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间祠堂的功能与价值
2018-04-01李惟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54
李惟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054)
正文:
1.我国祠堂的历史演变
何谓宗祠,其基本含义就是族人祭祀祖先或民众祭祀先贤的场所。何谓吉祥,据《辞源》解释:美好的预兆。唐代成玄英认为“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故而,吉祥文化就是“人类向往和追求吉庆祥瑞观念的反应”。祠堂是从宗庙发展而来的。清朝文人赵翼在他的书《咳余丛考》卷二十二《祠堂》中提到:“今世士大夫家庙皆曰祠堂。按:三代无祠堂之名。东坡《逍遥台》诗自注云:‘庄子祠堂在开元,此后或后人因其葬处为主,非漆园时制。’然王议序《天问》云屈原见楚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画天地、山川、神灵奇诡之状,因书壁而呵问之,则战国末已有的祠堂矣。”初期的祠堂是建立在墓地上的。墓上的建筑就称为“堂”,而“祠”是对于祖先的一种祭祀的名词。汉人毛亨传曰:“春曰祠,夏曰杓,秋曰尝,冬曰蒸。”“祠堂”之所以为“祠”, 一是因为祭祀祖先,二是在于着重春祭。
宗祠,是我国乡土建筑中的礼制性建筑,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当时的人类认为死人灵魂 是不灭的,可以保护自己的后代, 使得子孙能够繁荣昌盛,继而产生了强烈的自然崇拜、人 造物崇拜及祖先崇拜,之后又产生了英雄崇拜。其中,祖先崇拜是其中的最虔诚的,最经久 的。由祖先崇拜产生了人类的“孝”的观念,最终表现为祭祖。而祠堂和家庙就是各类祭祖 活动的场地。
2.民间宗祠的功能属性
2.1 宗祠的原生功能
祭祀是一条精神联系的纽带,通过宗祠仪式活动,加强了血缘关系,联系了族属感情,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特别是“通过祭祖强调了家族内部上下尊卑伦序,宣传了以孝悌忠信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提倡了子女对父母、子孙对祖先的孝道”。同时宗祠设有祖先灵牌,它象征着祖先的躯体。族人通过祭祖抒发“尊敬孝穆”的情操 无疑有助于“血缘共同体”关系的强化增强宗族成员间的凝聚力、向心力。
2.2 宗祠你的次生功能
宗祠里除了供奉封建遗老,有我们对这个民族的认同感,还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及对整个国家、民族超强的维护力,民族的统一与完整作为一种精神显示其凝聚力是一笔财富。这也就让宗祠有了次生功能,即教化功能。将祭祀功能作为苍南宗祠的功能选择无疑是必然的。同时,宗祠祭祀本身也是一种民俗活动。许多宗祠每年都有固定的扫祖坟祭先人和摆祠堂酒活动,各宗祠的主要功能,大多数宗祠除了这两个活动外长年闲置。
2.3 宗祠的社会功能
宗祠除了拥有“崇宗祀祖”的功能外,还具有十分强大的社会功能。宗祠作为宗族的象征,起到凝聚族众,万流归宗的向心作用。所以,收族是宗祠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收族就是将散落在外的本宗族成员重新纳入宗族体系,使其认祖归宗。家族认同,是中国人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由家族走向国家,从而形成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在中国,爱国要从爱家开始。保护族人,守望相助,起到在本宗族内部扶危济困的慈善功能。宗祠宣扬教化,制定族规族约,处理宗族内纠纷,是敦睦族亲、惩恶扬善的场所。同时,宗祠是族众举办婚丧嫁娶等日常重要事务的场所,进而成为宗族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间。宗祠同样还具备着倡学功能,不少宗祠特别宣扬耕读,希望本宗族的成员能够读书显名,光宗耀祖。在祠堂中,往往获取功名的人会被特别彰显。
3.祠堂建筑布局与空间构造
宗祠建设是我国独有的、经久不衰的文化现象。宗祠建筑,是宗族权力的象征、宗法组 织的物质体现。古人十分重视宗祠的修建,清代林枚在《阳宅会心集》中就指出“君子营建宫室,宗庙为先,诚以祖宗发源之地,支派皆源于兹。”所以,一般的宗祠选址和建造都很讲究。
宗祠的选址。一般宗祠往往选择在村落市镇的中心区域,以此来突出宗祠地位的重要。宗祠地址的选择必定占据风水地理优势,是古人眼中所谓的风水宝地。尤其以太师椅地形最佳,最好是坐北朝南,背山面水。
宗祠的布局和内部构造。祠堂作为宗族的象征,整体上建筑特色是富丽堂皇、蔚为壮观,外人来到村落,一眼就可以辨别出宗祠与普通民居的区别。宗祠建筑样式大体可以分为民居式、庙宇式、天井庭院式和园林式。一般为多进式建筑,当然也有一进式。宗祠内部空间的装饰,也充满极高的艺术美和浓郁的吉祥文化特色。
4.宗祠建筑文化遗产的价值
宗祠建筑文化遗产是我国礼仪文化的历史见证。我国是一个礼制大国。传统的祖先崇拜以宗庙祭祀为方式,有数千年历史。宗祠传承历史,明代理学家陈献章说:“家之谱,国之史也。”反映了我国“假谱存史”的传统。
宗祠,其建筑艺术,历来被建筑学家和美学家推崇备至今;其文化内涵涉及广阔,它是 民俗文化、楹联文化、谱碟文化、祭祀文化、纲常文化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协奏曲和交响乐。宗祠建筑艺术,从人文角度看,作为宗族的象征和中心,并倾家族财力而建造的宗祠,必定在当地建筑中脾院其他、独领风骚。并在乡土氛围中显出特色:堂而皇之的壮丽建筑与优美的田园风光相映成趣;空灵飘逸的建筑美学与匠心独具的装饰艺术有机结合;无处不在 的民族精神与特色鲜明的中国风格融为一体;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与洒脱浪漫的表现形式 耐人寻味。
5.结论
宗族文化的产生发展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对中国的乡村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宗祠作为宗族文化的象征寄托,在农村公共空间处于中心地位。作为华夏后人,我们有必要大力挖掘、弘扬宗祠中所传达的吉祥文化意蕴,从而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安定、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