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音乐学名称来源及学科历史

2018-04-01王靓颖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119

丝路艺术 2018年12期
关键词:民族学音乐学民族音乐

王靓颖(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19)

关于民族音乐学的定义,部分研究者强调音乐学研究的理论,如美国涅特尔和德国施耐德认为,研究民族音乐学主要是对音乐内部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另外一些学者从民族学、人类学角度有不同的见解,如切斯和梅里阿姆提出一些比音乐学学科更为宽广的研究课题。

民族音乐学最早并未成为一门独立的、系统的学科,19世纪末成为比较音乐,1885年埃利斯用物理方法研究民族音节结构,不久,以德国的施图姆夫和霍恩博斯特尔形成了柏林学派,以波阿斯形成了美国学派,1950年孔斯特《民族音乐学》发表后,大多数人开始使用“民族音乐学”这个称号,随后,民族音乐逐渐走向大众。

1、关于Ethnomusicology 译名问题

民族音乐学是音乐学理论学科下属的一门学科理论学科,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是一个复合词,它是有民族学“民族学”(ethnology)和“音乐学”(musicology)组成,关于其译名,不同的学者给予不同的解释。

卢光在《“Ethnomusicology”一词的辨义与译名》中讲到,关于“Ethnomusicology”有“人种音乐学”、“音乐民族学”、“民族音乐学”等不同译名,对此,不仅仅是简单译名问题,而是对“Ethnomusicology”学科的不理解。“Ethnomusicology”是民族学与音乐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因此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去从事研究工作,卢光认为将Ethnomusicology 译为“民族音乐学”是最为妥帖的,即可强调音乐学与民族音乐学之间的差异,又可避免国际间的译名混乱。广义的“民族音乐”是指全世界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对广义“民族音乐”进行全面综合研究,是“民族音乐学”。“民族音乐学”狭义的则指国内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中国音乐”指从古至今、各种各样的发生在中国境内的音乐,它包括狭义的民族音乐。因此,对狭义民族音乐进行研究,既可以看做对广义的中国音乐学,也可看成是广义的民族音乐学。

“民族音乐学”以研究音乐为目的,是音乐学的边缘学科,“音乐民族学”则以研究民族为目的,是民族学的边缘学科,所以“音乐民族学不等于民族音乐学”。综上所述,Ethnomusicology 仍译为“民族音乐学”为好,民族音乐学的英译则宜统一为“Ethnomusicology”。

魏延格对此却有着不同的观点,他在《不单纯是Ethnomusicology 的译名问题》中提到“民族音乐学”作为一门边缘化学科,混乱之一是其有两种不同涵义的现象;混乱之二是民族音乐学本身的概念问题。

将“Ethnomusicology”译为“音乐民族学”,除了可以与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等复合概念区分,还可与非意义上Ethnomusicology 的“民族音乐学”相区分。关于中国音乐学“中国音乐学是个明确无误的范畴,她包括了从古到今中国各民族的一切种类、形式的音乐”。

无独有偶,乔建中、金经言《关于Ethnomusicology 中文译名的建议》同样把ethnomusicology 译为“音乐民族学”更为准确,

自八十年代以来,Ethnomusicology 出现了“人种音乐学”“音乐人种学”“人类音乐学”“民族音乐学”“音乐民族学”等不同的译法,其中以“民族音乐学”和“音乐民族学”多见。但我们认为,首先ethno+musicology 结合而成,是一种边缘学科,起源于法国的比较音乐学,ethnomusicology 翻译为“音乐民族学”更为合理。其次,“民族音乐学”指的是有关中国音乐的学问,ethnomusicology 译为“音乐民族学”,可与前者加以区分。

Ethnomusicology 是一门运用民族学的方法和成果来研究音乐学系列课题的学科,把它译为“音乐民族学”,既标明其性质,又未拆散其“民族学”的概念。

此外,ethno 可译为民族、人种,ethnomusicology 中ethno译为民族更为贴切。因此他们希望ethnomusicology(包括德文Musikethnologie)翻译为“音乐民族学”。

2、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形成和发展

民族音乐学最早是以“比较音乐学”而出名于世界音乐论坛,《民族音乐学》一书出版后,欧美地区开始进行收集民族音乐方面资料并探求规律。中国的民族音乐学研究也是从比较音乐开始的,其在世界范畴具有独特地位。

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前期,是我国音乐理论界明确提出研究比较音乐学的创始阶段。如王光祈指出建“民族之声”;萧友梅提出“音乐的比较研究法”;童斐在《中乐寻源》中强调研究并发展民族音乐;刘天华创办“国乐改进社”,编辑《音乐杂志》,希望政府能建立民族音乐研究机构。三十年代末,星海提出了要建设“民族音乐研究理论”,进行世界范围的民族音乐学研究。四十年代以后,在党的领导下,成立研究会,采集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研究。建国后,民族民间音乐的普查、搜集、整理、研究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展开。五十年代初期到六十年代中期,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得到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入。十年文革期间,民族音乐研究成果遭破坏,后期逐步完善。

二十年代研究内容主要是围绕音阶、音律开始;四十年代,以民歌为中心而展开,对如何发展中国民族音乐学,有了较高的认识;从五十年代开始,搜集整理和普查工作全面展开,达到空前规模;建国以来,有古及今进行多民族研究;今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内容应以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五大类为基础,展开对于技术理论研究,同时兼顾古代音乐理论及世界民族学的理论。

欧美五十年代开设民族音乐学系科,培养专业人才,中国设立民族音乐学系是则在六十年代。五十年代初,在音乐院校开设民族民间音乐课,授课方式以唱为主,随后逐步出现文字教材,与此同时,设立的民族音乐理论专业、民族作曲专业等促进了民族音乐学的深入研究。六十年代举办“民族音乐研究班”,编写《民族音乐概论》及参考资料、参考样片。总之,中国的民族音乐学专业研究以学习研究本国家本民族的民族音乐为主,西方研究对象则扩及到世界范围。

“学堂乐歌”开始,宣传盲目崇拜西洋音乐轻视民族民间音乐;二十年代展开了是全盘西化还是发展自己民族的新音乐争论,研究民族音乐者少之又少;三十年代后期,革命音乐家在音乐界提出关于民族形式的讨论;到了四十年代,盲目崇洋,轻视民族音乐的习气,有增无减;解放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毛泽东同志推动了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工作。正是由于政府支持,全国性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于南京召开,同时成立民族音乐学学会筹备会,正式宣告进入民族音乐学的历史新时期。

猜你喜欢

民族学音乐学民族音乐
历史民族学课程发凡
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动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
——“第十二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负责人联席会议”综述
音乐学人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管理项目调研与分析——基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管理项目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第三届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
标注及口述史视角下的《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
论中国音乐学百年来之三大阶段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