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最佳护理模式效果研究

2018-03-31王竹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36期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

王竹

【摘要】目的 探析新生儿科护理中最佳护理模式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100例的护理模式及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通过对新生儿出生后的全程护理,探寻最佳护理方案。结果 通过对住院的100名新生儿进行最佳模式进行护理,未出现一例死亡状况,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均安全出院。结论 对于新生儿出生后应用最佳护理模式,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模式,有效改善发育基础环境、保障新生儿健康成长,缓解家庭压力,护理满意度高。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最佳模式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36..02

新生儿期是母体分娩后与胎儿脱离自脐带结扎起,各种身体机能最弱的时期,主要是因为婴儿大脑等系统功能尚处于发育初期,其生理适应和调节能力较差,需要一段慢慢调试的阶段,又不具备表达能力,易产生窒息、感染、溶血等病症,病死率也高。新生儿的护理工作不同于其他科室,新生儿护理工作中要求更加严格,工作过程中对于医院卫生服务更加谨慎、与病人家属交流更加频繁及时、婴儿保健更加细致、过程指导更加耐心。我院新生儿科自实施新生儿最佳护理模式以来,取得了显著地效果,家属满意度更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正常足月新生儿80例,男48例,女32例,平均胎龄(38.1±3.0)周,平均出生体重(3.11±0.48)kg;早产儿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胎龄(30.6±3.0)周,平均出生体重(2.22±0.56)kg。

1.2 方法

多年来我院通过汲取新生儿护理中常见的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在科室的共同努力下,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最佳护理模式,并要求医护人员在新生护理过程中严格参照执行,具体措施如下:

1.2.1 保持体温恒定

新生儿脱离母体时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御寒脂肪较少,加之羊水蒸发吸热,身体热量散失较为严重,新生儿容易出现伤寒综合征,所以新生儿对于温服的要求较为严苛。通常状况下,婴儿体表温度应控制在36.5~37.0℃,我院实行母婴同室护理服务,新生儿采取保温箱保温。新生儿体重是保温箱控制的参照标准.一般情况下,箱温保持在28~30℃。湿度调节55~65,室温控制在22~24℃。护理人员需每小时监测婴儿体温。并注意观察记录新生儿身体皮肤及温箱温湿度变化情况,以确保温度适中。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发生多由于气温过低导致,严重甚至演变成肺炎,对于新生儿健康形成重大隐患。医护人员可以将新生儿放入温暖柔软的小被中,室温不要过低,以保证保温措施的有效性。(注意:其他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控制新生儿减少暴露在外面体表面积,减少热量散失)。

1.2.2 顺畅呼吸及脐带护理

分娩过程中由于阴道挤压或宫内外压力差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现缺血或缺氧现象,护士要随时观察新生儿的呼吸频率是否处于正常的40~60 次/min,细致观察新生儿呼吸是否畅通、口、鼻腔有无分泌物堵塞、鼻翼扇動、哭声沉闷、口周发绀,如发现异常应矫正婴儿采取侧卧的姿势,并依情况呼吸道进行简单清理,情况较为严重时,为避免出现窒息,护理人员应立即给予新生儿氧气吸入,通常吸氧时间控制在约2个小时,仔细观察吸入结束后新生儿状况,若新生儿面部红润且呼吸顺畅则表明状况良好,若面部呈紫青色,需要延长吸氧时间,确保状况彻底改善后方可停止。

通常情况下,脐带在一周内便会出现干枯脱落的现象,但由于身体血液系统与新生儿脐带的血管是相通的,处理不当,极容易发生因脐部感染导致的败血等病发生,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每天给予新生儿脐部护理 1次,新生儿洗完澡后,立即用毛巾擦干,清理原有脐敷料检查脐部情况,护理人员应用浓度为75%的酒精或碘伏涂檫在脐带根部部位预防脐炎。并用无菌纱布包扎,并保持患处清洁干燥。日常护理过程中,若发现有红肿或者出现白色脓性分泌物,及时检查是否感染,严重者需使用抗生素来预防败血等其他并发症[1]。

1.2.3 皮肤护理及母乳指导。

由于新生儿皮肤娇嫩易损伤,其出生之后一定做好其皮肤的保护工作。分娩后,需要实施断脐、包扎脐带等工作。由于新生儿出生后身体上会沾有很多血迹和胎脂,护理人员首先应对新生儿其进行油浴,特别要清理干净新生儿腹沟、腋下等身体褶皱处,保持新生儿身体清洁,避免感染。其次,在新生儿出生24 h之后应需每日进行水浴清洁,洗澡间的温度控制在24~26℃、水温控制在38~40℃洗澡时间控制在6 min左右,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适量喂5%的糖水混合物,未出现呕吐现象,产后6小时左右即可哺育母乳。为保证正常的母乳分泌,建议每2~3小时,吸允一次。未防止吐奶或溢奶并驱除胃内气体,可抱紧吃饱的婴儿保持其站立趴在肩膀上并轻拍婴儿背部,当听到婴儿轻轻打嗝,即可停止。

当新生儿出现普遍存在溢乳或呕吐的现象时,应立即调整新生儿的卧姿,将其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因平卧将呕吐物吸人呼吸道,若新生儿的呕吐症状较为频繁时,医护人员应尽快检查及确认是否是咽下综合征或是消化道畸形症等其他疾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保障正常生命健康体征。若母乳量较少,可配合半脱酯牛奶,根据婴儿排泄量确定哺乳量。母乳对于新生儿来讲是最健康、最营养的能量来源,亦是母子沟通的最好桥梁,护理人员应鼓励母亲尽量实行母乳喂养

1.2.4 母婴同室及抚触护理

为降低新生儿感染其他疾病的风险,需要单独配备一张设有安全栏杆的小床,新生儿平卧时枕头不宜尽量低一些,避免头颈弯曲,以此保障呼吸和吞咽的顺畅;新生儿出生之后,护理人员应指导产妇或家属对婴儿的身体进行抚触护理。既可安抚新生儿初到陌生环境的恐惧心理,亦可通过抚摸腹部促进新生儿食物消化,胃肠分泌;抚摸脸颊改善婴儿睡眠质量;抚摸背部,促进身体发育等[2]。

1.2.5 预防疾病感染

新生儿容易感染如肺炎、破伤风、细菌性败血症等疾病,究其原因多为新生儿生理机能较差,免疫力低下导致。护理人员应根据各种疾病的致病机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医护人员要保证新生儿病区经常通风,消毒,较少交叉病毒感染,减少探视,严禁任何携带皮肤病、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者的人群接触新生儿,家属每次接触婴儿前,必须用消毒水洗净双手。减少细菌侵入,降低感染发生概率,从而预防肺炎的发生。对于破伤风以及败血症,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定实行无菌操作,将新生儿发生破伤风的概率降到最低。最大程度的阻止细菌侵入血液中,引起细菌性败血症的发生。

2 结 果

通过给予新生儿精心的护理服务,100名新生儿中未出现任何1例死亡的状况,无任何感染及并发症相关病例,全部身体质数健康,均已随家人健康出院。家属满意度显著提高。

3 讨 论

新生儿初涉人世,不适应突然变化的生活环境加之身体机能尚处于发育成熟,抵抗力较低,容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因此采用最佳的护理模式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意义重大[3]。

综上所述:新生儿时期的健康和安全对于之后的发育及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医护人员在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时,一定要根据新生儿状况,探寻最佳护理模式,用最精细、最亲和、最全面的服务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发展,要求护理人员加强对病房的巡检,各人员之责任明确并相互配合,及时发现潜在并发症,加强母乳喂养安全、日常护理、疾病预防、应急救援等方面的言传身教,护理过程还得力于新生儿家属与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用最佳的护理模式,见证新生儿的健康与安全。

参考文献

[1] 叶彩眉,马冬梅.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8):481-482.

[2] 柯国琼,林小燕,黎 宁,等.改良抚触方法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78-280.

[3] 刘玉凤.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3):124-126.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新生儿护理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