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例疗效观察

2018-03-31罗东福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36期

罗东福

【摘要】目的 研究在慢性泪囊炎治疗中应用经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自2014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8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分组形式选择为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参照组(n=90例)与实验组(n=90例),将实行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患者选为参照组,将实行经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患者选为实验组,分析对比两组慢性泪囊炎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参照组慢性泪囊炎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88.88%、者并发症发生率7.78%对比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8.88%、并发症发生率1.11%,P<0.05且差异对比显著,故统计学形成对比意义。结论 将经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应用在慢性泪囊炎中疗效效果比较确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鼻内窥镜;鼻腔泪囊吻合术;慢性泪囊炎

【中图分类号】R77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36..02

慢性泪囊炎是因鼻泪管狭窄或者阻塞导致的眼病,临床比较常见且多发,经泪道外伤、沙眼、鼻中隔偏曲以及鼻炎等将鼻泪道阻塞,促使不能正常排出泪液,导致长期在泪囊中残留,引发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以及溢泪[1]。为了进一步研究经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效果,现对比本院收治的18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经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以及经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治疗效果,为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数据研究涉及的180例样本数据均选自来源于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以及检查均已经被确诊,出现不同程度泪道不通畅、溢脓以及溢泪等症状,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智力障碍等疾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對此次纳入的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参照组纳入90例患者中女性50例,男性40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21岁,中位年龄数值(44.32±4.23)岁,10年为最长病程,4个月为最短病程,中位病程(5.11±0.65)年;实验组纳入90例患者中女性49例,男性41例,最大年龄64岁,最小年龄22岁,中位年龄数值(43.52±5.84)岁,11年为最长病程,3个月为最短病程,中位病程(6.21±0.54)年。对本次诊治的18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基线资料予以统计学对比检验差异并不显著且P均>0.05,无统计学意义

形成。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实验组患者实施经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鼻科医生应用4 mL肾上腺素与20 mL地卡因进行配置,形成1%浓度的地卡因肾上腺素,同时给予患者实行鼻腔表面麻醉 ,以注射方式与患者中鼻道前方以及泪囊位置黏膜下位置注射1%利多卡因。于患者中鼻道前方以及中鼻甲附着缘前相当位置以U型朝后将鼻腔黏膜切开大约10 mm×l0 mm,向后继续进行分离直至钩突前缘,朝前直至泪骨嵴,朝下直至下鼻甲上缘,朝上越过中鼻甲附着的平面,采取咬骨钳将泪骨分次咬出,对泪骨较厚难于咬出者行电钻渐渐磨出,将骨窗扩大磨平之后充分显露患者泪囊内侧壁,自患者下泪小点将探针进行插入,以便于指示泪囊,此外予以纵行切开泪囊,上下切口朝前呈现出T型延伸的现象,导致囊内侧壁形成两瓣门型情况。吸净泪囊内脓性分泌物后,向前后以银夹夹紧两瓣以及鼻腔黏膜,确保顺利将患者泪囊内侧两瓣敞开。此外采取凡士林油纱条压迫处理患者吻合口,随后填塞鼻腔。没有银夹情况下采用纳西绵剪成小块状填塞泪囊窝,使泪囊瓣和鼻腔粘膜瓣相贴合,再用稍大块纳西绵填塞术处理患者鼻腔。如果患者表现为长期泪囊炎,泪囊呈现出纤维化萎缩、囊腔缩小等临床表现,经泪囊鼻腔吻合口自患者下泪小点插入硬膜外麻醉导管,拉出以及固定鼻腔拉,术后3~6月后将其取出。术后3 d鼻腔油纱条取出之后对泪道进行冲洗,及时进行换药,于内镜下对鼻腔内分泌物、肉芽组织、血痂进行处理。术后第l周每间隔一天利用妥布霉素以及地塞米松等药物实施泪道冲洗,于1周后,每周予以1、2次冲洗,于1月后间隔2~4周予以一次冲洗,术后6个月完停止冲洗。选择l%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液对鼻腔予以正确点滴,部分患者也用布地奈德鼻喷剂喷鼻腔,每日一次,疗程

1~2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慢性泪囊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鼻腔泪囊吻合口黏膜增殖、鼻外肿痛不适、鼻内肿胀)、临床治疗有效率。患者经对症治疗之后泪道通畅,临床不良症状均消失,荧光液滴眼应用5~15 min之后鼻腔内出现荧光素判定为显效;患者经对症治疗之后临床不良症状有所改善,泪道不通畅,泪小点流出黏液情况得到显著改善,消荧光液滴眼应用5~15 min之后鼻腔内不出现荧光素判定为有效;患者经对症治疗之后泪道不通畅,临床各项症状无显著变化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参照组与实验组慢性泪囊炎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计算值

参照组慢性泪囊炎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88.88%显著低于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8.88%,P<0.05,统计学数据差异显著形成。

2.2 对比参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参照组慢性泪囊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78%显著高于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11%,统计学数据差异显著形成(P<0.05)。见表2。

3 讨 论

慢性泪囊炎是临床多发疾病,包括皮肤湿疹、内眦部结膜充血以及无故溢泪等临床表现,此外,在对泪囊进行手指按压之后自泪小点流出脓性分泌物,大量聚集分泌物之后扩张泪囊[2],促使内眦韧带下发生囊状隆,在患者发病初期可以应用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如果慢性泪囊炎后期需要实施外科手术,泪囊鼻腔吻合术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一种有效措施,存在85%的治愈率,但因存在较小手术视野,需应用油纱布进行缝合可能促使肉芽组织发生增生,对临床治疗效果造成影响[3]。随着近年来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开始广泛应用内镜技术,鼻内窥镜下改良式鼻腔泪囊吻合术是基于内镜技术形成的新型手术措施,在鼻内窥镜直视环境下获得较为清晰的手术视野,辅助构建适合的骨孔组成全新的泪道,防止泪道狭窄导致肉芽组织发生增生以及将内眦韧带切断,对正常泪囊理结构进行保护[4]。

本次笔者研究分析发现,实验组慢性泪囊炎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8.88%高于参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88.88%,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11%显著低于参照组的7.78%,故统计学显示分析意义(P<0.05)。结果证实,相比较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能够将术野进行暴露,手术过程中骨孔光滑度以及大小也十分关键,以鼻内镜下电钻进行造孔处理,由于电钻造孔比较光滑,十分容易将泪囊保罗,需明确判断解剖结构,同时存在时间段、不影响美观、组织损伤少、出血量低、清晰视野等优势,此外也适合应用在理鼻腔鼻甲肥大、合并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疾病中,可于鼻内镜下进行充分矫正、鼻窦开放手术等优点,完成所有鼻腔细微操作,从而提高了术后通畅率,降低发生瘢痕畸形的几率,提升患者面部美观度,符合患者心理要求,对于提升患者以后生存质量意义十分重要。术后给予患者有效处理意义显著,鼻内镜下及时对鼻腔进行清理,除去术后血凝块、坏死组织以及黏膜,避免手术失败,发生泪囊鼻腔吻合口阻塞。

综合以上结论,在慢性泪囊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相比较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效果更具优势,可有效预防面部出现疤痕,符合年轻女性的美容临床需求,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是目前临床高安全性的一种手术措施。

参考文献

[1] 于小佳,孙秀慧,焦军杰,等.慢性泪囊炎患者经鼻内窥镜下改良式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4):40.

[2] 冯 强.在鼻内窥镜下使用改良式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9):9-10.

[3] 廖达思.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研究[J].医药前沿,2015,5(9):168-169.

[4] 钟 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与经典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研究[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6,22(5):107-109.

本文编辑:李 豆