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五音戏传承与发展初探

2018-04-01尚思大连艺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00

丝路艺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五音码头发展

尚思(大连艺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绪论

五音戏原名肘鼓子(周姑子)戏,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大致分为东、北、西三路。此后,由于种种原因,东路和北路逐渐衰落,只有西路传下来,即淄博的五音戏。

山东的五音戏是地方戏曲中的一朵奇花。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艺术的追求也在不断变化,五音戏与其受众群体也逐渐走得越来越远。这就使得五音戏难以保护和继续发展,加强五音戏的继承和发展迫在眉睫。

一、五音戏的起源和发展

(一)起源

五音戏最初被称为“秧歌腔”,又称“姑娘腔”,现如今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五音戏起源于山东省章丘地区及周边一些城市,主要是农民在农会和节日之时,自发的以唱歌和跳舞形式来庆祝收获,表达丰收后的欢乐心情。五音戏最早的演出形式是在清朝流传下来的,也被称为肘鼓子(周姑子)戏。清翟灏在《通俗篇》中有提五音戏的记载道:“今有秧歌,本妇所唱也。《武村旧事》元夕舞队之‘村田乐’即此”,描述了五音戏最初的演出形态。

(二)发展及成熟

五音戏最早从清朝流传,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后,开始出现一、二人打锣鼓,三、四人表演的小戏班,他们往往由一个家庭四五口人的演出小集体组成,当地的人就把这样的演出小集体称为“五人班”。“五人班”的发展逐渐壮大,开始进入市区茶馆演出,被誉为““五音泰斗”的著名表演艺术家邓洪山先生(艺名“鲜樱桃”)就是在“五人班”这一时期成名的,“五人班”时期也是五音戏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邓洪山先生所带领的“五人班”多次受邀到北京、上海等地进行演出,在应邀演出期间,邓洪山先生在由英国人开办的“百代唱片公司”里,制作了七个戏共六张唱片,随着唱片中音乐的快速流传,五音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观众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从济南到淄博、潍坊的农村,大批专业的“五人班”演出队伍相继涌现,红极一时的“五人班”在当时并没有正式的名称,邓洪山先生借用了他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EMI)录制时所写的“五音泰斗”四个字中的前两字,把“五人班”改为“五音戏”。从此,五音戏这个名称被沿用了下来。

现在,原来由邓洪山先生所拥有的“五人班”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专业的表演团体——淄博市五音戏剧院(1998年更名)。目前,有100多名专业表演者通过不断的彩排表演新剧目,为五音戏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二、五音戏的艺术特色

(一)音乐与唱腔

中国戏曲音乐中的音乐主要是为了促进戏剧情节的发展,在戏曲中表现主要人物情感,有一定的规律性,又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创造性的技巧。五音戏的戏曲音乐主要有三种板式类型,如:悠板、鸡刨爪、二不应等板式。[1]

2、唱腔

五音戏唱腔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把声音和感情联系起来,以情带声,以字行腔,先吐字,后行腔,边唱边说,唱中加说(或说中起唱)。例如五音戏剧目《亲家婆顶嘴》中乡里妈妈的唱段多为唱中夹说,大段的唱腔中夹杂着一段数板念白。五音戏的传统剧目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它以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和家庭伦理为剧本,运用当地语言,抒情丰富,具有民间语言运用和文学表现力的特点。[2]

(二)舞台与表演

1、舞台

五音戏最早的演出场地是“打圆场”和“土台子”。后来,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演出水平的提高,五音戏开始进入专业舞台演出,走入剧场剧院。五音戏的演出对舞台要求并不复杂,主要以简单的画面幕布为背景,加上灯光配合戏剧情节来表现。如《王小赶脚》中的幕布背景是一副简画的乡野情景,赶脚的驴也是简笔画法。这点不同于昆曲等其他戏曲形式,五音戏的舞台场景布置不需要真实的道具来应景。

2、表演

五音戏在表演时通常是先吐字,后行腔,腔调旋律变化较多。其演唱多用本嗓,女腔尾音旋律会有延长,后尾用假嗓翻高,称为“云遮月”[3]。五音戏的曲调时而通俗质朴,时而优美抒情,适于抒发情绪和表达不同戏剧人物的感情。扮相上五音戏的表演最初是二小戏(小旦、小生)及三小戏(小旦、小生、小丑),后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又增添了文场伴奏等其他表演形式。

三、五音戏的传承与保护

(一)农村与城市中的传承与保护

1、农村

3.由于招标代理机构对有关政策规定把握不住,业务能力不强引起的不规范行为。一是招标采购文件存在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条款。二是采购文件未体现政府采购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之政策。三是采购公告内容信息不完整。四是采用综合评分法时评审标准中的分值未与评审因素的量化指标相对应。五是采购需求中的技术要求指向特定产品。六是采购文件将非进口投标产品生产厂家授权函原件及售后服务承诺函原件作为资格条件。

五音戏发源形成于中国民间,已成为人们生活娱乐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在山东,五音戏的主要发源地一带,还有一部分老一辈的五音戏戏迷。五音戏作为一种地方戏曲其创作的主要灵感也是来源于农村生活,邻里乡间。淄博的五音戏剧院也经常安排一些演员到乡下演出,并且深入到五音戏曾经发展过的地方,这样不仅能够磨炼新演员的表演技艺,取材新的创作素材,也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而作为地方戏曲五音戏,也需要有源源不断地灵感来激发好的创作,走进乡村体验风土人情正是其灵感来源之一。

五音戏根植于一方水土曾给人们带来很多欢乐,在发展的过程中从邓洪山先生的“五人班”到专业剧团的产生,都让五音戏的发展模式趋于正式化。但现如今在农村,除了一些老一辈的受众群体之外,年轻人提到五音戏都非常的陌生,这对五音戏的生存和发展是很不利的。要想重塑五音戏昔日的繁华景象,首先要从其主要发源地开始进行宣传,毕竟山东一带是五音戏的根,熟悉的本土语言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五音戏,并且吸引年轻一代去学习五音戏,成为五音戏的传承人,使这一稀有剧种生存传承下去。

2、城市

城市中对于五音戏的宣传除了吸引年轻人走入剧场剧院之外,最首要的任务还是要有新的剧目。例如:越剧近几年就根据大众所喜欢的小说及电视剧,排演了新的剧目,如《步步惊心》、《甄嬛》等,都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五音戏可以从这方面入手作为借鉴,除地方的本土性剧目之外,也选择大众喜欢的内容进行编排,推出属于自己独有的新剧目,吸引更多人走进剧场剧院。

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由于工作较繁忙的原因而没有时间亲临现场欣赏五音戏,针对这一部分城市人群,可以通过节日中的特殊活动来加强宣传。例如:在2013年淄博陶瓷科技城举行的元宵灯会上,五音戏的亮相就曾让人耳目一新。灯会上出现了一盏特殊的花灯,花灯的整体是由九个不同的人物脸谱组成,这些脸谱的扮相都是五音戏剧目中观众比较熟悉的人物形象,花灯名为“五音飘香”吸引了无数观众驻足观看,成为当晚人们热议的话题。这样以节日活动作为宣传的方法也是值得借鉴的,可以让工作繁忙鲜少走进剧场剧院的受众群体,通过这样的宣传方式来了解和感受五音戏。

(二)与旅游文化相结合的传承与保护

文化艺术与旅游业相结合,是当下一种常见的演出模式,这样的演出模式在开发旅游业的同时宣传了当地的民俗文化,起到“双赢”的效果,也能更多的引起人们的兴趣。例如:杭州有“给我一天,还你千年”的《宋城千古情》;云南有大型实山实景演出的《印象·丽江》;2014年在内蒙古推出《梦幻阿尔山》等,这些实景演出融合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山川河流、民俗特色、民族服饰等,再辅助以舞台灯光技术的效果,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也弘扬了地区的文化艺术发展,实现了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赢的效果。

作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戏曲曲种,五音戏的发展也可以借鉴上述实例的表演模式,并将其与当地的旅游文化结合起来。一方面,它可以加强宣传。另一方面,也为五音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以下为几点思考方向(仅供参考):

1、五音戏与“聊斋文化”相结合

淄博最出名的文人是蒲松龄,每年蒲松龄的故里都会举办“聊斋文化旅游节”和“国际聊斋文化旅游节”。在五音戏的传统剧目中,有一出戏叫做《云翠仙》就是根据《聊斋志异》中的人物故事改编而成的。而该剧(即《云翠仙》)的创作也打破了五音戏中“现实主义”的传统。根据蒲松龄的聊斋故事改编而成,上演了一部由鬼神组成的“浪漫剧”,这使得原本熟悉的五音戏蒙上了神秘的面纱,给观众带来无尽的清新。该剧还加入了民族交响乐、舞台场景自动化等效果,舞台背景也脱去了以往简单的样式而采用实物绢花式,是传统意义上“庄户戏”向“都市五音戏”的转变,深受观众喜爱。

2、“五音戏”与周村旱码头旅游文化相结合

周村古城旱码头,原名周村古商城,有“天下第一村”的美名,又因其建筑风格独特,被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建筑博物馆群”。周村古城旱码头对于研究古代商业的发展有着很高的价值,并且旱码头也曾是五音戏主要的演出场地,当时以邓洪山先生为代表的“五人班”,在旱码头一带的演出很有名气。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先生来旱码头演出时,也曾观看邓洪山先生的表演,对其大加赞赏。现如今,周村古城旱码头每年接待成千上万来自国内外的游客,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这里体验中国的民俗特色,这也是大力宣传和表演五音戏的好时机。例如:2004——2006年举办中国(周村)“旱码头”旅游文化节、2006年举办“旱码头”杯世界旅游小姐大赛、《闯关东》 《大染坊》 《旱码头》等影视剧组纷纷进驻旱码头,这一系列措施使旱码头旅游管理模式成为旅游业新的亮点。曾经作为五音戏主要演出场地的旱码头,本身就有一部分热爱五音戏的受众群体,再通过文化艺术与旅游业相结合的发展经营模式,相信会给五音戏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结论

五音戏历经三百多年的历史发展,已跻身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戏曲面临着继承和发展的问题,一些文化的精髓甚至消失了。虽然我们现在正处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却没有上限。文化可以增强壮大一个民族,增强民族发展的基础和民族自豪感。地方戏曲要想继续继承和发展,就需要更多的观众来理解、欣赏它,同时也需要新的优秀剧目、表演领袖和新的营销模式来注入活力。要在困难的差距中找到一条适合发展五音戏的道路,这是未来对五音戏发展的必然要求。而继续传承与发展的目标实现,需要个人力量的支持,社会团体的支持,以及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尽力而行。

注释:

[1]周艺,李善昌.五音戏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10.

[2][3]信慧忠.五音戏音乐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54,40.

猜你喜欢

五音码头发展
全自动化码头来了
继齐韵往昔,以今声开来——思考自五音戏主奏乐器的演变、本体及延伸
中药结合五音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体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基于微信订阅号的耳鸣管理理念在影响中医五音治疗耳鸣患者预后中的作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从“润腔”看霍俊萍五音戏演唱特色
前往码头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在码头上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