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三大逻辑”

2018-04-01楚雄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

社会主义论坛 2018年8期
关键词:党的领导逻辑民主

文 楚雄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当代中国最重大的政治问题,是保证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强调要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应从历史、现实、未来的统一中,深刻认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所蕴涵的逻辑。

建党、建军和建立新中国紧密联系的历史逻辑

从中国近代史来看,为什么一个历史上曾经强大辉煌的国家,逐渐变得四分五裂、衰弱落后以至被动挨打?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强大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力量,把全中国人民凝聚组织起来、团结动员起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大转折,它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团结带领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本原因在于它从成立开始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并且始终坚持、一以贯之,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从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过程来看,贯穿着建党、建军、建立新中国这样一个历史逻辑。在我们党领导下建立了人民军队,以人民军队为主要武装力量,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历史逻辑可以概括为:有了中国共产党才有人民军队,有了人民军队才能够建立人民的国家;反之,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人民的军队,也就不可能建立人民的国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

党的领导、民主和法治有机统一的政治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个国家的各种制度中,政治制度处于关键环节;政治制度是用来调节政治关系、建立政治秩序、推动国家发展、维护国家稳定的;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同时又反作用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乃至于起到决定性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由各方面、各领域、各层次的制度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其中政治制度是核心。我国政治制度的根本原则、根本优势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政治制度中,包含着坚持党的领导、民主建设、法治建设紧密联系、有机统一的政治逻辑,这个政治逻辑的核心问题是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体现在各个方面,而其中最大的优势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难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民主就难以广泛切实得到发展,依法治国就难以有力有效推进。

社会政治活动是在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中进行的,当各种力量之间发生对立关系时,仅靠这些力量自身来协调是很困难的,往往各方都强化自身立场,导致关系更紧张。这就需要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来协调关系,这个力量要能够协调各种力量的关系,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立场公正,不能偏向其中任何一方,能够代表各方的利益;二是具有权威性,各种力量都信任、服从这个力量。不具备这两个条件,这个力量也难以协调各种力量之间的关系。如果这个力量的立场不公正,偏向其中某一方,不仅难以协调各方面关系,还会产生新的矛盾关系,即这个力量同其他方面又产生矛盾。如果这个力量不具有权威性,其他各方面力量就不会信任、服从它的协调作用。

在我国社会政治活动中,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势所在。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既要发展民主又要推进法治,使民主和法治之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的良好关系。在我国,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自身没有特殊利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立场既是社会的立场也是政府的立场,得到人民群众的充分信任和拥护,具有高度的权威性,能够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强大政治作用,使社会和政府、民主和法治之间保持良好的动态平衡关系,既能充分发展民主又能有力推进法治。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现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民主建设、法治建设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关系,民主建设需要通过加强党的领导来引导和规范,法治建设也需要通过加强党的领导来推动和落实,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这就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政治逻辑。

从自然倾向来看,民主强调自主和自由,法治强调服从和约束,两者之间有一种天然的排斥倾向。在社会生活中,绝对的自主和自由、绝对的服从和约束,都不利于形成稳定和谐、能动高效的社会秩序。这就需要一种强大的社会政治力量,来协调民主和法治之间的关系,使两者之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相辅相成的关系。这种社会政治力量不能是弱小的,而必须是强大有力的,对民主和法治都具有驾驭掌控能力,这种政治力量就是执政党。民主是一种社会力量,法治是一种政治力量,这两种力量之间有一定的排斥性,要整合这两种力量,使它们各自既充分有效发挥作用,又不会走向片面极端,就需要执政党来协调它们的关系,这种力量必须具有权威性,足以驾驭前两种力量。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民主和法治应该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没有法治,民主就会走向无序混乱;没有民主,法治就会走向苛政强制。没有执政党的坚强领导,民主和法治都难以顺利有效推进,两者之间还会出现排斥分离的倾向。在我国社会政治活动中,党的领导、民主、法治三种力量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发展民主、推进法治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在党的统一领导组织下进行。

坚持党的领导、民主建设、法治建设三者有机统一,这个政治逻辑不是抽象的,是从中国的历史、现实情况来讲的,是中国的现实政治逻辑。在当代中国,发展民主,有两个重要问题,一个问题是要克服阻力,推动民主;另一个问题是民主进程必须是可控的、有序的。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力量、领导核心。这个领导力量、领导核心的作用,一是克服阻力、推动民主;二是引导、规范民主进程,不让民主进程失控,避免无序民主状态。同样,推进法治也是有阻力的,克服这个阻力,也需要有坚强的领导力量、领导核心。法治会不会失控?一般认为,法治本身就是强调约束和规范的,不会失控,必然的结果是形成有序的社会状态。这只是理论上的假设。法治是要通过具体机构、具体人员去实施的,如果在实施过程中,这些机构、人员不严格遵守法律,而是超越于法律之上,把法律作为自身的工具和手段去对付别人、去约束别人,从而牟取自身的特殊利益,达到自己的特殊目的,那么法治就会失控、异化,产生违背法治本义的后果。在现实中,“以法律的名义”行违法之事、谋违法之利的事情是存在的。所以,法治实施过程也是需要控制和规范的。这种规范和控制,同样需要有坚强的领导力量、领导核心。没有坚强的领导力量、领导核心,民主难以推动,民主可能失控;同样,没有坚强的领导力量、领导核心,法治也难以推动,法治也会失控。这是我们必须遵循的政治逻辑。

强党、强军和强国不可分离的现实逻辑

从历史上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经过革命斗争站起来,经过改革开放富起来;从现实和未来看,中华民族要强起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能够组织动员全体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最强大的政治力量,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才能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保证人民幸福安康,舍此没有其他选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然要求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强大的国防。只有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才能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才能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在当代中国,如果党不强,军队不可能强,国家也不可能强,强党、强军、强国紧密联系、有机统一,是当代中国最大的现实逻辑。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三大逻辑可概括为:历史逻辑是“建党、建军、建立新中国紧密联系”,政治逻辑是“党的领导、民主、法治有机统一”,现实逻辑是“强党、强军、强国不可分离”。从历史看,有了中国共产党,才有了人民军队,才能建立人民的国家;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来看,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发展人民民主,才能推进依法治国;从实现和未来看,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才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所蕴涵的历史逻辑、政治逻辑和现实逻辑。

猜你喜欢

党的领导逻辑民主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坚持党的领导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逻辑
学习百年党史 坚持党的领导
创新的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履职尽责 主动作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作用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证“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