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音乐通识教育的深入思考
2018-04-01陈晓风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初等教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陈晓风(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初等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芝加哥大学前校长哈钦斯在1936年发表的《高等教育在美国》中强调:“大学之道首先在于不同科系不同专业之间必须具有共同的精神文化基础,这就要求所有不同科系、不同专业的人应该在大学内接受一种共同的教育”【1】。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越来越高,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融合,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必然趋势,音乐教育也是如此。通过高校音乐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可以发展学生艺术修养、创新能力、人文素养、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的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 教学目标多元化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多元化的音乐教学目标,更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满足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求。而通识教育,也非常注重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这样,音乐教育与通识教育就在多元化教学目标下,实现了融合。目前,我国音乐教学目标,还是较为单一,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发展学生音乐技能和音乐赏析能力,忽视了音乐教育中的人文情怀和社会教育价值,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了提升音乐通识教育水平,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目标,引入实践性、创新性、社会性维度,在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并发展音乐人文教育,促使学生意识到音乐教育的人文情怀,从而使音乐教育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同时,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教学目光不能局限于学校教育,还应当考虑文化传承。目前,发扬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使音乐教育充分传承优秀文化,高校音乐教育还应当充分重视传统音乐与民族音乐教育。中国有56 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表现形式,如藏族的藏戏、壮族的对歌、蒙古族的长调等,这些传统音乐,为高校音乐教育,带来了多元化的教学素材。为了优化音乐课程设置,学校应当增加传统音乐课时与课程,使得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能充分得到传播与传承。
2 教学方式创新化
在进行音乐通识教育中,教师应当创新音乐教学方式,为学生选择具有综合性强、思想教育价值高的音乐教学素材,发挥音乐教育的积极意义,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在介绍音乐时,不仅要介绍音乐作品的基本信息,还要深入到音乐作品的本质,挖掘出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阐述音乐作品的音乐文化内涵[2]。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深入分析音乐教学素材的所有内容,包括作者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人文情怀、曲调旋律、艺术表现形式、审美价值、思想情感、教育意义等各方面内容,引导学生对音乐教学素材,有一个完善、全面的认识,以提升学生理解能力,提升学生鉴赏能力,进而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发展学生音乐通识水平。
同时,教师也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音乐是以“听觉”为媒介的艺术表现形式,听觉在音乐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可以这么说,只要学生养成了认真听、仔细听、有情感地听的习惯,就能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在通识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占据重要位置。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听觉素材,例如,在讲授《黄河大合唱》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黄》等多个音乐素材,引导学生仔细听这些音乐,在脑海中想象这些音乐作品的情境,并分析、概括、综合这些音乐作品的优势,在获得音乐感官刺激的同时,发展学生音乐赏析能力。
3 教学活动实践化
通识教育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应当走出音乐课堂,开展音乐实践教育。随着素质教育推进,实践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高校音乐教育,单单依靠课堂教学,难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课外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教师应当把音乐理论教育与课外实践活动教育进行融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实践表演,帮助学生积累音乐表演经验,最终提升学生音乐表现张力。多参加实践活动,还能提升学生音乐感知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为了完美表演,更容易感知自身表演中的不足,从而提升学生音乐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积累音乐理论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能提升实践能力,二者缺一不可,相互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做好通识教育奠定良好基础。
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实践表演的机会,举办校园歌唱大赛、校园文艺活动、大学生音乐节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同时,学校还可以和企业、政府、民间艺术团体建立合作关系。这些单位有很多音乐表演机会,如企业运动会、企业商品展示会、政府文化节和民间艺术团体文艺表演活动等,学校发挥积极作用,和他们进行深入合作,为学生争取实践表演机会,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最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创新教学评价模式,把课程考核,转变为表演考核,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提升实践能力,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表演学习,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大学的音乐实践教学应当与音乐通识教育课程结合起来,使得两者互相影响、互相提升,在满足音乐教学的同时,提升音乐通识教学的价值,促进通识教育音乐实践和教学活动的共同提升[3]。
4 结语
音乐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高校应当充分认识音乐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不断完善教学目标,为学生带来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深入分析音乐作品的整体内涵;重视实践教育,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以弥补传统教育不足,提升音乐教学水平,实现通识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