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深入推进校园欺凌研究,建立有效预防干预机制
2018-04-01王曦影
王曦影
校园欺凌成为了全球热点与中国各界日益关注的社会问题,我国政府自2016以来频频推出政策、文件、方案,表达重点治理校园(学生)欺凌的态度、决心和行动。在这一宏观政策背景下,学界有必要对于校园欺凌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开拓性的探索,以便为国家政策的落实以及下一步在中小学推广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的项目提供理论基础。
本专题共有四篇文章。目前国内关于校园欺凌的研究多,但真正走入学校开展的干预性行动却很少,王曦影和杨梨的《同伴教育、学校社工与青年领导力:预防校园性欺凌之行动研究》适时地填补了这一空白。论文记录了研究团队在北京W学校开展行动研究的过程,开发了预防校园欺凌的示范性实践。这一示范模式的特点如下:一是以同伴教育为主线,嵌入式社工站为服务平台;二是具备社会性别视角,运用社交媒体和校园活动,线上线下共同促进性别平等;三是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安全和谐校园的关键参与者和推动者,并在参与过程中培养了青年领导力。对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妇女署提出了解决校园欺凌所需的六项优先行动,论文检讨了这一行动研究的收获,并指出未来行动的方向,相信这一示范性干预项目的介绍也会给学校社会工作带来思考和启发,并促进这一干预模式的进一步推广。
现存校园欺凌研究较多聚焦于欺凌者与被欺凌者个体之间的人际冲突和互动,然而宋雁慧等的《同伴互动中校园欺凌及其过程研究》捕捉到了中小学校园中常见的“圈子对个体”互动模式,运用问卷调查、参与式观察以及访谈等多种资料收集的方法开展混合路径研究,对班级内部的校园欺凌的发生和发展做出了静态权力关系分析和动态阶段与过程分析。这一研究视角新颖,首先运用同伴提名问卷法在班级内部寻找到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然后从班级组织、学业成绩、同伴关系三个角度对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权力结构进行静态分析,再采用过程-事件分析方法,总结了校园欺凌发生、发展、持续或终止的四个阶段与过程,最终总结了同伴关系、班级地位和欺凌行为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一研究与现存西方校园欺凌的模式展开对话,并总结出中国本土以班级为主题的校园欺凌发生、发展和互动的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研究帮助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更好地理解班级内部欺凌发展的动力,进而有助于实务工作者们理解和应对校园欺凌。如果作者能进一步加强对于职业学校与普通学校的讨论,必能更加促进实务工作者们看清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关注和重视的焦点,进而促进在不同学校环境下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
运用国际规范的问卷,对于校园欺凌的普遍社会问题进行本土化的研究和理解既有助于了解这一问题的本土现状,也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跨文化比较。周华珍等的《健康问题的社会决定因素对校园欺凌的影响》在“世界卫生组织-学龄儿童健康行为”模型基础上开发了本土问卷,在北京、武汉和辽宁三个省市(区)收集了4941份11岁、13岁和15岁中小学生填写的问卷。当互联网与其他通讯技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快速普及的时候,网络欺凌也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这一研究不仅关注了传统校园欺凌,也关注了网络欺凌,指出了青少年校园欺凌行为在性别、年级、家庭富裕程度、地区差异、学校环境、社会生活环境等方面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和行为发生的相关性。由此,作者根据研究发现,给出注重家庭支持、强化学校教育、关注弱势群体等三方面建议。
深入系统的研究综述是开展研究和推进实践的基础。乔东平和文娜的《国内外校园欺凌研究综述:概念、成因与干预》一文对国内外94篇校园欺凌的核心文献进行了综述,对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两个概念进行了厘清,基于社会生态理论的视角,她们将校园欺凌的成因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展开深入分析,并着重关注了女生之间的暴力现象,勾勒了这一现象的特点和独特成因。不仅如此该文还简要的介绍了国外校园欺凌干预的做法以及近来国内政策的变迁,以期为我国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提供依据和指引。
本专题的四篇文章,有理论,有综述,有实践,有质性研究,也有定量研究,彼此之间有联结也有呼应,所有这些研究都在为探索建立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