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现代语境中的观照和反思:再谈贡布里希艺术批评中的理性原则

2018-04-01李晓东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00

丝路艺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贡布里希后现代图式

李晓东(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 济南250000)

一、贡布里希艺术批评的理性原则

贡布里希作为二十世纪最著名的艺术史论家和评论家,在他看来,强调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主体中的重要地位,正如《艺术的故事》所说:“ 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贡布里希认为艺术家就是创造好的图像和图式的人,他们的作品是基于艺术家生活经验和心理反应,是对外部世界的内心情感表达。而这些经典的范式和心理情感的表达早已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我们的审美价值和生活实践中,成为鲜活的、伟大的艺术创作源泉而深深影响以后的艺术创作主体和形式。贡布里希认为从古至今的经典艺术的产生和图像制作的过程都是遵循这一基本的原则,因此他认为艺术家创作的过程是借鉴了这些经典的图式和原则,也为后世的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图式,这就是贡布里希认同的“图式”原理。

他的这一“图式”原理正是他艺术批评的理性原则的重要标志。他认为艺术家的创作并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脑海中的灵光一闪,更不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复制,也不是对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在表达,而是对于经典传统的图式的继承和修改,都在这一审美范式下完成的一系列艺术创作。

对贡布里希而言,各种艺术图式不是来自艺术家的创作冲动,也不是艺术家自我意识、心灵感应的复制品,而是对传统经典图式的继承与改造,是艺术灵感与理性控制之间精巧的平衡,艺术的发展与传承的就是这些经典图式所呈现的基本原则,而艺术批评就是要坚守这些基本原则,制定规范和体制来维护艺术的繁荣。如果艺术家仅仅是为了表达个体无意识激情的冲动或于对图像的拼凑、分割和扭曲,艺术创作必然成了一种随心所欲、毫无理性的情感宣泄,进而破坏了整个艺术史过程所呈现的基本理性原则,那艺术的意义也就荡然无存了。

二、后现代语境中的“理性死亡”

随着后现代艺术的发展,现代的艺术史论者、批评家和艺术创作者们不断质疑贡布里希坚守传统、注重传统、反对多样性的艺术观。他们认为,传统的艺术只是一种前人的成功范式,只关注艺术家生平、艺术作品的风格流派和艺术史的历史特点等艺术史的浅显问题,已变得毫无现实意义,因此传统的艺术已经走向了自身的终结。

不少学者认为,贡布里希过分强调了传统和理性的作用,倾向于用传统和批判的眼光看待现代艺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艺术审美的个性化感受,限定了欣赏现代艺术作品的视野。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阿瑟·丹托等艺术史家、批评家就不断质疑贡布里希,认为其“图式”原理已脱离后现代语境,难以解释后现代艺术的多元性和复杂性。近年来,西方的一些学者又重提贡布里希的艺术批评的理性原则早已失去原有的平衡,宣称贡布里希固守传统早已不适用于后现代艺术语境,如英国艺术史家诺曼·布列逊、美国艺术史家詹姆斯·埃尔金斯,他们从多方位、多角度质疑批判贡布里希的艺术批评的理性原则[1]。

1983年阿瑟·丹托在《论贡布里希》一文中就提出了贡布里希“过时论”的观点。丹托认为,贡布里希的“图式”原理之所以已经过时,就在于他用文艺复兴的范式来解释现代艺术的多元性和复杂性,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后现代主义看来,没有永远适用的真理,况且贡布里希也没有提供一个关于艺术的确切定义,如何评判传统与后现代艺术的审美,以及到底如何将传统运用到现代的艺术创作中,通俗的说就是如何实施,这在贡布里希的理论中是空白的。

贡布里希把古希腊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当作人类精神文明最高峰而无法被超越,但是这种想法无疑直接否定了各种后现代艺术的合理性及其现实意义,并否定了西方艺术传统的复杂性。

三、多元与不确定性:后现代艺术中的非理性

在后现代艺术中,从立体主义到原始主义,从印象主义到超现实主义,这些艺术运动挑战了关于什么是艺术的理性原则。尽管不同的艺术家和不同的运动存在这某些差异,终究是对贡布里希艺术批评的理性原则的“挑战”。由此,二十世纪的现代艺术运动倡导并追求创作形式多样性、表达方式多元性,艺术研究与创作中逐步否定传统的经典样式,排斤所有传统的艺术形式,不断产生出新的艺术流派。

在贡布里希看来,后现代艺术对艺术家、艺术史家和艺术批评家提出了有趣的挑战,改变了人们的艺术观念,促使他们以新的观念来看待过去的艺术。然而,他也看到了其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因此,艺术家必须成为开拓者、实验家、探险家,是代表未来时代的先锋,被自己的时代否定才是其天才的标志,否则便不是伟大的艺术家。而且,一些现代艺术家面对照相机的发明对传统再现艺术的挑战,他们不知所措,在创作上陷入窘境,转向追逐新奇的手段,以荒诞疯狂的作品去嘲弄传统的艺术。

四、贡布里希理性原则在后现代语境中的“失语”与“缺席”

贡布里希反对相对主义,倡导传统审美价值原则,显然不能全面而公正地解释当代社会文化艺术所呈现出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他仅仅属于他自己的时代,而他自己也仅仅是一个复杂时代的一部分。

在贡布里希看来,后现代艺术对艺术家、艺术史家和艺术批评家提出了有趣的挑战,改变了人们的艺术观念,促使他们以新的观念来看待过去的艺术。然而,他也看到了其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当下的历史语境已成为一种不可回避的话题,各种表现新时代的风格、理论早已泛滥,“今天的艺术家不仅往往是历史决定论者,而且往往还是浪漫主义者,渴望回到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封闭社会的庇护所中去。”某些现代艺术家沉醉于艺术的创造性,追求的美学信念就是不受传统的制约,他们的作品就是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的风格,他们无非就是一些逃避现实世界,陶醉在对艺术的重组之中的人。

但是,到底如何在这种传统与当代中找到平衡点,换句话说在这种多元化中找到所谓的正确答案。这在贡布里希的经典图式理论中也是一个盲点,特别是美国艺术史学家詹姆斯·埃尔金斯对贡布里希的批评正是中其要害之处。埃尔金斯从后现代主义理论家那里不断获取新鲜的理论资源,他与仅仅局限于视觉理论的做法不同,更加关注相邻不同学科的理论与策略,从而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打破传统观念束缚。在他看来,恰恰是因为贡布里希固守传统,排斥后现代的理论,才造成了他在当代艺术史研究领域里的“失语”与“缺席”。

五、结语

当代学者们对贡布里希的质疑与反驳,非但没有贬低他在艺术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贡献,相反,这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到他的理论与方法。同时,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当代西方学者的治学态度和敢于批评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也是贡布里希人文主义思想的拥护者和实践者。

猜你喜欢

贡布里希后现代图式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90后现代病症
对贡布里希“秩序感”的学理剖析
摒弃虚伪的“抒情”
贡布里希论西方艺术史的发展
贡布里希对图像学的修正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