,不远游”的伦理规范。

亲情孝道是中华民族对一个人所有价值判断的基础。孝道一般认为是子女对父母的情感、对父母行为、心理上的回馈。在最近热播的各类“慢”综艺中,表现亲情也有很多,它们更多的是选择明星的视角,本质还是一种粉丝对明星私下生活的好奇揭秘。《儿行千里》是直视素人的朴实情感,正因为都是普通人,这档节目更能代表国人的一种亲情之爱,让大家在普通人的故事中产生共情。

二.儒家“推己及人”的体现

“推己及人”就是儒家的“恕道”。在《汉语大词典》中,对“恕”的解释有两层意思:一种是指仁爱待物、推己及人。在人际的关系交往当中,对待他人仁爱,强调人与人之间双向的道德感;另外一种是指原谅、宽恕的意思。儒家认为“恕道”是“仁”的内容,是推行仁爱的一种具体的方法。

(一)“推己及人”是修身求仁的基础

从各类活跃的综艺节目到整个影视圈,节目过度的向市场化方向发展,而忽视了本身艺术性及对受众道德的引导与规范。儒家思想作为道德修养学说的典范,为各大节目对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倡导与回归,提供了借鉴与引导的可能性。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出自《论语·雍也》)。它讲的是由立己到立人,由欲达己而达人,是一个由小我转换为大我的,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一个过程。这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即“忠恕”。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

在《儿行千里》第三期节目中,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兵李彬十多年来一直为自己的战友、烈士的父母尽孝心的故事。节目选择这样一位做好人、行善事的嘉宾参加无疑是对儒家“推己及人”道德感的认可。它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把自己和他人连接起来,化个体的小我为社会的大我。

(二)“推己及人”的价值共识

价值共识是指特定的社会共同体在社会生产过程中,通过社会交往实践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一价值观念,通过社会交往实践对社会生活中某一价值观念所达成的相对一致的共同理解和见解。

在很多真人秀综艺中,我们可以发现个别道德行为失范问题凸显。甚至在一些节目中,节目的设置刻意制造矛盾、纠纷来炒作话题,利用受众“猎奇”心理来增强节目关注度。比如在湖南卫视前期策划的节目《完美假期》中,就是以金钱为驱动力,让不认识的人们在一个房间内相互争夺,相互淘汰。

“推己及人”是儒家“恕道”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是中国人类社会几千年来一直在追求的、同时也无法完全接近和抵达的价值理想。而当这种理想在个人的身上得以很大的体现的时候,完善的人格,“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风险会让所有人动容。援非铁路父子周平、杨周,放弃机会在四川山区太和乡任教的吴松家族,他们都是用行动践行了“推己及人”的“仁爱”之情。

三.对传统文化价值在综艺中的走向思考

本篇文章所作的对湖南卫视原创节目《儿行千里》的个案探析中,虽然这档节目在短时间内引发了人们关注,但它的收视率关注度还是微乎其微,这不能不引发我们对于物质与精神的思考。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对于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来说,它是核心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我们现当代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根源,也是我们民族数千前来可以薪火相传的脉络。同时,我们也处在一个文化多元、现代都市文明强势发展的社会中,对时代脚步的跟进,谋求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发展也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在两者之间保持着相互平衡,如何在节目保证收视率、保持创收的同时,坚持文化价值理念的正确走向是目前所有的综艺节目都面临的问题。

针对收视习惯一直在变化的受众,如何跟上时代的变化运用现代技巧与审美观念,使综艺不会过于形式化而产生厌倦,能够为广大受众所认同,激发对传统文化情感的共鸣,是传统文化类综艺走出困境的途径之一。

四.结语

《儿行千里》做了一个好的范式,它在艺术处理方面明显提升了一个层次,亲情孝道从负重感转向了唯美表现,不同的家庭所展现出的形态也完全不同。但是在其他题材类型,节目制作方又需要保持对这些问题敏感的关注。不仅仅是孝道,还有其他的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它们都需要换一种形式,以一种更雅致类型同时又被观众接受的姿态让人们接受。如果节目制作能够深度关注到收视群体年轻人的心理,用一种他们关注的角度去表达,势必会引发关注。

猜你喜欢

综艺亲情儒家
永不凋零的亲情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网络自制综艺的崛起
清明话亲情
孙红雷:我不是综艺咖,还是要好好演戏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