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影视作品海报设计的几点思考
2018-04-01郑蕊西安文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郑蕊(西安文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海报又名“招贴”或“宣传画”.属于户外广告。国外也称之为“瞬间”的街头艺术。海报是人们极为常见的一种招贴形式,具有画面大、内容广泛、艺术表现力丰富、远视效果强烈的特点。多用于电影、戏剧、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海报的语言要求简明扼要,形式要做到机关报颖美观。是一种集具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广告载体。
“一张好的电影海报可以值千万票房。”“一张设计精妙的电影海报,就会让你产生去看这部电影的冲动。”电影海报是介于文化海报与商业广告之间的比较特殊的海报设计类别。《一代宗师》《黄金时代》《太阳照常升起》《大鱼海棠》《寻龙诀》……这些画面简洁但意味深长的电影海报皆出自设计师黄海之手。在“明星大特写”和“大场景”的设计套路中突出重围,他凭借一己之力将中国电影海报设计拉升到国际顶尖水准,其设计被业内盛赞为“崛起的中国设计”。
一套成功的电影海报,既能起到推广宣传的作用,产生票房号召力,同时也展示了电影传达的核心理念和美学气质。“海报设计是创意和商业的结合,它的难度在于如何做到人的内心中去,人心是最本质的东西。”
那么,什么样的海报设计是成功的呢?
“想要给好的电影海报设计定下一个统一标准,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现代设计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许多概念都在不断地丰富甚至改变,海报设计的评价标准也是一样的。“海报设计一般分为商业海报与文化海报,从专业的角度,我们称文化类的为‘海报’,称商业性的为可张贴‘广告’。”文化类海报以设计师的观念和视角解读文化、社会等问题,表现手法比较偏向个性化与独立性。而商业广告中的海报设计主要功能是推销商业产品或推广品牌概念,其评判标准会侧重商业推广的效果。
回看西方戏剧海报设计的传统,设计师一般不会直接把剧照作为海报画面表现的主体,因为很难用一张图片描绘复杂的戏剧内容。设计师通常会抓住戏剧的核心思想与调性,结合创意选择符号语言的组合,搭建画面与字体设计。电影和戏剧海报介于文化海报与商业广告之间,是因为电影和戏剧本身具有文学性和思想性。如设计《哈姆雷特》的海报一定会加入对于人性、生死等哲学问题的思考,而商业演出的票房需求与推广需求都决定了在这个海报设计中不能完全以设计师主观意志为唯一维度,突出明星的肖像、展示戏剧中精彩的内容等也是设计需要考虑的。
国内的电影海报设计是有套路可循的:男女主角的头像依次排列组合,背景是激烈的爆炸场面或精彩瞬间,下方是山川大海般的开阔场景,标题字则是带有传统意味的书法或金属风格的字体……与其他设计门类一样,在一个相当长的阶段,克隆模仿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
城市发展对于海报张贴的限制,使海报设计向互联网广告和手机广告等媒体靠拢,海报原有的设计习惯也随之改变。国内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比较追求文化性设计,没有给商业设计与实践足够的重视,这样使得偏向艺术性的海报设计作品变得越来越没有市场。脱离设计实践也导致我们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在设计中不太考虑社会性与传播效果。而新一代设计师知识积累的薄弱,则导致了设计观念与表现手法的趋同。以下是我学习总结影视作品平面设计的几点思考:
1.稳中求变:在一成不变的视觉上做改变
关于平面设计,很多情况下并不需要大刀阔斧的去颠覆,一个设计中充斥着无数个可做改变的元素,在平凡的元素中聪明地改变“一角”,便可有很大的不同。
2.思维进阶:少即是多
“少即是多(Less is More)”其实是著名建筑师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提出的,著名的无印良品品牌更是将这一点贯彻的很是深入,一些经典作品网上分析很多,在此就不多提,无印良品的一些书籍和设计仅仅用到了形态近似的许多“木”字作为元素就让整个画面变得清丽隽秀起来,再加上整齐精致的文字框就让海报规整化了。画面非常简洁,所有的视觉都非常整体并且集中,就像美学中的杠杆原理,力小,但感受巨大。
3.为所欲为:小重点拥簇大重点
“小重点拥簇大重点”在平面广告中较为常见:广告人们的创意和脑洞总是能把我们生活中感受每天感受到的东西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或者将那些平凡经过一小点的改造就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在这些广告中,有很多的小细节和小重点,但是所有的小的重点都是围绕视觉主元素进行的,是为其服务的。
“中国创造”是中国电影海报设计师努力的方向。对中国传统设计思想的研究及其与当下的结合推广非常重要。在新时期我们的文艺创作要力求挖掘中国传统文化风格,在新的文创作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精神,彰显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体现中国文化审美的表现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