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大学生廉洁品格的培养
2018-04-01马卓
马 卓
(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高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培育人才的中心环节,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高校着重加强大学生廉洁品格的培养正是进一步扩充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党和政府三令五申不断倡导廉洁从政、严肃党内生活,倡导既要当廉洁的促进派,又要当廉洁的实干家,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高校做为教书育人为党和国家以及社会输送后备干部和人才的培养基地,着重加强对大学生廉洁品格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一、廉洁品格的内涵
高尚的品格是个人、家庭乃至整个民族取得成功重要因素,塞缪尔·斯迈尔斯在其《品格的力量》中指出“品格是个人和民族发展的基石和力量源泉,是世界发展最强的推动力。”[1]高校大学生的品格培养是高校教书育人的基本任务,廉洁作为炎黄子孙心口相传延续至今的高尚品格,亦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廉是一种境界,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洁是一种品质,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廉洁的思想自古有之,《周礼》中有所谓“六廉”的记载:“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1]从最根本上说,廉洁是人们最基础的品格,一个人为了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状况而辛勤工作,未曾有过侵占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财产的想法和行为,可谓之“不贪”;一个人深处物欲横流,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靡之风盛行的社会情态中,依然洁身自好坚守内心的澄澈清明,可谓之“不污”,正如周敦颐所言“出淤泥而不染”。廉者为不贪、洁者为不污,廉洁的品格是一个人最基本也是最应矢志不渝的坚持下去的品质。
二、明确高校大学生廉洁品格培养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廉洁品格的培养是促进大学生自身成才的需要
高校教育是目前我国现有选拔和培育国家未来建设者和继承人的先决条件,合格优秀人才的首要衡量标准是是否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次才是是否具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精明强干的实践能力。当前,各种思想潮流相互碰撞、欲望的燃烧与诱惑的升腾不断阻碍着每个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步伐,钱权和利益是每个大学生进入社会所直面的问题,在这种物欲横流的外部环境下,牢固坚守内心的澄澈清明尤为重要。廉洁,作为中华浩浩汤汤传统优良品德之一,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亟待重视和加强。大学生身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中流砥柱,要对其开展廉洁教育,增强在校大学生的廉洁意识,培养其廉洁的品格,具备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省的自律能力。铺设大学生廉洁操守的良性发展轨道,是保障大学生自发自觉防范和抵御潜在外来风险并洁身自好,最终成为心系国家、社会、人民,造福社会优秀人才的必由之路。
(二)大学生廉洁品格的培养是营造风清气正和谐校园环境的需要
校园环境不仅包括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基础性的自然环境,同时还包含师生所共同营造的人文环境。清新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是陶冶大学生良好志趣的外部条件,质朴方正的内在操守则是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的亲历躬行才能得以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学术环境,需要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和众多师生廉洁朴素的内在品格为支撑,加强对大学生廉洁的品格培养,同样是对高校教师自身廉洁品行的鞭策和在校教职工的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职工教师廉洁清明、学生廉洁修身,自觉抵制腐败思想和腐朽文化的侵蚀,是营造和谐友爱、健康清明校园工作和学习环境的本质要求,廉洁的校园氛围是高校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一步,亦是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方针的积极响应。
(三)大学生廉洁品格的培养是高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
早在2005年,中央便下发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提出“廉政文化进校园”,开始对校园文化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治和改善。教育腐败、学术腐败、校风、学风、教风均不同程度受到侵染,自2005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不断加强对高校廉洁问题的重视,有效遏制了腐败之风在高校中肆意蔓延的势头,与其亡羊补牢不如防患未然,培养在校学生的廉洁意识加强廉洁品格的塑造正是为深入落实开展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奠基。大学生廉洁品格培养的成败,不仅关系着他们是否能拥有正确积极的道德观念、是否能形成严肃的法律意识、是否能担负起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更是关系着反腐败斗争的持续和反腐败成果的巩固。
三、高校大学生廉洁品格培养的目标
《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思政[2007]4号)指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基于这个大方向,大学生廉洁品格的培养理应达到以下目标: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廉洁认知、培养高校大学生积极的廉洁情感、磨练高校大学生的廉洁意志、坚定高校大学生的廉洁信念、规范高校大学生的廉洁行为为目标。
(一)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廉洁认知
强化在校大学生对廉洁的认知水平,高校要在大学生廉洁品格培养的过程中切实可行担负起引导教育的责任,必须提高对大学生廉洁品格培养的重视程度,要把大学生廉洁品格的培养渗透到高校教育改革的工作里,使大学生廉洁品格的培养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大学生们明辨在今后工作中的是与非、善与恶,对社会上的种种行为作出清晰的道德判断,按照正确的是非标准来强化自己的意识和行为,这一切都是以正确的廉洁认识为基础。认识是行为的先导,倘若没有正确的廉洁认知,便更加谈不到良好的廉洁处事行为。
(二)培养高校大学生积极的廉洁情感
高校大学生明确了对廉洁的认知,进而要增强廉洁情感。使大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基本观点,辩证分析腐败现象的本质和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掌握有关廉洁的基本理论、准则、原则、条例和规范,形成正确的廉洁理念,进而形成积极的廉洁情感。伦理学里这样讲:人们的任何行为,最直接的来源,是欲望,这一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换言之,情感是行为最直接的动力。所谓情感,是人们对所见事物做出的本能反应、自然产生出的看法,对个体思想观念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思想是方向盘,情感则是发动机,有了明确的廉洁认知并不够,还必需有崇高的廉洁情感,才有可能在进入社会后自觉做到廉洁从事、廉洁从政。
(三)磨练高校大学生的廉洁意志
意志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控制和调节自己行为的心理过程,是人类所独有的高等心理活动,对人类的情感和行为有发出、停止、改变等控制调节作用。廉洁同腐化、腐败与反腐败,是最典型的意志较量,恪守廉洁,须要坚定的廉洁意志作为心灵的撑持。廉洁意志是人们为了履行应尽的廉洁义务而自动自发的、持之以恒的排除内心和外部的阻碍。众所周知,履行廉洁义务会遇到很多困难,有时也要放弃个人的利益,廉洁意志能够推动人们抵御各种干扰和阻碍,坚持以廉洁的品性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有鉴于此,高校的廉洁教育必需着重强调廉洁意志的培养,使学生所应履行的廉洁责任与廉洁义务相统一,使学生的廉洁认知与廉洁行为相符合,做到知行统一,成为廉洁自律的表率,自觉抵制腐败行为。
(四)坚定高校大学生的廉洁信念
信念是意志与行为的根本,是动机与其长远目标的彼此统一,没有信念就决不会有意志,便更不会有后续积极主动性的行为。信念亦是一种心理动能,能够激发个体潜在的体能、智力等各种能力,以促成与需求和信仰相对应的行为志向。高校要利用对学生的廉洁教育,使他们对古今中外的廉洁思想、反腐败理论与过往反腐的实际行动有深入了解和感性上的认知,知晓我们党和国家的反腐措施以及反腐机制,用联系、发展、全面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反腐倡廉形势。国以廉立,政以廉明,业以廉辅,人以廉洁,使高校学生充分认识到倡导廉洁的重要性、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从而坚定清正廉洁的信念、坚守最初的信仰。
(五)规范高校大学生的廉洁行为
言廉为虚,行廉为实,有了正确的廉洁认知、廉洁情感等等并不等同于就一定会有一身正气豪情壮,两袖清风意志昂的廉洁行为。在需要面前学会选择,在原则面前学会坚守,在权力面前懂得敬畏,在责任面前永不懈怠,要做到这一桩桩、一件件实非易事。干部廉洁从政,需要国家政策、法规、条例的制衡;学生廉洁从学,同样需要高校制定规章、制度来规范学生的廉洁行为。需要高校在对学生的教育中通过向书本学、向实践学,落实对学生的廉洁行为教育,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廉洁自律的品格,进一步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
政治上的坚持,取决于信念上的坚定;作风上的清廉,来源于思想上的清醒。我国历史上廉洁人物不胜枚举,他们身处的时期有所不同、社会制度有所更替、生活方式不尽相同、经济发展程度不一,但他们廉洁自律的行为操守相同、为民服务的责任相同、高风亮节的品格相同、流芳百世的美名相同。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公职人员的主要甚至唯一来源,贪廉一念间,荣辱两世界,开展廉洁教育,提高高校学生的廉洁意识,培养学生廉洁的品格和操守,增强高校学生克己奉公的廉洁信念及民族奉献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英]塞缪尔·斯迈尔斯.品格的力量[M].宋景堂等译,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2]郑玄,贾公彦.周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