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电影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运用探析
2018-04-01彭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州区农村电影放映队新疆维吾尔自治839000
彭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州区农村电影放映队,新疆 维吾尔自治 839000)
前言:为贯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应以先进文化为依托,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因而在农村实施公益电影放映工程,为农民带来更多的文化服务,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应重视对公益电影具体运用策略的研究。
一、公益电影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一)有利于满足农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现阶段,各类型电视节目已经使农民产生视觉上的审美疲劳。公益电影作为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传播形式,有利于满足农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公益电影的特点使其能够在农村获得迅速的推广和传播。主要体现为:(1)公益电影放映组织实施较为便捷,对场地条件无太高要求。(2)农民内心深处对电影有着特殊的情感。(3)当前电影放映均为数字播放,在画质、声音、场面等方面有了质的飞跃,表现形式更加震撼,能够激发农民朋友的观影兴趣。
(二)有利于培养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题材多为关系到农民生产生活的科教类影片,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和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用先进思想和文化充实农民的知识结构体系,从中吸收到更多发家致富的思路和经验。以科技促进农村的发展,从而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此外,科教类电影以直观方式展示先进科学技术与经验,便于农民的理解、掌握和运用[1]。
(三)有利于促进和谐文明的新农村建设
公益电影能够向农民传递各种爱国主义精神、思想道德文明、感恩励志传奇等。由于此类公益电影内容多为真实故事改编,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进一步激发农民善良、朴素的品质。借助上述题材的公益电影能够起到营造良好民风,净化农民思想的作用,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文明的农村大环境。
(四)有利于丰富农村弱势群体的精神生活
一方面,以公益电影形式向农民传达政府各项惠民政策。例如一些电影通过生动有趣、富有情怀的小故事及轻松幽默的表现形式,向农民展示惠民政策给农民生活所带来的改观,如良种补贴、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多数年轻人走进城市工作和生活,农村的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每年只增不减。通过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这一民心工程,为老人与儿童的生活增添活力,使其感受到国家和政府所带来的温暖。
二、公益电影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具体运用
(一)加强对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的宣传
想要拓展农村公益电影的影响力度,必须重视宣传工作。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开展:(1)国家能够通过电视台、媒体、报刊等多种渠道宣传公益电影,并制作相应的公益短片。(2)地方政府应在中央领导下,结合农村实际情况,采用政府公报、新闻报道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3)为确保农民能够真正意识到公益电影放映的意义,村委会相关负责人应站在农民角度,向农民进行细致的讲解和宣传。并通过张贴观影公告、广播告知等方式,便于农民随时掌握电影放映动态,避免错过观影情况发生。
(二)综合考虑观众需求,合理选择放映影片
目前,很多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的影片质量较低,题材单一、缺乏新意。基于当前现状,在选择放映影片时,应综合考虑观影群众的真正需求。选取那些能够传递正能量、群众反映反响好的影片放映,从而激发农民的观影兴趣。此外,国家应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以此来鼓励电影制片单位拍摄出更多符合农民喜好的影片。为此应健全和完善市场调查机制,全面了解农民朋友喜欢的电影类型,为影片拍摄和制作提供参考。同时,对于那些为农村电影市场做出贡献的制作单位,国家应给予奖励,并支持其影片的发行。
(三)加大对放映资金的投入力度,确保专款专用
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上升,公益电影放映成本随之增加。为了促进公益电影放映的顺利开展,国家应增加政府财政在这方面的支出,给予充足的物质保障。同时,为了确保这笔资金能够真正用到公益电影放映上面,应严格控制资金流向,以此来保证专款专用,健全监督机制,提高资金使用的科学性[2]。
(四)重视对放映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放映员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公益电影放映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必须重视对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加强对放映员思想教育,使其意识到这份工作的伟大之处,以更加真诚和负责的态度来执行电影放映工作;同时,重视对其专业技能培训,包括电影放映设备的操作、维修、养护、故障处理及检测流程等,为电影放映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此外,应结合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放映员的薪资福利待遇,使其在心理上对这份工作有归属感。
总结: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关系到民生,促进农民文化水平的提升、丰富精神生活,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为充分发挥公益电影对农村文化建设作用,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重视宣传工作、不断提升放映员素质,从而满足农民多样化的观影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