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昆明市晋宁区全力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2018-04-01文
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需要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坐标来认清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把握云南跨越式发展的新要求,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干事创业、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此,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深入分析省情,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彰显特色,瞄准世界一流,提出了打造“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三张牌。最近召开的全省2018年上半年工作汇报会,在提出全省各级各地要向改革要发展活力,向开放要发展潜力,向创新要发展动力,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强调了要在发展新制造经济、新服务经济、绿色经济、智慧经济、分享经济等方面实现突破,要开拓市场空间,大力发展服务经济,更好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近年来,昆明市晋宁区抓住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和建设国家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的重大机遇,围绕“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康养旅游新区、古滇郑和文化名城、高原湖滨宜居新城”这一定位,依托“滇国故都、郑和故里、世界磷都、佛教圣域、民俗秘境、湖滨新城”六大资源,努力出思路、想办法,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有效支撑昆明南城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把文化旅游产业融入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
近三年来,昆明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云南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担起省会中心城市“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火车头”的历史使命。昆明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战略目标。2018年6月4日,昆明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促进条例》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昆明市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条例》明确了昆明市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目标,即打造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建设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提升世界春城花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健康之城三大城市品牌,到本世纪中叶把昆明建设成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中共昆明市委、市人民政府为了进一步加大对晋宁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印发了《关于加快晋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抓好强化规划统筹引领、增强城市功能、聚焦聚力产业发展、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生态建设、统筹发展社会事业等重点工作。在晋宁撤县设区的过渡期内(2018年—2020年),省、市级新增重大产业项目,特别是文化旅游、康体养生、商贸物流产业等,优先布局在晋宁区,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将晋宁区规划纳入新一轮的昆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推进“多规合一”,实现“一张蓝图”管控、审批;统筹推进城市集中连片开发建设,增强昆阳和晋城城市带动能力,实现晋宁城市功能完善、布局优化、产业提升和品牌增值;高位统筹产业布局,重点发展健康养生、医疗服务、文化旅游、商贸物流、都市农业、装备制造、精细磷化工等产业,将晋宁沿湖区域作为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的核心区;将晋宁区需进行改造的城中村纳入全市城中村改造计划,并按城中村改造的相关程序推进,享受城中村改造政策。此外,还将加快推进彩云南路延长线晋城至昆阳段、环湖南岸环湖步道等市政道路建设,推进以综合交通、旅游基础设施为重点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构筑晋宁区与昆明主城互通共融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
根据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定位,晋宁认真研究制定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先后制定下发《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晋宁段)规划》《晋宁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中共晋宁县委 晋宁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共晋宁县委 晋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晋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三五”行动计划(2016—2020年)》等政策性文件。晋宁于2016年10月召开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研究提出以全域旅游为方向,以“文化旅游兴县”为主线,把晋宁打造成为“滇国故都 郑和故里”文化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末打造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旅游主题公园、重大标志性文化设施、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品牌,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为晋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支柱产业,实现旅游税收收入突破5亿元,旅游综合收入突破85亿元,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500万人次,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15%,接待游客人数增幅突破25%的目标。经过努力,把晋宁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康养旅游新区、古滇郑和文化名城、高原湖滨宜居新城。经过努力,晋宁区201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3亿元,同比增长49.4%,文化企业数340余户,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5户,主营业务收入6400万元。2017年接待游客536万人次,同比增长47.2%,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190.3%。2018年一季度全区共接待游客188.75万人次,同比增长54.88%;实现旅游收入5226.46万元,同比增长118.78%。
采取创新创意措施做活做强文化旅游产业
晋宁区在抓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过程中,按照中共昆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世界春城花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健康之城三大城市品牌,到本世纪中叶把昆明建设成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研究提出“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康养旅游新区、古滇郑和文化名城、高原湖滨宜居新城”的发展目标。
晋宁区主动担当起推动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使命,在市级统一规划范围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实现文化旅游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各级资金支持,加大基础设施和乡村旅游线路建设投资。建立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开发建设机制,盘活资金杠杆撬动融资,谋划布局推进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区政府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旅游产业发展,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文化产业发展,按照10%的比例逐年递增。提出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的方式优化布局,培育企业、发展产业、开发园区、塑造品牌。加快古滇文化旅游名城、郑和故里文化旅游、环滇池生态旅游、乡村生态旅游等项目建设;提升改造传统景区、文化创意园、文化旅游小镇建设项目。中国昆明·晋宁未来城项目由昆明市政府与云南城投集团、环球世纪公司于2017年12月签订了《投资框架协议书》;郑和文化小镇(郑和古镇)项目展开对外宣传推介、招商引资工作。
晋宁区积极服务和融入“健康中国”“健康云南”战略,以及昆明打造“中国健康之城”发展目标,推动大健康产业创新升级,打造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按照“生态旅游、康体养生、适老助老、智能规范”理念,加快推进占地面积3800亩、总建筑面积215万平方米的滇池国际养老养生度假区项目建设。紧紧依托区位优势和滇池岸线的湖光山色,以昆阳、晋城作为两个主要支撑,对接国际国内大健康资源,加快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古滇生态湿地公园、古滇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养老养生休闲度假区、中国昆明·晋宁未来城等生态旅游目的地和养老养生项目建设,构建集医疗保健、避暑避寒、观光、娱乐、休闲、度假、疗养、养老、保健品加工等为一体的康养产业体系。其中,滇池国际养老养生度假区首期项目晴川里、湖光里两个养生养老社区,以及3万平方米的活力养老小镇,已于2017年7月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积极探索文化与生态融合,以53公里湖滨带为开发重点,坚持“立足实际、优化布局、精准定位、绿色发展”的理念,按照“整体规划高起点定位、大企业大项目带动”的产业思路,推动旅游康养和文化产业发展,把晋宁发展成为“宜居、宜商、宜旅”的湖滨新城、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功能布局的理想之地。重点落实支持旅游项目开发、旅行社地接、旅游宾馆饭店建设等相关优惠政策,成立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积极争取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服务、乡村旅游线路建设等方面的投资,逐年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规划编制、旅游宣传促销、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提高旅游接待服务水平。着力在挖掘郑和文化、古滇文化、滇池文化、宗教文化、鲜花文化的内涵上下功夫,用灿烂、深厚的文化元素包装现代旅游,加强地域文化元素与旅游产品的有机结合,设计、开发和推广文化旅游特色产品,在现代旅游中融合传统文化,将文化创意元素融入旅游景区景点、旅游品牌与节庆策划、旅游市场推广、旅游商品开发等领域,让旅游景点更有文化内涵,让游客充分体验感悟,延长游客在晋宁的逗留时间。结合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打造宝峰、双河、夕阳的乡村文化旅游,打造晋城、昆阳、宝峰的宗教文化旅游,打造和璟苑公园、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大湾生态旅游区、白鱼河口湿地、大绿溪生态文化休闲谷、丽荷生态园的生态文化旅游。鼓励发展积极健康的特色旅游餐饮、主题酒店、房车营地、帐篷酒店,依托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资源,打造大绿溪彝族村、小石板河哈尼族村、沙堤村、旧寨村的民族特色村落旅游,形成“宝双夕”乡村游憩带。在此基础上,重点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采农家菜、摘农家果、干农家活”为主要内容的家庭农场,培育一批集自然景观、特色果蔬、休闲垂钓、观光旅游、度假养生为一体的精品农家乐。
晋宁区在打造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文化旅游品牌,以及对外宣传方面作了许多努力,传递出了昆明南城、古滇名都、文旅胜地名片信息。以“郑和文化品牌”“古滇文化品牌”宣传为抓手,通过泛亚世界航海文化主题展、东南亚商洽会、“创意云南”“创意昆明”等系列国内外大型会展活动,生动展示晋宁资源。重点宣传“中国·昆明郑和国际文化旅游节”,《千年一梦·古滇晋宁》《晋宁组歌》《晋宁是个好地方》《晋宁旅游文化宣传片》等宣传作品在各级媒体播出;《晋宁旅游攻略》《晋宁精品旅游路线》在宾馆、酒店宣传推荐;举办滇池开渔节、宝峰调子会、昆阳米线节、祭龙节、哈尼长街宴、古滇春节灯展、渔人节、沙雕艺术节、沙滩啤酒音乐节,展示晋宁民俗文化。2017年,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贺新春》节目在晋宁录制,《新闻联播》献礼国庆“大美中国”节目呈现晋宁“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壮丽景观。通过接入“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开发晋宁旅游APP,把旅游景点、特色美食、优质住宿、晋宁特产等信息分享到平台上,推送给到晋宁的游客,实现“互联网+旅游”的尝试与运用,进一步做好特色餐饮、民宿、活动、旅游产品打造和推介工作。在品牌培育方面,积极开展星级农家乐申报工作,2017年评定出四星级农家乐2家、三星级农家乐13家、二星级农家乐1家,制定了《关于昆明市晋宁区“响当当”品牌评选活动方案(试行)》,评选出“响当当”的旅游景点、美食、采摘园、休闲场所、特色乡村、地方特产等多个特色品牌。
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成效彰显文旅发展前景
由于晋宁区具有独特的区位和历史文化优势,2012年10月,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把“七彩云南·古滇文化旅游名城”列入全省十大文化旅游产业建设项目;2016年1月,原国家旅游局、原环境保护部联合授予该项目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称号,成为云南该批次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该项目的建设成效,为下一步中国昆明·晋宁未来城项目等重大建设项目的立项、建设和推进作出了示范,彰显出晋宁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光明前景。
“七彩云南·古滇文化旅游名城”项目建设启动以来,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市级相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指导和帮助。昆明市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定期召开项目专题推进会,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晋宁区组建晋宁古滇历史文化旅游区管委会,形成项目建设“省级高度重视、市级统筹协调、区级落实推进”的格局。该项目规划建设八大主题片区,即以古滇历史文化、古滇青铜文化为核心和灵魂的古滇文化核心区;以云南民族、民俗、民居文化为依托的民族民俗文化展示区;以滇池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水环境重构与保护、水生态文明构建与发展的生态景观示范区;融合现代旅游特征,提供设施设备完善的现代旅游服务配套区;以养老、养生、观光、休闲、度假、避暑避寒为主要内容的七彩云南·滇池国际养生养老度假区;以古滇历史文化、云南民族文化、云南地域文化为主题,以云南特有的标志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核心要素,打造具有丰富展示性、表演性、互动性内容的“七彩云南·欢乐世界”主题公园;推动流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及城乡统筹发展,打造标杆性民生示范工程区;构建便捷低碳、绿色生态、山水宜居新城,打造高原内陆滨湖现代新昆明南城核心区。
在“七彩云南·古滇文化旅游名城”项目建设过程中,一是坚持依法行政、全程服务。建立全程、全员、全类别的行政审批程序,全面迅速完成了一期子项目的审批、核准、报备工作。按照市政府将项目涉及高新区、度假区,以及市级部门的部分审批权限委托晋宁区负责的要求,晋宁区积极帮助项目业主协调省、市相关部门,顺利完成了“七彩云南·欢乐世界”主题公园的立项核准工作。同时,为进一步提升项目品质,完善项目区多元协调的交通体系,晋宁区计划安排资金4.5亿元,实施昆玉高速富有立交改扩建工程建设;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对项目区河道标高进行改造,妥善解决雨季排水排洪问题。二是深入细致做好项目区内群众的思想工作,采取合规合理的措施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问题和后顾之忧。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全区25名区级领导和30个职能部门近300人组成的工作组,对项目区12个村、近2万名群众进行深入细致的宣传动员。三是广泛做好社会宣传,加强与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所属媒体、云南广播电视台、昆明日报社等主流媒体协调联系,持续刊播该项目建设动态、工作研究和历史文化深度解读文章,为广大群众释疑解惑,统一思想认识。
“七彩云南·古滇文化旅游名城”项目充分开发挖掘古滇文化、保护修复滇池山水,建设中国一流、世界领先的大型文化生态旅游项目,塑造以古滇文明、古滇历史、古滇文化产业为代表的古滇品牌,以滇池湿地观光、生态度假为代表的环滇池生态景观品牌,转变流域内传统的经济产业、产品结构,整合提供满足国际国内多元化需求的复合生态旅游产品体系,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品,通过“生态旅游新业态引入和建设——构建南亚东南亚区域旅游一体化”战略,凸显项目在环滇池旅游产业转型发展中的战略引领、旅游引擎、服务集散、交通辐射带动等作用和功能,打造一个综合型的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目前,“七彩云南·古滇文化旅游名城”项目已完成投资逾170亿元,古滇艺海大码头、古滇欢乐世界、古滇湿地公园、温泉山庄、樱花谷、古滇养生养老小镇、皇冠假日酒店等子项目已先后建成开放;古滇博物院、古滇民族部落、七彩云南购物广场、滨湖香醍东区等子项目正在提速推进。三合、安乐两村1400余户群众回迁安置区已建成并于2016年10月完成回迁,配套中小学和幼儿园也已同步建成并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