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贫困村农民精准培训的创新探索
2018-04-01严金洛
严金洛
直面贫困村农民培训工作的“四难”问题,应对的策略是专业设置需精准,培训方式需创新。
随着阆中市精准扶贫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贫困村农民的培训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近两年的农民培训工作实践证明,培训工作主要体现在“四难”,即招生难、办班组织难、培训中学员巩固难、结业后技能提升难。直面“四难”,应对的策略是专业设置需精准,培训方式需创新。
一、贫困村农民培训基本现状
培训人数每况愈下。以阆中为例,市就业局于2017年1月至8月针对贫困村农民累计开办各类培训20期,培训621人。其中,技能培训8期,参训学员376人;创业培训9期,参训学员245人,与2016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35%和29%。
专业需求多样化。由于农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加之外出务工人员带回的发展理念,促使贫困村农民进一步改变了思维,除传统产业知识外,还对建筑、餐饮、家政、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项目有浓厚兴趣。
培训学员难以组织。一是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人员“低龄化、老龄化、妇女化”严重,且居住分散。二是开展的培训专业与农民意愿不一致。三是培训政策存在限制,培训对象被限定于劳动年龄内人员(男性16-60周岁,女性16-50周岁),可组织人员偏少。四是贫困村农民虽有改变现状的想法,但由于经济、家庭等原因,仍缺乏通过培训改变生活的主观能动性。
培训方式不够灵活。目前开展的各项培训,绝大部分都是通过现场培训或以会代训的方式进行,通过电视、网络等方式开展的培训几乎为零,方式过于单一。而接受调查的农民中,63%的人认为现在的培训方式不方便,参加培训会影响农事生产。
二、成因分析
透过农民培训现状的表象,分析其深层次的成因,主要表现在“六不”。一是培训导向不正确。农民培训绝大部分对培训的内容漠不关心,相反更在意的是培训后有没有补助。二是参训意识不强烈。从总体看,参训学员普遍把参训当成负担,“要我学”观念浓厚。三是部门协作不深入。虽然有农业、人社、教育、扶贫等部门组织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但各部门之间缺乏深度衔接和配合,没有形成合力,造成培训资源重叠、浪费。四是基层组织不积极。由于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很多村社对组织培训积极性不高,招生不参与、开班不过问、学员巩固不配合、培训结业情况不关心。五是培训质量不够高。受农民培训对象分散、流动性大、教育层次不齐、培训时间不定、约束机制不力等诸多因素影响,加之培训专业设置单一、培训师资力量不足、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培训质量得不到保证。六是培训专业不创新。多年来,农民教育培训专业主要是围绕水稻、小麦、畜牧等农业主导产业,大部分是农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生产技术,对农产品的深加工、市场供求以及餐饮、家政、电商、旅游等方面内容涉及得少,未紧跟农民培训的实际需要。
三、对策建议
打造优质培训师资队伍。政府和职能部门应加强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顶层设计,坚持上有指导、下有实施,统筹兼顾、资源共享的原则,不断扩充师资队伍。要进一步组织教师参加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根据发展需要及时更新培训内容,真正做到送知识进村、送技术到田、送服务入户,最大限度地方便农民学习。
完善农民参训奖补机制。对农民参加培训给予一定的交通、伙食补助,对培训时间进行适度调整,让他们不仅能学到技能,也不耽搁农事生产活动。
建立村级培训联络员机制。从村委会干部或村民代表中选一批专职联络员,负责农民培训班的组建管理工作。
建立培训激励机制。投入资金,建立农民培训的奖励制度,重点用于培训教师、培训单位、基层村社的奖补费用,提高农民培训组织实施的积极性。
搭建联动培训机制。统筹各类培训机构,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完善城乡统一的培训平台,形成“基地校—一般校”“城-乡”同步联动机制,全面助力农民培训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