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人合一”思想与环境信息传达设计

2018-04-01姚凯超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450

丝路艺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天人合一嗅觉音频

姚凯超(天津科技大学,天津 300450)

一、“天人合一”思想渊源

“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在农耕为主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开始探索自然与作物之间的关系,对四季交替、气候变化有着普遍的看法和观点,从而总结了农作物的耕作规律。先民通过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期盼风调雨顺,达到五谷丰登的目的。他们认为人的自然生命与宇宙间的自然生命是协调统一的,反映了一种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即“天人合一”。

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任随事物的自然用工谓之用,顺着自然的路径行走却不知所以然称作道也。从这段话中,反映出庄子对人与事物的关系,突出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从而达到“道”的境界。在《德经》中,老子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已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这里阐述着老子对自然事物的认识,不仅在自然物中而且在人造物中,都要找到事物的本源,尊重事物自然的发展规律,这也体现着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二、“天人合一”思想在环境信息传达设计中的体现

环境信息传达设计是一门探讨环境信息与人的关系的学科,从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载体中体现出来。清晰明确的环境信息传达设计,潜移默化地促进了自然与人在环境中的和谐统一,是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并服务于人类最好的反馈,体现着“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

(一)视觉类

从环境信息传达设计的视觉载体上,可以表现为多种环境要素,包括文字和影像的造型要素;信号灯和霓虹灯等色彩光线要素;手语和表情等动作要素,以及烟、云雾、红叶等自然要素。

导识设计主要通过视觉图形、色彩与文字来进行环境中的信息传达。在自然界中,动物为了逃避被捕杀,运用保护色来隐藏自己。而另一种动物,例如热带的毒蛇和箭毒蛙等往往具有色彩斑斓的颜色,多色高纯度的色彩向其他捕食者宣告着体色的毒性,给捕食者以警告作用。动物经过在自然界中的长期进化,找到了自身与环境相统一的切合点,尊重自然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体现着“动物”与“天”的合一。在现代生活中同样如此,环境信息传达在人造环境中传递着有效信息,并与人造环境向融合。走进美国华盛顿国立动物园中,你会不自觉的跟着地上的标识去找到你想去见的动物,他们通过对仿生地标导向设计,来诱导人们找到动物的笼舍。日本千叶车站派出所的建筑,同样运用了仿生原理,建筑的外观设计成猫头鹰的造型,显著的造型方便人们在紧急的情况下快速找到。猫头鹰代表着公正庄严,同时表现了千叶警方洞悉车站全景的目光,给不法分子以警示的作用。日本设计师原研哉先生为梅田医院设计的导视,在用料上使用柔软的布作,具有方便拆卸和利于清洗的特点,类似悬挂着的圣诞袜造型的导识,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在安装上,使用木质的架子作为固定装置,随着医院功能的变化,导识只需要简单的更换布料即可,便于医院对导识的管理,体现着环境信息传达与周围环境的融合。通过准确的环境信息传达,巧妙的在环境中运用色彩及造型等视觉元素,不仅在自然环境,而且在人造环境中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体现着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视觉环境效果。

(二)听觉类

在自然界中,鸟类用自己独特的声音来保持动物之间的沟通,用音频范围来区分各自的声音。在溪流林间生活的鸟类,音频一般保持在2-7kHz 的范围,巧妙的避开了林间低音频的声音环境对它们产生的干扰。除了鸟类与自然之间,鸟类与鸟类同样保持着和谐的关系。大部分禽类音频维持在2-8kHz,与猫头鹰等就在不同的音频范围,很好的避开了各自的声音区间,在它们觅食、交配和逃避危险时就不会受到干扰,从而保持着信息的畅通交流。“天人合一”不仅表现在动物与自然之间的顺从,也表现在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与自然之间的互不干扰的行为,使之与自然相适应,达到整体的和谐统一。

在现代社会中,听觉信息传达设计与生活越来越紧密,同时具有与其他物体发出来的声音相区别的特性,并统一于社会这个复杂的整体之中。在日常环境中,环境信息传达设计除了在发音物体上进行分辨外,还要对空间环境进行优化改善以达到准确传播信息的目的。在地铁站,一般的公共环境都采用相对防水的石材、瓷砖、铝板材料,这些材料有着较强的反射音,加之站台的空间较长使播报音被加长,不易被乘客听清,所以在地铁站墙体的设计上加入带孔的灰泥板或填充石棉等材质,可以有效改善地铁空间环境的声音传达效果,这也是环境信息传达设计需要考虑的范畴,从而使环境传达更有效地融入环境并准确传达信息。

(三)触觉类

在环境信息传达设计中,触觉载体大多会用在无障碍设计的环境中,在视觉残障人的感知系统里,视觉载体被缩小,则表现出其他感觉器官尤为敏感,盲道的环境导识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无障碍环境设计中,有些公共场所在导识牌上或楼梯扶手上也做了突起的盲文点字,以传递路的走向、公共设施的位置等信息。在日常环境导识中,也时常会应用。美国New Orleans Audubon 动物园里,动物分类导视中把动物最能凸显其特点的部位做成标本让参观者进行触摸,突出其外貌特征。同样,在猫科动物的导视中,引入猫科动物利爪的伸缩装置,参观者通过与利爪装置的互动来体验猫科动物利爪的伸缩原理。这样的设计不但可以拉近人与自然界中生物的距离,同时与环境相互依托,更好的传达了环境带给人的独特信息。

(四)嗅觉类

嗅觉类没有被普遍开发和应用。在自然环境中,老虎等猫科动物通过撒尿留下尿臊味占领势力范围。狗熊则是在大树的躯干上留下自己的体臭来划定自己的领地。日本的一煤气生产商,发明了一种没有气味的人工合成煤气,但为了安全,他们将煤气的特殊味道加入了让人工合成煤气中。当进入电影院都会闻到一种扑鼻的爆米花香味,电影院为了对消费者进行味觉的吸引,经常在爆米花中放入足量的食用香精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环境景观设计中,嗅觉类应用在根据植物的属性和开花的季节等信息对景观植被进行选择。当人们进入景观环境,闻到桃花、迎春等花香时就会感觉到春天来了,从而带给人们美好的憧憬。根据自然规律进行主观应用嗅觉环境要素,可以使环境有效的传达信息,同样也是环境设计师传达自己情感的方式之一。

环境信息传达设计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上表现着一致性,通过对环境信息传达设计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四个载体方面,分别阐述了“天人合一”思想与环境信息传达的统一。在设计实践中,辩证地运用“天人合一”传统思想,可以有效的促进人与环境的融合,符合时代对设计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

猜你喜欢

天人合一嗅觉音频
超强嗅觉
必须了解的音频基础知识 家庭影院入门攻略:音频认证与推荐标准篇
基于Daubechies(dbN)的飞行器音频特征提取
音频分析仪中低失真音频信号的发生方法
“中国学派”动画片的审美解读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论工程管理中的“以人为本”
浅谈传统审美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让你的嗅觉降降温吧!
车祸撞没了嗅觉 怎么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