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在泸顺起义中的贡献述略
2018-04-01倪博月
王 超,倪博月
(中共巴南区委党校,重庆巴南 400054)
一、起义前:慎重选择入党、斡旋各路军阀、精心策划部署
1926年5五月13日,在杨闇公、吴玉章的介绍下,刘伯承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由一个民主主义者彻底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真正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刘伯承加入党组织不久,反帝反封建的北伐战争就拉开了序幕。位于长江上游的四川省军阀大部分都挂着北洋军阀的“五色旗”,他们的向背成为北伐战争能否在长江流域胜利发展的重要因素。刘伯承根据中央指示,在军阀军队展开军事运动,利用多种关系调查四川军界的历史和现状,利用在重庆浮图关住处多方联络进步军人。
在北方军节节胜利的时候,四川军阀极为恐慌,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和趁机扩充地盘,纷纷派出代表到广州与革命政府接触。8月中旬,为了研究北伐军事问题,为泸顺起义寻求国民政府的支持,刘伯承随同吴玉章来到了广州。经过各方面的努力,9月,刘伯承与四川军阀签订了著名的《六条协定》。《六条协定》的签署是革命势力在政治上的一次胜利,标着四川国民革命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但刘伯承对《六条协定》的签署并没有报很大希望,因为他曾经和四川军阀打交道很多年,对他们见利忘义的本质看的十分清楚。所以,刘伯承坚信要促进国民革命的胜利必须依靠真正的革命武装、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为了真正做到钳制四川军阀,解除其对北伐军的威胁,从而保证国民革命军北上,刘伯承积极参与到四川的军事运动中。1926年10月,在国民党执、监委联席会议上,刘伯承被委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特派员”负责四川的军事行动。11月,刘伯承会同杨闇公、朱德等人在重庆浮图关家中召开紧急会议,会议根据中央指示成立“中共重庆军事委员会”。刘伯承提出了起义的设想:争取驻顺庆和合川的三个旅首先起义,如果起义军在四川能够站得住脚,就再发动驻守在泸州的两个旅起义,以达到相互策应的目的,泸州起义后把起义部队北调到顺庆,两股起义军会合扩编为六个师。刘伯承的设想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杨闇公宣布由刘伯承担任泸顺起义的总指挥,统一指挥起义行动。会后,刘伯承专程找到黄慕颜(邓锡侯部的江防军第2区司令,驻合川,共产党员),二人商讨了起义的准备工作以及如何迷惑敌人、把部队光明正大的拉到顺庆的事宜。
在泸顺起义爆发前,1926年11月25日,四川国民党省党部在重庆中山学校召开了国民党四川省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次会议主要目的就是在政治上大造革命声势,配合武装起义。刘伯承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和省党部执委,并在11月27日作了著名的极具煽动性的《军事报告》,报告中刘伯承深刻地分析了北伐军在各个战场的进展形势,充分显示出他卓越军事家的才能。
二、战顺庆:冷静面对形势、及时鼓舞士气、灵活指挥战斗
1926年12月1日,也就是刘伯承做《军事报告》的三天之后,泸州起义提前爆发。12月3日,秦汉三、杜伯乾率部在顺庆提前起义。刘伯承同杨闇公等人紧急磋商,决定按照原计划由刘伯承赴合川,率黄慕颜部起义后支援顺庆,主持和指挥整个起义。会后,刘伯承积极准备,在两日后赶到合川,而这一天是原定黄慕颜部队启程去顺庆的时间。黄慕颜此时早已经焦急万分,因为顺庆起义的提前爆发给他很大的震惊,重庆迟迟没有给予明确的指示,而秦汉三、杜伯乾早已发来电报催促其率部向顺庆靠拢,在三天时间内,原定的五路起义部队只有黄慕颜还按兵不动。看到刘伯承的到来,黄慕颜立即询问“情况紧急,是不是按照原计划进行?”刘伯承审时度势、临危不乱,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说“我意,原计划不变。我们感到突然,敌人也会感到更突然。我们首先不能先乱了阵脚。”随后,在刘伯承的率领下,部队照常进行了调防告别仪式。第二天,刘伯承便作为总指挥率领部队朝着顺庆,朝着轰轰烈烈的兵暴方向走去。途中,为迷惑敌人,在刘伯承的指挥下,部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成功的隐瞒了部队的意图而顺利到达顺庆。
刘伯承率领部队到达顺庆时,顺庆起义已经过了6天。秦汉三、杜伯乾虽然在起义后占领了顺庆城,但对起义后许多事情不知如何应对,尤其是反革命势力正在有计划的组织反扑。刘伯承见到秦、杜后及时召开会议,了解起义的经过和局势的变化。之后提出“当前首要的是要稳定军心,整肃部队,准备迎敌。明天,我们还是按计划召开誓师大会,造造声势,给官兵鼓鼓劲。”会后,刘伯承亲自到果山公园检查会场,提出用“英吉利美利坚赶快撤走,法兰西小日本各自滚蛋!”做会场的对联。12月10日,誓师大会举行,七千余名官兵参加。在誓师大会上,刘伯承慷慨陈词,赢得官兵一致拥护,他号召起义将士团结一致、共同抗敌、坚决拥护和参加国民革命。会上,刘伯承就任“国民革命军川军各路总指挥”。
在刘伯承率领部队到达顺庆时,四周的各路军阀部队也向顺庆方向集结,从合川尾随的军队也逼近顺庆。刘伯承指出绥定的刘存厚部人枪不多,现在不如趁何光烈、李家钰、王学姜几路人马立足未稳之际,放弃顺庆,一举攻下绥定,然后等泸州起义军一到,一起转入陕西,我看这是上策,也与我们这次起义的战略意图相符。”12月14日,刘伯承召集三路起义军营以上的军官开会,提出放弃顺庆、转移他方的作战计划,结果秦、杜手下军官多数不同意。恰逢此时,杨闇公派人给刘伯承带来密信,要刘伯承坚守顺庆,等候泸州起义军前来会师,刘伯承之后奉命坚守顺庆。
在刘伯承召集会议的同时,各路军阀在13日、14日集中八个团的优势兵力,分三路向顺庆展开攻击。刘伯承虽然趁着指挥,但寡不敌众,起义部队处于不利的位置。15日凌晨,刘伯承命令起义军向李家钰部发动攻击,并亲自到前线督战,鼓励起义部队奋勇杀敌。此时泸州方面传来可靠消息,泸州的起义部队不愿意离开泸州来顺庆会合,刘伯承大惊的同时告知参谋长韩伯诚“要做好两手准备,会师顺庆的计划看来无法实现。”而此时,敌人的“敢死队”正在猛烈反扑,敌人还在阵前进行煽动,起义军内部有人发生动摇,形势越来越险恶。16日,双方激战惨烈,敌方“敢死队”疯狂进攻突进顺庆城,杜伯乾部有一部分官兵临阵倒戈,各路军阀一齐攻城,起义部队士气受到严重挫伤,形势更加危机。当夜,刘伯承召集黄慕颜、秦汉三、杜伯乾等人就地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如何应对危机局面,提出起义部队撤出顺庆开到开江整顿,他的提议得到大家的赞同。随后,刘伯承率领起义部队两千余人撤离顺庆,向开江开进。虽然顺庆起义暂时失利,但刘伯承壮志犹在,他在行军路上及时整顿队伍,找各级军官谈话,鼓励大家保存斗志、坚定信心。部队到达开江后,在刘伯承的带领下,军纪严明,深受百姓好评。之后,这支部队由黄慕颜率领,组成一个旅,在鄂西加入了国民革命军第六军。
三、守泸州:临危受命指挥、果断稳定局面、英勇坚持斗争
在刘伯承率领顺庆起义部队苦战的时候,泸州的起义军面临形势发生了变化。泸州起义前,驻守在泸州的部队有三个旅,第二旅旅长是李章甫,惧怕国民革命会断送其利益,因此对国民革命持反对态度,百般阻挠国民革命,顽固维持军阀统治。第十旅旅长是陈兰亭,出身绿林,与李章甫矛盾较深。第四混成旅旅长是袁品文,曾是刘伯承的下属,并且该部队很多官兵也曾经是刘伯承的下属,具有民主主义思想。重庆地委先后派出邓作楷等三位共产党员到第四旅工作,刘伯承还给袁品文写过信教育其积极参加革命,等候号令行事。所以,原定计划是以袁品文部为基本队伍,争取陈兰亭参加起义,解决李章甫,从而摧毁泸州的军阀统治。起义爆发后,部队很快占领泸州城,但之后起义军内部就开始发生变动:陈兰亭四处抓粮肥私,毫无革命积极性,还暗中与贵州军阀周西成勾结。袁品文下属团长皮光泽更是目中无人,对北上顺庆的命令拒不执行,这样的局面使泸州面临内外危机。为解决泸州起义部队面临的各种危机,巩固和扩大泸州起义的成果,杨闇公、朱德、刘伯承与1927年1月在万县召开军委会会议,研究时局、商量顺庆善后和泸州起义后的相关事宜。而此时,泸州方面也不断催促邀请总指挥刘伯承去泸州指挥。于是三人商定,在与各路军阀周旋的同时,由刘伯承立即赴泸州指挥那里的起义部队。刘伯承回到重庆后,就被刘湘监视率,但刘伯承毅然率领合川起义时的参谋长黄伯诚以及十几名政工人员,巧妙地避开刘湘的密探,奔赴泸州。
1927年1月下旬,刘伯承到达泸州,接手泸州起义后的事务。面对复杂的局面,1月24四日,他颁布了《国民革命军川军各路军总指挥部布告》,大刀阔斧地整顿军务和政务,显示出他的魄力和睿智。面对泸州军政财务大权不能集中,也不能统一指挥的问题,他撤销了原陈兰亭、袁品文的4、5路联合办事处,新成立了第6路,任命皮光泽为第6路司令。在原泸县道署内设立总指挥部,要求每日下午在道署内集体办公。任用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带动和影响起义军。2月上旬,在校场大坝举行誓师大会,宣布总指挥部成立,号召大家彻底革命,团结一心,跟反对军阀斗争到底,决不能“挂羊头卖狗肉”。陈兰亭、袁品文、皮光泽在会上就任国民革命军第4、5、6路司令。刘伯承非常重视军队的政治工作,在各路部队都设立政治部,在团以下政治指导员和政治训练员,中共中央、重庆市委委派的政治工作人员到达泸州后,刘伯承随即将他们分派到各起义部队。同时注意让政工人员积极发动群众,重建了一系列的纪律条令。刘伯承还深入起义军各部进行检阅、督促部队加强训练,使这几支起义部队很快充满革命的气氛。为了培训基层官佐和革命骨干,刘伯承在起义队伍里创办了一所“泸纳军团联合军事政治学校”,自己兼任校长,在学校内教员主要由共产党员和左派人士充任,经过严格训练,使各部队的中下级军官和青年骨干的能力得到增强。在财政问题上,刘伯承发现各部队在军费军需上各搞一套、贪污现象严重,财政问题威胁着泸州军民的生计。刘伯承从县署和征收局借垫21万元充实三路起义军的军饷。采取果断措施全面改善税收和财政机构,积极鼓励发展生产和贸易活动。对旧衙门的政权机关进行了改造,充实一些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由于措施得当、号令严明,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泸州的面貌焕然一新,革命的泸州引起川中各界瞩目。
泸顺起义爆发不久,刘湘就指挥各路川军镇压和围攻起义军,在重庆制造了“三·三一”惨案,大批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遭到杀害。面对革命形势的严峻变化,刘伯承在泸州举行军民大会,声讨刘湘的反革命罪行,号召军民战斗下去。4月21日,刘伯承以国民革命军川军各路总指挥的名义,率先呈请讨伐刘湘,历数刘湘各种罪行。而在这之前,刘湘于4月11日早已拼凑川黔反革命联军近十万人,分几路围攻泸州。如何坚守泸州,对刘伯承来讲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刘伯承审时度势,及时召开各路军司令及营以上指挥官会议,反复讲清利弊,认真与大家磋商,最后决定依托泸州的险要地势防守,等待形势发展再作下一步打算。
面对敌人的几路围攻,刘伯承迅速做出防守部署,在总指挥部再次召开军事会议,第4、5、6路军各领了战斗任务与防御位置,刘伯承则奔走于各路兵马的阵地。在布防上,刘伯承尤为关注通向城内的唯一陆路通道龙透关,要求必须守住。敌人也特别“关照”龙透关,4月下旬,多次组织“敢死队”从龙透关进攻,刘伯承悉心指挥,多次打退敌人进攻。敌人深知刘伯承用兵厉害,在进攻受挫的情况下,一面加强攻势,一面派出大量奸细进入泸州,进行策反,刘伯承沉着应对,不断打破敌人阴谋。由于长期苦守待援,泸州城开始出现粮草不足情况,但在刘伯承的领导下,泸州始终保持着较好的革命秩序,民心、军心稳定,共同御敌的决心未减。但外界的形势对泸州越来越不利,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新旧军阀很快勾结起来,枪口对准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5月9日,杨森率部准备攻打武汉国民政府。5月12日,刘湘再次发出“讨伐”泸州革命军的《通电》,随后便倾出老本,拿出最新装备,对泸州展开猛烈进攻。敌方奸细活动也越来越强烈,起义军上层军官出现了动摇。而此时,刘伯承被武汉国民政府委任为国民革命军暂编第十五军军长,倍感责任重大。为了不负组织的重托,刘伯承指挥起义军英勇作战、继续坚守阵地。市民也被调动起来支援战斗,但粮食和弹药越发困难,泸州成为一座孤城。不久,刘伯承接到中共中央的通知证实杨森已经出兵宜昌,及时分析形势指出撤退方案,虽然得到大多数军官的支持,但陈兰亭、皮光泽表示冷淡,如何突围实际上没有解决。5月中旬,刘湘以五万巨款公开悬赏通缉刘伯承,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起义军的上层部分军官勾结四川军阀准备出卖刘伯承和政工人员,这更使得革命形势雪上家霜。在泸州的共产党员和左派人士的劝说下,刘伯承同意出走泸州,16日深夜,刘伯承在总指挥办公室对大家说“从泸顺举事,到今天又五六个月了吧?”“但到底还是失败了”“我从19岁参军,如今已经打了17年的仗了,几起几落,每次战到最后,总是只剩下我一个光杆司令,只身出走。我刘伯承到现在也没有倒嘛!”这充分体现了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对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不惧艰险斗争的英勇精神。随后,刘伯承出走泸州,几经周折,到达武汉,走向继续革命的道路,泸州的起义部队也一个个被军阀们吃掉,泸顺起义宣告失败。
泸顺起义最终是失败了,失败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泸顺起义的意义重大,这是国共合作的条件下进行的,起义的目的是为了支援、配合北伐战争。在事实上,泸顺起义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中共中央关于牵制四川军阀东下、减轻对武汉侧翼威胁的战略目的,为北伐军推翻北方军阀势力作出了重要贡献。泸顺起义还成为党在大革命时期争取改造旧军队的一个范例,为南昌起义的发动提供了可贵经验,以刘伯承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泸顺起义做出的贡献和牺牲也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尤其是刘伯承在起义中显现出的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重视民众力量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及高超的动员艺术和能力,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